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力安+吳杰
摘 要:閱讀是學生增長知識和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程已經開始閱讀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使小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是教師都關注的問題,也是新課改下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要求。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閱讀效率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對詞匯的掌握量已經具備,篇章閱讀教學已經被列入教學內容中,如何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自主進行閱讀學習,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對學生的知識學習和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閱讀中,學生可以體會到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吸取其中的精華,提高自身的修養,從而形成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現代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特別是在新課改要求下,更是對以往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考驗。
一、現代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說現代教學方式專門開展了閱讀課,但是其授課方式仍然是學生自由閱讀方式,這種方式具有一定的優勢,就是學生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閱讀內容。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導,學生往往不知道自己應該讀什么,應該怎樣閱讀。大部分學生只是機械地對課本內容進行閱讀,甚至在閱讀以后都不知道自己在讀些什么,讀的目的與意義是什么等,或許只是為了滿足教師布置的要求背誦課文而已,失去了閱讀的真正意義。久而久之,就對閱讀課失去了興趣,無法達到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教師讓背什么就背什么,一部分學生更是沉迷于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垃圾刊物中,完全失去了閱讀課的真正作用。
二、提高閱讀效率的措施與方法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
閱讀課本來就是應當充滿樂趣的課程,教師應當發揮閱讀課程內容的豐富性,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充分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從而讓學生喜歡上閱讀。隨著現代教學輔助設施的完備,許多教學工具被運用到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要利用好這些輔助工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閱讀課上,可以通過經典名著作品的電影欣賞、圖片欣賞等方式,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愛上閱讀課程,為小學生的快樂閱讀提供必要條件。
2.注重閱讀指導,教學生學會閱讀
閱讀即是讀者與作者在思想與情感上的交流。當前閱讀課,學生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往往在閱讀過程中不知道怎么讀,閱讀流于表面沒有實際意義。作為教師而言,應當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如何與作者進行交流,去感受作者當時的心情與所要表達的信息等。可以通過導入式閱讀來感受作者當時的意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從而來理解文章的重點和所要傳達的信息。比如,在閱讀瑪麗·居里的《我的信念》一文中,可以帶著這樣的問題進行閱讀:居里夫人對“蠶結著繭子”感興趣的原因是什么?“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這“某種力量”指的是什么?學生通過閱讀,就會去想象居里夫人當時的情感狀態,從而找出正確答案。
3.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的選擇是決定小學生所接觸知識的主要條件,如何選擇健康積極的閱讀材料,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小學生對課外讀物的選擇能力有限,而且處于對事物的學習渴望期,如果材料選擇不對,就會使學生沉迷于像武俠小說、言情小說一類的垃圾讀物中,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業,而且會使學生誤入歧途,甚至心理扭曲。所以說,教會學生選擇健康積極的課外閱讀刊物,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4.開展競賽與交流,使學生體會閱讀的收獲與快樂
驗證閱讀成果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展現。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開展演講競賽、同學間的閱讀交流等方式,使學生將閱讀的知識和收獲進行展示,從而使學生能夠親身體會到健康閱讀的收獲與快樂,進而使學生達到能夠主動進行閱讀的目標和要求,提高閱讀課程的效率。
閱讀是增長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陶冶情操、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種方式,小學生通過閱讀,既能增長知識,又能在閱讀中學會做人,健康成長,所以說,教師應當重視小學生的閱讀課程,通過正確的指導、引導,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印惠.改變高耗低能狀況,構筑高效閱讀課堂:淺談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和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5(18):89-91.
[2]袁瑛.如何提高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效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261-262.
[3]林玉仙.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課“怎么教”的定位與選擇[J].華夏教師,2015(5):52-53.
[4]滕榆.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實施[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179.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