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 朱灝



摘要: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選取生態農業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面板數據為樣本,采用回歸分析,基于利益相關者角度對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股東、員工、政府對財務績效提升有積極作用;債權人和管理者對財務績效有負向影響,財務績效與各利益相關者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文章最后,在生態農業公司自身需求及個利益相關者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生態農業;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財務績效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社會責任亦成為一種被普遍接受的理念,并且企業社會責任呈現出國際化發展的趨勢。《十三五規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營造有利于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新局面,夯實社會責任管理工作基礎,形成一批管理體系完善、引領行業和模范履行社會責任的優秀企業。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正處于上升期,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并創新性地加以利用。然而我國的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不容樂觀,企業對社會責任認識的局限性,履行社會責任的被動性,使得企業有悖社會責任的事件屢有發生。
發展生態農業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節約自然資源,然而生態產品價格過高、消費者缺乏信任造成生態農業發展緩慢。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聲譽有顯著正向影響。生態農業公司作為生態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組織形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是否影響其企業績效?本文以生態農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分析其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可以深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說服反對者,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責任意識,從而促使企業自覺地履行責任,促進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
二、文獻綜述
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提出,利益相關者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就受到廣泛關注,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然而學者們并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Guler Aras(2010)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然而公司規模對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的正向影響。Saleh(2011)研究馬來西亞這個新興市場,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有助于提高財務業績。Aliyu(2015)研究發現改善企業社會責任體制有助于提高財務績效,政府應該加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監管力度,改善社會經濟功能。Orhan(2014)認為公司不從事社會責任行為可能對他們公司的合法性、客戶的聲譽、員工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造成風險。
國內學者們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紀建悅(2009)等發現利益相關者滿足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王曉巍,陳慧(2011)認為企業對不同利益相關者承擔的責任與企業價值存在積極的相關關系,對企業價值的貢獻度最大的是企業對股東的責任。錢瑜(2013)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之間有顯著正向影響,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可以提高企業長期盈利能力。石軍偉(2009)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經濟績效之間沒有相關關系,但與公司聲譽有正相關;且朱松(2011)研究發現,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在市場上獲得更高的評價。尹開國、劉小芹、陳華東(2014)認為當期財務績效與當期企業社會責任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跨期影響與當期影響無顯著差異。胡亞敏、陳寶峰、姚正海(2013)以25家農業上市公司為例,研究發現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存在一定正向關聯度,履行社會責任可以促進財務績效的提升。政府對經濟干預程度越低、法律環境越完善,越能夠促進與改善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
綜上所述,針對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研究結果出現了一些矛盾,并且已有的文獻對生態農業的研究很少。本文以生態農業公司為研究對象,選取26家生態農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在利益相關者角度研究其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樣本及數據來源
本文以證監會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為分類標準,選取2010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剔除關鍵數據缺失和數據異常的公司,選取了26家生態農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紤]到數據完備性、可靠性及準確性,本文選擇2010~2015年的數據。
(二)變量選擇
本文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將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既要追求股東利潤最大化,又要對股東以外的其他企業利益相關者承擔責任。關于生態農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基于各利益相關者的訴求,主要包括:股東,政府,員工,債權人,管理層等,因此選擇變量見表1。
(三)數據描述性統計
模型估計之前,首先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了解樣本的基本分布特性,面板數據中的截面個數、截面觀察期間及數據結構是否平行。還需要了解樣本數據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基本情況。分析結果見表2。
由表2看出:變量的樣本數都是156,整個數據結構是平行的。數據標準化之后,資產凈利率的最大值1307.866,最小值為0,均值為20.835,標準差達到104.696,這說明不同公司的資產凈利率狀況相差較大。納稅比率的最大值1137.774,標準差達到91.118,這說明不同公司的納稅比率有較大差距。
