江蘇省鎮江市官塘中學 陳 峰
延時評價,讓中學生的數學智慧綻放異彩
江蘇省鎮江市官塘中學 陳 峰
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更全面地發展,但如果評價方法掌握不當,評價就會失去作用。在數學課堂中,延時評價給了學生更多自我反思的空間,對培養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更具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結合實踐,對延時評價的應用進行了全面探析。
初中數學;延時評價;思維能力;智慧
在初中數學課堂,評價對于師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評價代表著對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的一種肯定和促進,而學生通過評價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會有一個更客觀的認識,從而學會反思和創新。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能夠更快更全面地發展,也是為了培養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所以評價是否能夠給學生們預留出自我思考和修復的空間很關鍵。延時評價是有別于及時評價的一種新的評價方法,主要是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某種表現時,不是當場或者急于對學生進行評價,而是“留白”出一段時間讓學生自省,為他們提供一個自然發展的機會。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對延時評價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
心理學家一致認為,學生在課堂中犯錯誤時,才是最富成效、最佳的教育時刻,同樣,如果在學生犯錯時進行延時評價,那么這種評價就可能會成為開啟學生數學智慧的一粒火種、一把鑰匙。如在講到有理數的乘法時,教師給學生們設置了一個“小問題”,讓學生們先想一想:幾個相乘的有理數,如何對積的符號進行確定?因為學生們都有了之前“乘法法則”的數學經驗,知道某數如果與負數相乘可改變符號的數學知識,所以時間不長就有同學舉手作答了:“如果有一個、三個、五個……那么積就會是負數。”“看負數的個數,如果是奇數,那積是負數,反之是正數。”立刻有一名同學進行了補充。而這時有個同學說:“找負數和找負號是一回事兒。”顯然這是個比較主觀的說法,但是由于負數與負號兩個概念比較接近,貿然地肯定或者否定都不會引起學生注意,所以這時老師選擇延時評價:“上面幾位同學到底誰說的對呢?”將判斷的主動權交到學生自己手里。立刻有幾個同學認為最后一位學生說的方法比較直觀,那么真的是這樣嗎?老師在黑板上列出一題,讓大家自左向右開始計算,并迅速說出結果。當學生們看到結果時,課堂有了短暫的安靜,而恰恰是最后一位同學看出了端倪:“我的方法并不準確,應該是找負數,而不是負號,第二位同學說得很對。”“如果是這樣,那么幾個有理數相乘的積,不是正數就是負數了?”“不,應該將零考慮進去,如果其中一個為零,那么積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此時老師已經不需要再吝嗇自己的語言,發自內心地贊賞:“非常好!”
任何人都存在著一個思維盲區,比如在解題時,有的學生步驟不完整,算不到最后一步就給出結論,或者有的學生給出的答案不完整等等,都是因為思維盲區導致的。遇到這種情況,延時評價等于給了學生很好的“思維修補”的機會,在等待、引導中幫助他們審視自己的思維過程,從中找到自己的思維盲區,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十分有益。如在學習“平方根”時,在探究平方根性質時,老師先給出了一道題:“x2=9,x=( );x2=0,x=( )”,學生們進行簡單交流之后,對平方根概念有了了解,這時再給出問題:“一個數有幾個平方根?”“兩個!”大多數人都馬上說出答案,老師轉身將“兩個”進行板書,但前面卻留了一個空白位置,學生們立刻察覺到自己的答案可能不完整。短暫安靜之后,有學生說:“一個。”老師仍舊將這個“一個”對應地寫在了“兩個”的下面。“那么請說有兩個根的同學舉例說明一下。”“我們剛剛做的題,9就有3和-3兩個平方根。”“大家還有什么補充的?”“應該是正數平方根。”老師立刻在“兩個”之前寫下了“正數平方根”,看到這兒學生們好像明白了什么,思路一下清晰了。“零的平方根就只有零一個。”老師同樣進行了板書。“不錯,同學們想到了零與正數平方根,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我們再回過頭來重讀一遍問題,看能發現什么?”當學生們再讀到一個數的時候,老師也在黑板上將正數與零進行了特別標記,一個同學突然激動地大聲道:“還有負數,雖然它沒有平方根。”當老師將三個數都寫在黑板上時,可以說探究平方根性質的過程是完美的。
由于數學語言本身的抽象性,加之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各有特征,所以對于呈現在面前的數學問題學生們并不會理解得很到位,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對于“冪的符號和指數存在怎樣的關系”這樣的問題,學生就因為題目中并沒有談到底數,也不考慮將它進行分類,所以學生們就會得到相對很片面的結論,這時老師可以選擇延時評價,讓學生們將自己的結論代入到題目中進行驗證,結果他們就會發現,只有負數的底數會受到指數奇偶性的影響,而零底數和正數底數則不會受其影響發生改變。這是一種對教材、對課本的突破,也是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跨越。正是因為延時評價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發揮想象的空間,才讓他們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創新和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課堂評價,不再是課堂收尾時的一個簡單總結,它是穿插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滲透于學生每個學習環節的引導、診斷和激勵。數學教育者要善用延時評價,給學生更多思維的空間,讓他們的數學智慧在課堂中綻放異彩。
[1]陶繼英.初中數學教學中“延時評價”的合理運用[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23):59-59.
[2]沈彤.“延時評價”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和思考[J].新課程:下,2013(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