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璐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傳統的學生管理體系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服務型學生工作體系應運而生。本文分析了當前管理型學生工作體系的現狀和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構建服務型學生工作體系的一些想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服務型;學生工作體系
一、概念界定
1.高職院校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從20世紀末起非師范、非醫學、非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逐步規范校名后綴為“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而師范、醫學、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則應規范校名后綴為“高等專科學校”。“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為高職院校的特有校名后綴,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服務型學生工作體系
服務型學生工作體系是以學生為主體、以為廣大學生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學生工作模式。服務型學生工作體系堅持以學生為本,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為工作目標,以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為工作重點,將教育、管理、活動、服務與發展融為一體,并貫穿于學生工作的始終。
二、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現狀
1.高職院校學生的特殊性
首先,進入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是太好,主動學習欲望弱,自我約束性較差,但自我表現欲望十分突出,渴望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認同。其次,學生生活背景不一,學生之間性格差異巨大,部分學生家庭條件優越,處事多以自我為主,擅長溝通和交友;另一部分學生家庭相對貧困,更多關注集體和個人能力提升,兩類學生之間形成兩大群體,有很大的意識隔閡。
2.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體系嚴重滯后
高職院校偏重于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管理機制很大程度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制度。高職院校以專業和班級為單位,主要靠輔導員來管理學生。由于面臨的實際情況不同,同樣的管理辦法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和高職學院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3.高職院校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強
現在高職院校輔導員被很多人稱為“保姆”。從學生入學開始,幾乎所有工作都由輔導員一肩挑,但凡涉及學生工作的都得由輔導員落實。此外,一些輔導員還有專業課教學任務,任務繁重且職能界定模糊,部分輔導員管理經驗不足,心理輔導能力相對缺乏。再次,工作壓力大和職稱晉升難,實際生活的變動使輔導員調崗率比較高,輔導員團隊資深人員很少,整體能力不強。
三、關于構建服務型學生工作體系的建議
1.改變學生工作的管理理念
構建量化考核機制。以衛生、紀律、出勤等為基礎進行考核,由班干部為主的團隊進行記錄,所有同學參與監督,由輔導員管理為主轉變為學生自主管理。針對不同學生和不同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方法。
2.創新學生工作體系
由輔導員管理為主轉變為學生自主管理為主,輔導員只是協助和引導。以班干部團隊為主,自行處理力所能及的事務,并利用周會、班會等活動讓所有同學民主參與班上事務的討論和處理。重大事件和輔導員以及學校商量,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
3.創建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
一方面,對輔導員進行專項培訓, 使其可以更好處理突發事件。另一方面,加強班委的管理,力爭讓班委每個成員都能發揮其優勢,揚長避短,自主管理的同時減輕輔導員和學校的壓力,承擔自己應當的責任,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同時,要加強思想教育工作,通過班干部團隊的核心作用,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對突發事件和負面事件要及時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意見,可在適當的場合以合適的語言引導學生討論,并糾正其偏激和負面觀點。輔導員和學校需要和學生以及各專業老師溝通,使負面,偏激的信息盡量不影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程鈺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方法與藝術探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17-18.
[2]李曉燕,王如意.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分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