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寶銘
摘 要:處于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就需要對當年的農村環境充分利用,創新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模式,以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本論文結合我校實際,針對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展開研究。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農村教育 小學體育教學 創新
引言
中國在近年來對小學體育教育尤為重視。雖然倡導農村要優化體育教育,推進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發展的,但是,由于農村的教學資源有效,加之體育教育需要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就導致農村小學體育教育存在諸多的不足。隨著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我校作為地處偏遠地區的農村小學,在體育教育中將各種資源都充分利用起來,而且還發展一個滿族項目珍珠球,對學校的體育教育起到了促進作用,還為本校的小學生提供了新的體育活動形式,有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所涵蓋的內容有很多,包括農村的政治領域、經濟領域和文化領域等等,農村體育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農村體育教育中,小學體育教育史其中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體育文化建設也是依賴于農村體育教育而實現的,對于農村體育文化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1]。在農村體育教育中,農村小學體育教育屬于是基礎教育范疇,不僅關乎到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且還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小學生在參與體育教育中,要達到教育部分所規定的要求,就要懂得自我培養,并從探索的角度出發,結合自身的身體素質而在體育素質上有所創新。可見,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還要考慮到對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并將創新意識落實到行動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從農村體育教育發展的角度而言,農村小學體育教育與農村體育教育是否能夠持續而穩定地發展存在著正相關性,也與農村居民的身體素質息息相關。實施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適應新農村建設創新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1.抓住新農村建設給予完善小學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推進農村教育發展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地處偏僻的農村地區的寄宿制學校而言,各種小學體育教學資源都是非常有限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學難以順利展開。這就需要將新農村建設這個農村發展機遇充分地利用起來。從本校的教師情況來看,學校有217名學生,教師65名,教師的人數比較多。本校的基礎設施情況是,操場有9000多平,籃球場2個,學生可以在校園內參與體育運動。但是,要使得本校的小學體育發展起來,還要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對體育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進行培養是非常必要的[2]。體育教師將學校所具備的基礎設施充分地利用起來,并根據教學需要對各項體育教學資源充分利用,有助于打造學校的體育特色教學模式。比如,本校為豐富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還發展了滿族項目珍珠球。
2.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從制度上予以創新
有創新才有發展。多年來農村小學體育教育都沒有得到高度重視。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要對農村現有的小學體育教學情況予以了解,并在補充教學資源的同時,實現相關制度的創新,確保農村小學體育教育能夠持續而穩定地創新,并從創新的角度求發展。這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要將與小學體育教學管理相關的制度建立起來,并從新農村建設的角度出發不斷地完善,以確保體育教學在制度的保障下適應新農村建設環境而提高農村小學生的體育素質培養水平。
3.將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創新意識激發起來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要順利展開,體育教師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體育教師要從體育教學實際出發,將農村可利用自然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還有必要將當地的傳統體育補充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讓小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同時,還可以向小學生傳遞體育文化,引導小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情感,并從情感的角度出發參與到體育課中,從而將小學生的體育熱情激發起來。小學生的積極參與,即必然對小學體育教師的創新意識產生促動作用,也會因此而不斷地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而實現創新[3]。比如,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將民間游戲“開鎖”融入其中。基本的玩法是,小學生手拉手圍成圓圈,開鎖人在圓圈中轉動手腕以示開鎖動作。其他的幼兒都一齊唱“金鎖鎖、銀鎖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當念到唱到最后一個字,被點到名的幼兒就好快速離開位置繞跑,先回到原來的位置的小學生就是贏者。輸了的小學生就扮演開鎖人,繼續進行開鎖游戲。將民間游戲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可以將小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運動技術能力,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素質,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4.利用新農村建設針對農村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從科研的角度展開研究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大科研力度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創新小學體育教育模式,提高小學體育教育水平的基本前提。從二十世紀90年代,受到中國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導致農村經濟環境相對落后,在此基礎上小學農村體育教育更為匱乏。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小學體育教育得到了重視,但是,由于地方經濟能力不足,使得小學體育基礎設施不足而難以使得體育教育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而展開。這就意味著小學體育教育的科研方面傾向于城市教育的普及而忽視了農村的特殊環境。加大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科研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從農村的自然資源出發研究適合于農村教育環境的體育教育模式,以推動農村小學體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受到歷史原因的影響而相對落后,對農村學生的健康素質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要適應現行的農村環境而發展,就要加大創新力度,以提高農村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培養合格的農村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杜中峰.農村小學體育游戲活動的開發與利用[J].教學探索,2016(07):84—86.
[2]賈麗娟.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的研究[J].信息教研周刊,2013(07):13—13.
[3]劉金花. 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