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兵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地理課本中,地理知識更注重基礎性,而地理這門學科具有地域性較強的特點,具體體現在地理地圖中。因此,教師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更符合地理教學的特點。基于此點,本文主要對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圖教學;有效性;研究分析
怎樣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怎樣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如何改變地理地圖的教學方法,這些問題成為現階段我國地理教師研究的重點課題,也是在新課標改革下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初中地理教學內容,對教學中的具體實例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幾點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建議。
一、地理教學現狀
當地理學科被納為升學考試的基本科目時,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凸顯出來,逐漸被人們重視,因此,地理教學也規定了一些教學內容。這些教學內容,對于教師而言并不難,但是學生全部完成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甚至有一些教學內容并不能完成。
筆者為此進行了一次學校調查,調查對象為初一年級的學生。調查發現有40%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接觸過地理知識,甚至有20%的學生家中沒有地圖,也沒有使用地圖的習慣。通過再次進一步調查,筆者發現,這些在初中階段學習地理地圖較為困難的學生和沒有使用過地圖的學生是成正比的,缺少基礎知識,使其在學習地理地圖時較為困難。筆者認為,對于這樣的情況,唯一的途徑就是改變地理地圖的教學方法。
二、提高地理地圖教學效果的策略
1.大量閱讀
上述調查表明,學生學習地圖困難的原因是缺乏積累。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原因解決問題。提倡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要多看一些地圖知識,如中國地圖、地球儀、書籍等,打好地理知識基礎,為今后的地圖學習奠定基礎。當學生學習感到輕松時,就會增加對地圖的興趣,進而能夠主動學習,能夠運用地圖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2.仔細閱讀
有些地理地圖知識,對于教師而言是較為容易的,但是從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有些教師忽略了此點,當學生未完全掌握知識點時,就開始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講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步伐,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就會感覺知識點混淆,長此以往,就失去了學習興趣。但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要知道教學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而并非是有針對性的,所以,教師要顧及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避免強制記憶的教學方法。針對這樣的情況,筆者通常會加強地圖學習的引導,為學生講解地圖中的含義,引導學生根據地圖獲得需要的知識點。在接下來的深入研究中,與學生探討,使每張地圖的有效性得以充分發揮。
3.畫圖
筆者認為,地理這門學科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繪圖,將給出的已知信息以簡潔明了的圖畫形式繪畫出來。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對它的學習可以結合我國的實際地貌情況進行分析,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繪圖,形成自己的簡易導圖。通過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思考能力,更將地理地圖的有效性發揮最大價值,同時提高了教學效率。
4.描圖
教師在讀圖的同時,也要對圖形進行描述,加深學生記憶,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有的學生只會看圖,對于圖中的信息表達卻不知其意。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了描圖環節。例如,在講解黃河流域時,筆者會一邊繪圖一邊講解: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經青海、四川、甘肅、黃土高原、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通過一些區域的描繪,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將地理知識通過地圖的方式表達出來,將抽象化的事物變得具體化,在一定程度上創新了學習方法,實現了地理學科的有效性,進而提升學生地理成績。除了以上幾點,教師還應利用教材閱讀材料,拓寬學生知識面。在地理教材中,許多單元后都有一些補充的閱讀資料,這些閱讀材料具有豐富的趣味性,學生也會喜歡閱讀。所以,地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閱讀材料,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同時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地理知識的遷移能力,讓學生加強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深化地理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曉燕.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A版,2014(5):44.
[2]劉薇.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商業故事,2015(15):137.
[3]孔雪芹.換一種方式來學習地理知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分析[J].學周刊,2016(9):133.
[4]陸海芳.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51.
[5]嚴方寅.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6(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