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蕙
摘要:人才的競爭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流趨勢。本文對目前涉外旅游復合型人才培養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創新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強化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同時推動京津冀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 涉外旅游;京津冀協同發展;職業教育;校企結合
旅游產業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關注。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我們面臨各種機遇和挑戰,依托京津冀旅游市場,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培養涉外旅游人才,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高職院校正在努力探索的問題。
一、京津冀一體化下的旅游背景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旅游產業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和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產業的迅猛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2011年11月 國務院批準實施《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其戰略定位是:環渤海地區新興增長區域、京津城區功能拓展和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國重要的新型工業化基地、我國開放合作的新高地、我國北方沿海生態良好的宜居區。到2020年,區域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京津冀大旅游圈正式形成。
二、京津冀地區涉外復合型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不斷加速,世界旅游經濟增長過快,城市經濟的發展難以脫離人才培養而直接獨立存在,人才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目前,眾多院校尚未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培養涉外復合型人才。就目前狀況來看,我國相關制度保障體系依然欠缺完善,理論認識系統性較差,多數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實施基本都是盲目各自為政。但是,區域涉外發展直接影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
1、人才意識還不夠強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環境下,公眾對復合型人才尤其是涉外旅游人才的急迫性意識還不夠強。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來進行不斷調整并進行資源整合。人們還沒有真正意識到人才培養對經濟發展所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及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的緊迫性。所以,建立企業對于復合型人才需求意識,是企業尤其是旅游企業刻不容緩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2、京津冀地域遼闊,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但旅游職業人力資源培養卻相對滯后,尤其是高素質的專業旅游服務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同時,涉外市場的開發和運行相對薄弱。旅游人力資源開發是提高旅游業和核心競爭力的基本途徑,應積極宣傳,進行培訓,讓更多人參與到旅游業的開發與服務中來。
3、外語在旅游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認可程度不高。地區在外語高職院校涉外人才培養中參與度十分欠缺,外語院校和專業所受公眾支持作用難以明顯發揮其。長久以來,不利于發展我國經濟以及實施高職教育工作,培養涉外復合技術人才,極易形成嚴重消極影響。
三、探索高職雙語教學模式,編寫旅游專業雙語教材
京津冀高職院校的涉外旅游專業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孕育而生,它肩負著新時代的使命。旅游人才的培養是以“職業能力”為培養核心,職業能力中外語應用能力成為制約旅游人才發展的關鍵因素。
多年來,外語學習出現了外語教學與專業教學相脫節的現象,學生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認為專業課程才是職業能力的體現。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和旅游業的國際化,外語應用能力越來越成為涉外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之一。教材上應充分發揮自身師資優勢,開發校本教材、本土教材,以實用性為原則,選編或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增加多媒體試聽輔助,降低語言難度,針對學生實際狀況,編寫適合本校旅游專業的雙語教材。
四、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彰顯高職教育特色,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強化校內模擬實訓、校外崗位體驗的模式,突出其本身的專業特色,為培養涉外旅游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加強實訓室和實訓基地建設,探索工學結合的培養方式。高職院校的實訓室是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空間,旅游專業的學生通過實訓室設備練習英語聽說讀寫的同時,還可以學習旅游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程,并得到老師的指導。高職學院要大力加強實訓設備的購置和軟件的提升,讓學生不出校門就能使用計算機完成相關學習內容。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涉外旅游人才培養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徑。高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把學生送到企業,把崗位當作課堂,充分彌補教學資源的滯后缺陷,從而不斷改善教學內容和方法,實現學生就業的零距離上崗。
五、企業和學校教學人員“崗位交叉”的互動教學模式
涉外旅游專業的教學人員要實現多樣化,學校教師一定要走向企業,走向社會,走向崗位,而不能拘泥于課堂之中,要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熟悉一線企業業務,并帶入課堂。我們更要向企業要經驗,讓企業各崗位的骨干走到課堂中來,向學生講授工作實踐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和解決辦法。以講座、授課、座談會等形式開展,結合專業人士多年經驗和心得,教學形式可靈活多樣。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不斷進步,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我國的國際旅游業將迎來一個井噴期,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涉外旅游企業需要大批具有很強文化交際能力,具備較好的導游、旅游企業管理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涉外旅游人才。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通過完善構建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強化區域高職院校外語教育工作,深化培養涉外旅游人才,加強隊伍溝通交流,促進市場發展多元化,推動京津冀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敏.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下涉外復合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J].社科論壇.2015.
[2] 吳東敏.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高職英語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青春歲月.2015.
[3] 常成,王紅霞.涉外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探討.探索.2015(06).
[4] 閆杰.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廊坊創新型人才發展問題研究.商貿人才.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