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元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和環節,因此在德育中運用科學、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德育效果。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關聯性出發,分析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而探討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方法。
關鍵詞: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系
1.教育對象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對象大都是在校的學生,都是希望通過教育使他們在思想或心理上得到更好的轉變和發展,使之遵守道德和行為規范。
2.教育主體的一致性
當前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大多是班主任或輔導員,他們長期與學生接觸對大學生的心理、思想、學習、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情況都比較熟悉,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方法。
3.教育內容的交叉性
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都是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端正的人生態度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
4.教育目標的重合性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希望通過教育改變學生的錯誤認識和心理,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意識和行為方式,進而積極地對待學習和生活。
5.教育方法的互補性
思想上存在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借鑒和運用心理學的方法來加以解決,而某些心理問題也可以通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來加以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其實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兩者具有一定的互補性。
二、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主要群體是“90后”,大都是獨生子女,成才的自我要求比較高,對得到別人尊重和重視的期望也高,社會和家庭對他們的期望也高,但他們在身體成長的同時,心理沒有能夠很好地同步成熟。
由于當前高校評職稱體制存在問題,絕大多數教師將工作的重心放在科研上,輔導員日常事務多,帶班多,人數多,導致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和切身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的方法分析
1.化解逆反心理,做好思想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面對學生的逆反心理時應注意:第一,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不要講大話、空話,少講大道理;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學生要態度誠懇、感情真摯,要富于人情味。
2.研究學生個性特點,塑造良好品德
教育者必須了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具體來說,一是與學生做朋友。只有教師和學生在地位上達到平等,才能互相信任,進而加深了解。二是對學生投其所好,也就是了解學生的需求。三是多參與學生的課余活動。
3.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點、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一些自我調適的方法和技術,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增進其社會適應能力,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
4.建立具有實效性的大學生心理咨詢機構
高校應建立面向大學生的專業規范的心理咨詢機構,引導咨詢對象學會發掘自身的潛能,更好地適應環境,保持身心健康。
5.直面大學生心理實際開展德育
德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要直面現實社會中的矛盾,努力化解學生內心深處的困惑和迷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內心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質。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順利實施,有利于豐富和完善德育的實現方式,有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姚本光,杜松濤.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4).
[2]朱艷新.大學生情緒調節策略的結構、特點有效性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