四、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定檢驗
面板數據模型估計,數據包含截面、時期、變量3個方面的信息。首先應該檢驗所有截面被解釋變量的參數一致,通過協方差分析提高模型估計有效性。協方差檢驗包括以下兩個假設:
如果檢驗不拒絕假設H2,則選擇不變系數模型,無需下一步檢驗;否則檢驗H1;如果接受假設H1,則選取變截距模型,反之,則為變系數模型。通過Eviews6.0計算不變系數模型的殘差平方和S1,變截距模型殘差平方和S2,變系數模型的殘差平方和S3,結果為:
判斷是否接受:
(二)面板單位根檢驗
判斷變量數據是否平穩是對生態農業公司財務績效與企業責任進行協整檢驗的前提。分別選取LLC和ADF方法對各截面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LLC檢驗方法的原假設為截面序列存在相同的單位根,若拒絕原假設,則說明該序列平穩,不存在單位根;否則該序列不平穩。ADF檢驗方法的原假設為截面序列存在不同的單位根,若拒絕原假設,則序列平穩,不存在單位根;否則序列非平穩。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看出,變量拒絕原假設,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因此判定,生態農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與利益相關者關系指數序列都不存在單位根,均為同階單整,且單整階數相同,即0階單整。
(三)面板協整檢驗
經驗證,變量截面序列為同階單整,通過協整檢驗考察變量之間是否具有長期的均衡關系。構建固定效應模型,采用Kao檢驗方法,分別對各自變量與因變量進行協整檢驗。
結果表明,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自變量與因變量不存在協整關系,即生態農業公司財務績效與政府、股東、管理層、債權人和員工之間均存在長期均衡關系。
(四)面板協整模型估計
為探討財務績效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以財務績效(CFP)為因變量,以股東,政府,員工,債權人,管理層為解釋變量,建立面板協整模型:
CFPi,t=α0+α1Gi,t+α2Ni,t+α3Pi,t+α4Ii,t+α5Fi,t+μi,t
其中i=1,2…26,代表選取的26家生態農業上市公司,t=1,2…6代表2010~2015年,αi表示變動系數。模型結果如下
從表5可以看出,截距項、股東、政府、員工的系數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檢驗,修正后的R2達到0.99。股東、政府、員工對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且在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企業社會責任在股東、政府、員工方面表現越好,越能夠顯著提升公司的財務績效。債權人,管理層對財務績效有負向影響,即企業社會責任在。債權人、管理層方面表現越好,阻礙財務績效的提高。
五、結論與建議
根據實證研究結果,得出如下結論:
一是面板單位根,協整檢驗,均表明利益相關者與生態農業公司的財務績效之間存在相關性。企業對股東等利益相關者履行社會責任,能夠影響生態農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
二是政府、股東、員工等利益相關者與生態農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之間是正相關關系,管理者對生態農業上市公司的治理應時刻關注股東的實際利益,增加分紅派息的次數;員工與企業的日常管理十分密切,對員工進行薪酬激勵,激發員工積極性;增加政府稅收,有助于最大化提升生態農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績效。
實證檢驗為生態農業上市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政策建議。
第一,改變經營理念,提高對利益相關者重視度。企業的所有者是利益相關者,關注他們的利益是否滿足需求,根據其對企業的貢獻,及時調整其滿足程度,實現各利益相關者在利益方面的動態均衡,充分發揮其作用,積極提升財務績效。
第二,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增強溝通。目前我國公司對各利益相關者的信息披露很少,不利于企業提升財務績效。企業應加強對利益相關者信息的披露工作,加強溝通,全面促進信息公開化和透明化,為實現最優財務績效奠定基礎。
第三,建立健全法律規章制度,完善監督懲罰機制。政府及社會組織應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監督機制,提高信息的透明度,為實現利益相關者滿足與企業財務績效良性循環提供良好平臺。
參考文獻:
[1]胡剛.論企業社會責任實現的層次性與階段性[J].中國經濟問題,2008(06).
[2]王檀林,汪克夷,齊麗云,伊其俊. 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聲譽的影響研究——一個基于企業內部員工的實證[J].管理現代化,2015(06).
[3]Aras G, Aybars A, Kutlu O. Manag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emerging market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2010,59(03).
[4]Saleh M, Zulkifli N, Muhamad R. Looking for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an emerging market[J].Asia-Pacific Journa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11(02).
[5]Usman A B, Amran N A B.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Nigeria companies [J].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2015,11(04).
[6]Akisik O, Gal G.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review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J].Journal of Management Control,2014,25(03).
[7]紀建悅,劉艷青,王翠,呂帥.利益相關者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9(06).
[8]王曉巍,陳慧.基于利益相關者的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關系研究[J].管理科學,2011(06).
[9]錢瑜. 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績效的典型相關分析——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J].企業經濟,2013(03).
[10]石軍偉,胡立君,付海艷. 企業社會責任、社會資本與組織競爭優勢:一個戰略互動視角——基于中國轉型期經驗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9(11).
[11]朱松.企業社會責任、市場評價與盈余信息含量[J].會計研究,2011(11).
[12]尹開國,劉小芹,陳華東.基于內生性的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 中國軟科學,2014(06).
[13]胡亞敏,陳寶峰,姚正海.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企業價值的關系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3(04).
[14]周中勝,何德旭,李正.制度環境與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軟科學,2012(10).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全球化港口物流供應鏈生態系統研究——以山東半島港口群為例”,201510446022。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