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勇
摘 要:高校醫學臨床教學以培育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素質為主要目標。伴隨醫療環境的不斷變化,單一采用某一種的教學方法較難取得良好的臨床教學效果。本文提出了將CBL(case-based learning)與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兩種教學法聯合應用的醫學臨床教學模式,可有效提升高校醫學生在臨床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高校醫學生臨床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CBL教學;PBL教學;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臨床實踐能力是決定一個醫生、一所醫院醫學水平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在高校醫學教育中,如何培育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是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以往的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欠佳等問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創新性的引入基于PBL與CBL聯合應用高校醫學臨床教學,希望對提升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有所裨益。
一、理論概述
1. CBL(case-based learning)
CBL教學法是由德國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早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的基礎是案例,在該教學模式下,在一個可控環境下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完成任務來完成教學任務[1]。CBL教學法的教學基礎是典型病例。這種教學方法是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加入臨床醫學中的真實病例,然后再運用理論來進行分析探討,這種教學方法能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教學內容更直觀,在實踐中引導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CBL教學法的優劣勢如下。
(1)優點分析。①把傳統課堂從“要我學” 轉變為學生主動的“我要學” ,通過實踐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種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掌握終身自學能力,為學生以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劣勢分析。 ①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需要搜集很多的學習資料,受限于知識和能力,需要很多的時間去查找資料,并且往往難以把握到學習重點。②學生受限于知識和能力,難以針對學習內容提出針對性的問題。
2.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學法的基礎是教學問題,學生是中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2]。這種教學法的優勢及缺點具體如下。
(1)優勢。①能充分讓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積極性,利用臨床實踐來培養學生的知識實用思維,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②這種教學模式能緊緊抓住教學主題,充分利用有效的時間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缺點。①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②難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具有普遍性且難易程度適當的病例。
基于上述分析,PBL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CBL教學方法上的不足,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CBL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學生節約更多的時間。這兩種教學模式各有所長,若把二者結合起來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團隊合作理念,并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表達溝通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二、基于PBL與CBL聯合應用的醫學臨床教學
1.劃分臨床學習小組,配備專業帶教老師
基于PBL與CBL聯合應用的醫學臨床教學中,可以把每個學習小組都看做是一個單位,每個學習小組配備一名教師。每個小組的學生人數不宜過多,以6-7人為佳,教師要把兩種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宣講,讓學生明白這兩種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哪些區別。
同時,這種教學方法對老師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也要有設計良好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不拘泥于傳統教學模式,從傳統老師角色轉變為集體小組的啟發者和引導者,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思考。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方向。
2.合力選擇常見病例,利用病例給予學生直觀感受
在臨床見習階段,應該以常見的病例為主。并且要注意選取代表性的病例,在考慮學生知識的基礎上,適當設置難度,這樣逐步地引導學生面向實踐開展學習,如果難度過大會挫傷學生積極性,達不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3]。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尤其是病人和病例的情況要做到全面掌握。如果沒有真實的病人,老師可以利用以前的病例為學生做好講解,這樣才能給學生更為真實的教學感受。
此外,在搜集典型案例的時候,教師可以多做一些儲備工作,采集更多的有效信息,還可以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開展這項工作,這樣才能更直觀地展現典型病例,讓學生真正體驗臨床教學。
3.基于PBL與CBL聯合應用醫學臨床教學實施
基于PBL與CBL聯合應用醫學臨床教學實施,具體應遵循如下流程:
第一,條件容許的前提下進入病房。教師在遵守醫院的管理規定前提下, 帶學生進入病房進行病史采集[4]。讓學生知道醫生如何與病人交流,并能在交流過程中采集信息。讓學生學會閱讀日常的醫學影像。教師應該全程參與并且給予具體指導,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并且教會學生日常的檢查方法。
第二,提出問題,小組劃分討論問題。通過讓學生來分析搜集的資料來檢驗自身的信息搜集是否全面,再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問題。如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學生在搜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并得出最佳結論。對于出現錯誤的結論,教師應不急于糾正,應對學生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逐步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一些暫時無法回答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數據庫,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來做出最終判斷。如果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做出統一講解。通過這些步驟,可以在無形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
第三,小組匯報與總結,教師做最終歸納,獲得解決方案。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從病史到診斷到最終解決問題。教師陳述時按問題進行逐一回答,對典型病例的主要癥狀進行分析,并要向學生展示診斷思路和具體分析方法。最后對每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與評價。課后,老師可以布置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題目及需要閱讀的相關文獻。每次的病例教學實踐控制在100分鐘之內。
三、結語
總之,PBL與CBL聯合應用在臨床教學中較為廣泛。通過兩種教學方法有效結合,實現問題的設計、學習小組的組建、問題的分析、案例的引入以及問題的最終解決的一體化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更易于被學生所接受,且可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與提升,最終使學生具備醫生應具備的臨床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新杰,周宏志,胡開進,等.PBL聯合CBL模式在口腔頜面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1):102-103.
[2]杜曉麗.探討PBL與CBL教學法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聯合應用效果[J].護理學報,2015(12):14-16.
[3]王雅琴,陳志恒.PBL聯合CBL在康復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23).
[4]宋 彥,李艷君,金 瑋,等.聯合應用PBL、CBL和SP以提高留學生外科學教學水平[J].基礎醫學教育,2016(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