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紅
摘要: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4個詞的縮寫,是指大規模的網絡開放課程。MOOCs的應用和發展給高校實驗教學和管理帶來了變革。本文立足當前國內的慕課環境,介紹了教師隊伍、教材、教學大綱以及實驗教學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并把慕課教育理念應用于《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的教學實踐中。
關鍵詞:服裝材料學實驗;MOOCs;課程建設;網絡資源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8-0271-02
MOOCs是Massive(大規模的)Open(開放的)Online(在線的)Course(課程)4個詞的縮寫,是指大規模的網絡開放課程,通常也被稱為“慕課”[1]。MOOCs是近兩年興起的一種全新的網絡在線教育形式,主要以開放、共享、網絡化為特色,以網絡視頻課為主,很快就受到了全世界范圍內學習者的關注和追捧,因而獲得迅猛發展[2,3]。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建設是提升高校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基礎[4]。在實驗課程中引入MOOCs,可以為學習者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實現與現行高等教育體制全方位的融合[5]。《服裝材料學實驗》教學能夠深化學生對服裝材料結構與性能測試基礎理論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操作技能,最主要是實驗設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報告撰寫等科研技能。但是,目前高校《服裝材料學實驗》教學中這些優勢因為種種制約因素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在《服裝材料學實驗》教學中引入MOOCs,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科學素養與科研能力以及文獻查詢、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教學的目的,充分發揮出MOOCs在現有高校教育中的作用[6]。
一、《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網絡資源建設的重要性
我校閩江學院的《服裝材料學》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并于2016年被列為國家資源共享課。《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屬于服裝專業學生的學科基礎課程,是《服裝材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主要以實驗設計方法、設計思路、實驗手段的合理運用等內容為主。在實驗教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引導學生利用《服裝材料學》、《服裝材料檢測技術》等理論知識,分析和設計服裝材料(包括纖維、紗線、織物)的各項性能實驗方案,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先進的測量手段及計算機應用技術,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目前關于《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建設較多地局限在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上的改革。它很難滿足精品課程的建設要求,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鑒于《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在教學上的特殊性,改革現有課程教學模式,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教學,進一步完善國家級精品課程《服裝材料學》的課程建設,《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MOOCs化建設改革勢在必行。
二、教師隊伍和教材建設
教師隊伍在課程資源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合理的教師梯隊對網絡課程建設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教師梯隊的合理性以及教師的團隊意識至關重要。目前《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教師隊伍人員充足,梯隊明顯,整體教學水平高,能夠滿足網絡課程建設的要求。教材建設是課程資源建設的主要環節。在教材建設方面,《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以往使用的是由我院教師自編的《服裝材料實驗》指導書,且已在我校2003—2011級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工程及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中廣泛使用,總數1000人以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對該指導書的使用率高,普遍反響較好。為了更好地進行實驗課程建設,目前已經對此指導書進行改編整理。由課題組教師主編的《服裝材料學實驗教程》為紡織服裝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級規劃教材,并與2015年1月正式出版。并且它作為該門課程的使用教材,內容上更全面。除了以上實驗項目外,還包括其他實驗項目,利于學生自學和今后進行實驗研究。此外,該實驗教材可作為高等紡織服裝院校教材,也可供服裝企業、技術監督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三、實驗教學大綱
《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是一門獨立的實驗課程,教學大綱主要體現的是具體實驗內容和考核形式。區別于傳統的實驗大綱,該實驗教學大綱利用慕課平臺給學生提供了清楚明了且淺顯易懂的實驗綱領,指導學生直接進入課程,了解課程整體規劃,把握實驗要領,從而提高實驗課程的教學效率。同時還可以實現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驗內容的改革原則是在現有學時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實驗項目,并盡量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考核形式不再僅限于遞交實驗報告,而是更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具體列出考核要求,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實驗考核,最終綜合評定該課程成績,從而保證學生真正地掌握實驗內容,進一步掌握實驗的知識和技能。
四、實驗教學信息化
《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分組進行多次重復講授,而且每次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實驗授課內容涉及的《服裝材料學》的內容相對寬泛,單門課程的授課教師往往相對固定,無法保證每次授課均為高質量授課。為更好地將教學資源服務于學生,與其他學校教師交流分享教改成果,我們建立了“服裝材料學”網絡資源網站。網絡課程建設中將根據每位授課教師的特長,進行MOOCs單元模塊化錄制,這種方式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更有優勢。首先授課教師的平均水平更高,網絡教學方式也有一定優勢,學生可以選擇回放或快進,也就是說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來聽課,這是現場教學做不到的。另外與MOOCs授課內容相匹配的實驗指導書、課程論壇建設等也將在本課程建設的過程中逐步完善,從而更好地實現《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的網絡信息化建設。
五、《服裝材料學實驗》MOOCs化優勢
《服裝材料學實驗》MOOCs化最重要、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實驗內容視頻化,即將每個實驗制作成慕課微視頻,每個視頻平均5—10分鐘。制作的慕課微視頻短小精致,實驗過程講解詳細,并且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上,用以學習觀摩和借鑒,這樣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仔細看到實驗操作步驟,讓學生在實驗中不易出現失誤。慕課微視頻還具有回放的功能,它為學習者提供了可重復的、規范到位的和熟練準確的實驗演示,突顯了演示實驗的重要性,促進了學生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服裝材料學實驗》微視頻還具有教育資源共享的作用,它不僅增強了學生實驗學習的興趣,還加強了師生的互動。實驗教師觀摩回顧自己組織的慕課微視頻,不僅將教師從傳統演示實驗的重復性工作中抽離出來,也讓他們發展自己的教學模式,并和同行分享經驗,積極主動地為提高實驗課的有效性創造條件。
總之,《服裝材料學實驗》MOOCs化實現了《服裝材料學實驗》課程公開化、網絡化的資源共享目的,實現了多組小班化同時授課,解決了傳統實驗課程的分組教學、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開創了實驗課程“線上結合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加適應目前各高校對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現狀。
六、結語
實驗教學是本科實踐教學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作為高等學校訓練學生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在高級應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驗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服裝材料學實驗》網絡課程建設的實施,可進一步提高實驗課程的質量,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和自主地位,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完善國家級精品課程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袁莉,斯蒂芬鮑威爾,馬紅亮.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現狀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6):56-62.
[2]陳小平.MOOC的發展擠兌高校物理課程的影響[J].大學物理,2015,34(8):38-40.
[3]付娟.變革與創新:MOOCs對大學課程建設的影響及發展趨勢[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6,26(2):48-53.
[4]張國平.基于MOOCs《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網絡資源的建設與實踐[J].科技廣場,2016,(1):106-108.
[5]王富華,焦桂珍,邵慧芳,許自成.在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中植入慕課優勢[J].實驗室科學,2016,19(3):135-137.
[6]張惠芹,周驥平,周俊.MOOCs背景下的高校實驗教學與管理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