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鎮響峒小學 黃通彬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鎮響峒小學 黃通彬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數學的學習貫穿于每個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在當前新課程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生活化的新概念,以往那種只按照課本內容進行授課的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教育,教育應當與生活息息相關。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比較普遍,所以對于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和探討十分必要,數學不應再被當作一門應試考試課程,而是要把它當作解決生活中一些現實問題的學科去教授。本文就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
新課程;小學數學;生活化;研究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要充分備課,將生活中的實例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現出來,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結合起來,充分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普遍性。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需要引起所有教育者的關注和重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遵循生活就是數學最好的運用場所,也是數學知識鞏固的最好場所,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提高自身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1.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小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由于年齡偏小,心智尚且不成熟,處于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階段。而數學課程是一門相對邏輯性比較強的課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有時掌握起來比較吃力,在課堂上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就會自然地排斥,并且課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對于數學的學習效果不理想。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引入生活化的實例,能夠迅速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帶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并且通過這些實例的講解,學生在遇到同類型問題的時候能夠聯想到所學知識,讓理論和實踐真正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感受到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這樣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并且鍛煉了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
2.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在人們的生活中是運用最為普遍的一門學科,無論是哪一行業都離不開數學。因為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對于小學生而言,掌握數學知識就有一定的難度。通過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將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展示給學生的方式,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而且培養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能夠運用所學解決問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和認識。
3.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舉生活中事例的時候,應當找一些與小學生相關的例子或者是他們比較感興趣的例子,這樣更利于吸引學生的目光。通過教師舉例,再鼓勵學生找到類似的例子,對于某個數學知識內容,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去找到生活中實際運用的例子。比如:教師在講授三角形穩定性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分成人數一致的幾個討論小組,讓學生找出一些生活中的實例。A組學生:自行車架子,B組學生:籃球架,C組學生:房屋屋頂,D組學生:金字塔等等。通過這樣的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學生真正掌握課堂重點知識。
1.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師在課程備課時就要充分考慮內容與生活結合的實例,構思如何為學生更好地展現課程內容,充實課堂效果。在課堂上,教師應當通過舉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將知識點生活化,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興趣,比如:小明去超市買玩具,一個小汽車模型10元錢,一個小皮球5元錢,一個變形金剛25元錢,小明給了超市收銀員100元,超市收銀員應該找回小明多少錢?這樣的實例對于小學生而言是比較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既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又能將數學中的加減運算融入進去。這樣貼近生活的例子有很多,教師需要耐心發現,充分備課,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與生活相結合。
2.復雜知識簡單化
將數學知識與生活中的知識理想結合,是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簡單化的一種方式。小學階段是打基礎、培養學習習慣的階段,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因為其抽象的邏輯性,學生在學習中較為困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知識點進行分解,能夠幫助學生將復雜的知識剖析得更容易理解,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3.結合學生實際備課
當前素質教育的大環境要求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狀況,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掌握這一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特點,從學生能夠理解的層面去授課,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內容去傳授數學知識點,減少教學過程中因知識晦澀難懂而造成的課堂氣氛尷尬。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適應,是一項需要堅持的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況,及時溝通了解學生喜歡的授課方式及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內容,從而調整授課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新課程教學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需要教師和學生的互相配合,尤其是教師,在備課方面要豐富課程內容,多元化地結合生活實例,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特點,在課堂上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再把數學當作一門枯燥難懂的課程,使學生真正將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將生活元素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從課程設計上進行優化,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1]周錄利.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才智,2015(119).
[2]胡慶正.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讀與寫,201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