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摘要】90后大學生由于其不同的成長環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看中個體,彰顯個性等,同時又與80后有著某些共性。本文就從90后大學新生特點,結合案例,闡述與新生談心的方法與技巧。
【關鍵詞】90后大學生 談心技巧 輔導員
一、案例背景
“90后”的大學新生脫離父母的監護,走上大學這個相對自由,可以彰顯個性的舞臺時,獨立意識空前增強,自我意識明顯膨脹,過分的自我意識往往演變為以個人為中心的利己主義,不利于身心的成長。同時,絕大部分的新生初次走出家鄉,遠離父母,容易產生孤獨感。加之大學與中學學習、生活方式迥異,同學之間生活習慣,家庭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差異,很多新生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從而產生不適應感,他們或者學習熱情減弱,失去學習信心;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條理;或者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戒備、觀望的心理,同學關系緊張。總之,這一時期的學生自我調適能力弱,非常需要輔導員老師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溝通談心來呵護,從而實現教育的功效。
二、案例
李同學,11級學生,自小生長在農村,學習成績良好。寢室同學反饋,平時不和同學交流來往,特立獨行。與她談話,發現她非常的不自信,與他人交往有障礙。個性上的弱點使她在同學中處于被排斥和受冷落的地位,形成了慢性苦悶的心境,更加不愿意和同學交流了。針對這一情況,我多次約她談話,采取寢室座談,與心理咨詢中心李老師溝通約談等方式,幫助李同學建立自信,消除與同學溝通的障礙,現在李同學臉上又重新綻放了笑容。
三、工作思路
針對新生的特點、不良傾向及發展趨勢,輔導員應當因勢利導,及時準確地把握新生的思想動態和成長規律,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處理好學習、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廣泛深入地開展各種形式的談心交流活動,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分享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和快樂,贏得他們的信任,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并在學習、思想和生活等方面提供及時、熱情、真摯的幫助,提高新生的自我調適能力。
四、案例反思
大一階段作位大學生活的起點,是承接學生從中學到大學,家庭到社會過渡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新生輔導員工作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新生能否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平穩過渡,養成良好的思維、學習和生活習慣;更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持續、有效、深入地進行。
實踐證明,輔導員只有全面細致地了解和把握這一時期學生的特點及不良傾向,因勢利導,深入同學,做好談心工作,才能從實際出發,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當好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要提高與學生談心的有效性,就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狠下功夫。
(1)做好談心前的準備
大一學生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錯誤,需要輔導員老師通過談心及時指出。但要達到教育的效果,輔導員老師必須在談心前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全面細致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身體狀況、家庭狀況、性格特點和校內外表現等。摸準學生的全面情況,才能做到“知心”,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出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如果了解甚少,心中沒底,就很難說到學生心里去,學生也不會推心置腹地向老師談自己的思想,也不會吐露真實的感情。還可能給學生造成排斥心理,以后不再信任輔導員老師。
(2)選擇好談話的時機和場合
把握談話的時機,要因人、因事而異。有的事情發生后,暫時回避一下,防止一談即崩;有的事情一發生立即談,防止事態擴大;有的問題剛剛露出苗頭,立刻抓住蛛絲馬跡及時談,把工作做到前頭,防止出大事。
在場合的選擇上,個別談心可在僻靜處,也可在公共場所進行。在嚴肅、安靜、肅穆的氣氛中,能使學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從而認真地思考。也可以有意地讓學生感到很輕松,在閑談中,摸清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思想狀況。同時要結合學生自己的特點,如對于膽小怕事的學生,在辦公室談可能會令他們感到拘謹,有事可以在室外站著談或邊走邊談,有時可以在教室里或寢室里談。這可以使對方輕松愉快,無拘無束,很自然地談論問題,既增進了感情,也有利于解決問題。
(3)以誠相見,平等待人,熱情關心,以情動人
新生輔導員與學生談話,要特別注意以誠相見,平等相待,切忌居高臨下。談話中,應以關懷信任的態度對待學生,這樣就會使新生消除恐懼、緊張、對立心理,說出心中所想。
如果態度粗暴,橫加指責,新生就會望而生畏,敬而遠之,進而產生不以為然、不屑一顧的逆反心理,起到負面效果。根據新生的特點,做思想工作不但要注意以理服人,更應該在以情感人上下功夫。誠心誠意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可以使雙方情感交織在一起,產生信任感,這時新生才能和輔導員推心置腹。在與新生交流時,我盡量讓說出的話使學生感到春風拂面,細雨潤心田。
(4)講究語言技巧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應該多用一些實在樸實、通俗易懂的語言,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做到情、理、例并茂。進行思想教育,忌諱用命令、訓斥的口氣要求學生接受什么,改正什么,而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啟發他們自我醒悟。在談心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技巧,或和顏悅色,語重心長;或比喻暗示,引而不發;或出語千鈞,猛擊要害。只有處理得當,學生才會對所講的道理聽得進,樂于接受,從而使談心取得理想的效果。
(5)注意談心效果的反饋
與學生談心要有啟發性,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讓學生在提高認識的情況下,自己作出合理合情的結論。同時,要及時抓反饋,每次談話后,要及時檢查談話是否起到了作用。檢查方式既可以是老師直接觀其行聽其言,也可以通過其他同學間接了解。若發現有進步,要及時表揚。若發現前后談話效果不大或沒有效果,因及時查找原因,對癥下藥。
五、總結
輔導員工作需要對癥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心病還需心藥醫”,輔導員通過與新生面對面的交流,可以了解、把握共性和個性情況,掌握新生的整體思想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及時解決新生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存在的各種問題,使其在政治上不斷進步、在思想上不斷成熟、在人格上不斷健全。輔導員以朋友、親人的平等姿態出現,深入關心學生,才能真正開啟他們的心門,使他們在迷航、彷徨之時能得到及時的幫助、引導與教育,從而做到及時、有效和人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