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芳
摘 要:導學案是目前課堂教學改革中常用的一種形式,在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而且可以使教師在教學中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反思問題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學習興趣。學生根據導學案可以進行自學,再不用老師花大力氣進行講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節省課堂時間。教師應該根據學科特點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導學案,靈活合理地運用導學案,處理好導學案與教材的關系,讓導學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導學案;重要性;有效性;引領性
一份好的導學案,科學合理地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例題分析、習題設計。當學生拿到這份導學案時首先能明確教學目標,知道自己這節課學什么,怎么學,用什么方法學。重點是什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哪里,一目了然。下面就針對如何合理運用“導學案”提高課堂效率談一談自己對導學案的認識:
一、“導學案”要起到導的作用
“導學案”的作用要體現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的設計。課前主要以預習為主,預習問題的設計要有具有基礎性和引領性,課中部分的設計主要突出如何突破難點,如何把握重點,如何幫助學生走進“最近發展區”,以活動為主要載體,以情境創設為主要方式。例如本導案中的任務二:講故事
問題:下面我們邊聽故事邊收集有關的數學信息,看看孫悟空的金箍棒的長短發生了什么變化。
0.009 m=( ) m
0.09 m=( ) m
0.9 m=( ) m
9 m=( ) m就是以情景創設的。
二、導學案在教學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從我們學校來看,教育信息化已達到了班班通的水平,即每個教室里都有一臺電子白板。學生看得多,說得多,而動手的機會少;再從現在提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來看,教輔資料少,課本后練習題少。高質量的課后練習題需要用導學案來完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充分運用導學案的優勢設計練習題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導學案提高了預習的有效性。由于課前預習不能通過網絡使所有學生在課前預習,因此只能通過紙質導學案的形式來完成,我的做法是,在上課的前一天將紙質導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在晚上預習,然后第二天通過多媒體呈現,使預習的效果得到保證,同時也有利于課堂活動的開展。
三、高質量的導學案將保證課堂效率
一份高質量的導學案設計需要我們老師花很多時間做準備,因此我建議學校領導將備課任務進行分工,利用假期將分配的導學案準備完畢,同時完成制作,開學后,在集體備課時間將周教學的內容進行集體研討(包括導學案和課件),再將統一的意見定稿進行印發,同時將課件傳給其他教師,教師再根據集體備課的情況進行個人備課,完成教案的設計和對課件的完善,形成“學案+教案+課件”的集體備課方式,保證了導學案的質量和課件的質量,由于進行了分工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保證了導學案的質量。
四、導學案能使老師把握課堂節奏
導學案可以使我們在教學中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了全體學生。學生也能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避免了過去老師問學生答的單一局面,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彼此之間分享到了學習的成果。另外,也能使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發生轉變,在備課時必須既備內容又備學生,在大班額的情況下,把學生按不同層次進行了分組,讓他們面對面溝通,互幫互學,從而發揮了優秀學生的優勢,使一些學生的智力也得到了提升。通過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能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作業的處理上,我們可以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作業量要少而精,有層次地選擇,避免過去我們布置作業量大,學生應付差事,老師費神費力地批改作業。所以,運用導學案,把握課堂節奏,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就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五、導學案的引領作用
有了導學案,我們老師上課不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意識強迫學生學習而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理解學習,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反思問題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學習興趣。學生不僅要明確這節課自己要掌握什么,而且學完一課就可以對照學習目標看看自己這一課學得怎么樣。學生根據導學案可以進行自學,再不用我們老師花大力氣進行講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節省了課堂時間。導學案中探究的內容就是本課的重難點問題。以前我們老師都要用小黑板和課件呈現,然后再給學生一段時間思考、討論。其實過去給學生思考問題和討論問題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而導學案前置和預習課就給足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導學案起到了引領作用。讓學生通過獨學、合學,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不會的通過組長記錄交給老師,再由老師解決。在學生自學的期間老師會深入每個小組中去調查學情,點撥、引導。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學生發現不了的問題,老師補充,對學生的進步及時鼓勵。合理運用導學案,真正體現了高效課堂的特點,哪些會,哪些不會,有什么疑問都做到了心中有數。教與學融為一體,解決了老師的“教”與“學”的對立,實現了“以學促教,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的教學理念。
總之,我們可以根據學科特點設計出合適的導學案,靈活合理地運用導學案,處理好導學案與教材的關系,讓導學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