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珍河
摘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展示要講述的美術作品,查找有關作品參考資料、作者資料等,從多方面講述分析作品,讓學生擺脫聽、講、看書的傳統教學方式,讓美術課堂變成形象生動的學習交流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的整合,它集合了傳統美術教學的優勢和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為一體,更加符合這樣的原則。
關鍵詞:自主學習;欣賞能力;審美創造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結構、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進行了改革。多媒體課件進入課堂,將現代教育技術帶人了嶄新階段。筆者就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生能自己確定學習目標,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自發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在解決問題中學習;自動投入到學習任務當中,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作出相應的調適,并能獲得良好的高品質的學習效果和情感上的滿足體驗。對于美術教學來說,正確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能最大限度地促進教與學方式的改變。
當學生對學習的對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認識到學習任務的意義時,他會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活動。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則在教學中大展身手,使教學具體、生動、形象,彌補了傳統方法的不足。多媒體信息,特別是圖像、動畫、影像、聲音使教材更為生動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靜態美升華為動態美,即將教材中蘊含的意境美、音樂美、藝術美、充分表現出來。同時,刺激學生的生理感觀,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心理因素,調動審美主體的心理功能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美感效應,進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愛學、樂學。如:《美術世界中遨游》一課,準備給學生提供一個較為全面地認識美術世界的機會,增加對美術不同種類的了解。但書上圖片不多,又沒有與教材配套的掛圖,欣賞實景更是不可能,這時候多媒體就是最好的輔助工具。我將各處搜來的圖片掃描進電腦,并精心分類。上課時,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一邊欣賞,一邊贊嘆,很快產生了愉悅的學習氛圍。與此同時,引導學生回憶欣賞過的圖片,進行美術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增強了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突破課堂教學的難點
突破教學難點在工藝與設計課的教學中,有關工藝制作的程序、步驟和方法復雜、嚴謹,技法的要點、難點較多,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教師要想利用課堂時間演示一個完整制作過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繪制“簡單圖案”教學,僅其中的上色環節,就不是一遍兩遍能完成的,非常耽誤時間,而且沒有辦法讓全班學生都能看清楚。在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只好口頭教授,稍作演示,這樣的教學,學生往往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難點。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我們可以將圖案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幻燈片進行放映,從繪制草圖、拷貝、涂色,到最后調整、修改,色彩轉換,都非常方便、快捷,整個過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獨特,學生邊看放映邊學習,印象深刻,教學難點輕松解決。
三、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歷來是美術教育教學的難點。把藝術作品不同元素間的相互關系在大腦中形成反射,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利用知識經驗進行綜合加工,是形成審美情感和審美理解的過程。使用計算機,可以容易地將多種媒體融合在一起,并方便地展示給學生,突破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在計算機輔助的美術欣賞課中,把音樂和美術、電影與美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圖文并茂、聲色俱全地表現深刻主題,能充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理解力、創造力。如欣賞《格爾尼卡》時,如果只看課本中的小幅圖片,學生會因為對作品內容及產生背景缺乏一定的認識,而印象不深,難以產生共鳴,影響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欣賞。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將畫子投影到大屏幕上,用聲情并茂的語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內容,通過鼠標指針,指點畫中細節,引導學生觀察,同時播放合適的背景音樂……這時學生就開始自覺地“設身處地”,進入某種情景,產生審美同情。學生受到欣賞對象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接受其審美思想的啟示,展開想象,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畫面。當學生進入聯想境界后,計算機播放的背景音樂重新響起,以配合著教師的解說:“是誰在畫面上呻吟?這呻吟聲像是一支沉痛的歌曲,是人民在痛苦地扭曲。”這時學生們原先模糊的、朦朧的審美享受就會變得清晰,學生將獲得對藝術作品深層意蘊的更深領悟,從而提高了審美能力。
四、增強學生的審美創造
充分開發利用信息資源,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是教師操作,更多地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信息技術可以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激情頃刻間變為形象的畫面。還可以使教師的板書更加清晰并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可以把多層次、多方位的思維集中在一起進行比較、研究,目的是通過設計實踐,幫助學生提高審美創造和實踐能力。
如教學《我為校園添色彩》,要求學生用照相機、手機等多種工具去記錄生活中的美,拍攝后,讓學生用計算機處理拍攝的圖片,截取其中有趣的畫面,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再將自己美術實踐活動的成果在班級展示,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美術實踐的能力。這既是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美術實踐的結果,也是學生發展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活動過程展現,再結合課堂內容要求,學生就能更好地形成動手創造的潛能,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紅.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優化美術課堂教學[J];新課程研究,2008(03).
[2] 姚棠.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J].小學教學研究,1992(10).
[3] 張志英.美術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