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甲應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思想品德成為培養初中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的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如今的社會發展下,思想品德這門學科已經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課文的內容會非常感興趣,從而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而在目前的課堂上,很多的老師都是照本宣科進行教學,就會使得學生聽課索然無味甚至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會使得課堂變成一潭死水。這樣的教學方式是無法讓學生從中獲得知識,而學習思想品德正需要老師和學生進行互動,共同去探討生活中的趣事進而與書本的知識連接,才能體會到學習的真正樂趣。
【關鍵字】初中思想品德 教學方法 探究
作為初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素質重要學科,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目前新課標的改革背景下,對思想品德學科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并將這門學科與實際生活連接,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有幫助的。另外在課本中大量增設了實際活動的探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對于學生德智體美的發展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興趣是學習的前提,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學習好思想品德課程,就需要老師給學生留下親切的印象,讓學生喜歡上你的學科。【1]在一般的課堂上,學生都喜歡老師具有親切感染力、并且善于鼓勵學生、欣賞學生的優點知識淵博、對學生嚴中有愛,這樣才會讓他們堆這個老師所教授的科目產生興趣,進而更好的去學習。只有讓自己的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具有積極性,從而主動式的去學習,也只有這樣老師才能深入學生內心去了解,來趁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喜歡思想品德學科。其次,在教學中要做到先易后難,善于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例如在七年級的入學教育課程中,就可以從學生入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的感受嘆氣,然后在去引導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學校,幫助學生如何去適應新的環境。只有讓學生感覺思想品德是一門生動而有趣的學科,才能逐漸的培養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結實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書本上很多的內容都是來源于實際的生活中,所以很多的知識都可以引導學生從實際的生活中去體會,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自己去探究知識也能夠更快的去接受知識。例如在九年級的《伸出你的手》一課的教學中,就可以先讓學生去特殊學校去親身實踐,組織與殘疾人的交流活動,讓他們在關愛他人的同時也收獲了助人快樂的喜悅。【2】這樣的深刻體驗后,學生就能更好的去理解教材中文章的含義,進行更好的學習。在目前的政治教學中,很多的知識都可以通過實踐與理論相互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在這樣的實踐活動后老師也能在講課的時候更為輕松,學生也能更好的了解所學內容的真諦,這樣的方式能充分的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更好的提升學習的效率。
三、加強課后訓練,提升學習的效率
進行課前的預習時老師和學生在上新課錢的必要準備。學生如果只有在課堂上學的好,在課后而不進行及時的復習,那么所學到的知識也會很快的忘記。在很多的具體實驗中就充分的表明,在課后進行及時的訓練來加強知識的鞏固的學生相對于課后不進行復習訓練的學生,知識遺忘的程度大大的減弱,這樣就使得他們的學習效率更高。另外有的學生還會面臨知識點零散,作業的質量不高等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在課后進行趁熱打鐵的復習和訓練才能使得學習的質量水平提高[3]。進行課后的訓練復習,不僅讓學生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所學的知識,還能將課堂所學的知識通過訓練的方式得以更好的提升、拓展。只要經過長期如此的訓練方式,學生就不會覺得所學的知識不知如何的運用,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做題的能力,和知識運用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課本重點和難點,以便在未來的學習中能更好的及時復習。這樣對于學生今后的自學和未來的學習中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他們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
總結
總而言之,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課程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意義都非常的重大。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老師要不斷的總結經驗,更要立足于現實的生活,實事求是的進行教學,才能充分的去發揮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才能使得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課堂學習的方式及學習的質量越來越高,才能創立更好的優質高效的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不斷改進教學的方式,去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努力的去構建更為優質的學堂,才能讓思想品德教育課程更為學生所喜愛和接受。
【參考文獻】
[1]孟昭穎.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運用[J]. 中國校外教育,,:.
[2]陳秀麗. 淺談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學理論,2012,08:209-210.
[3]王海泉. 淺談在新課改下如何做好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J]. 中國校外教育,2013,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