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和龍

【摘要】本文從校園網實際情況出發,提出基于SOA架構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的整合和建設方案,并采用Web Service技術實現。成功地集成和整合了校園網絡系統,實現了統一身份認證、數據共享和交互,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建成了高效實用、易于擴展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
【關鍵詞】數字化校園;SOA;Web Service
1引言
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各高校紛紛建起了萬兆骨干、千兆匯聚、百兆桌面的校園網絡。校園網上運行著招生、學工、教務、辦公、就業等管理系統,這不僅方便了師生使用,減少了差錯,提高了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師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習慣,這種習慣最終演變為對信息化的依賴。
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應用不斷深入,用戶對應用系統需求的增多,目前的校園網絡越來越顯露出弊端和不適應性。主要表現在:各應用系統是以部門業務為目的而開發的,在建設上各自為政,自成體系,相互之問沒有關聯,造成信息孤島,且使用中師生陷入無數個用戶名和密碼堆中,很不方便:不同業務問有相同的需求,需要重復開發,不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產生了大量重復的數據,這些冗余的數據難以同步,一致性無法保證,影響信息準確性和可靠性;再就是,各系統間信息標準不統一,系統問的數據很容易產生混亂。給網絡的使用和管理帶來嚴重不便,維護費用大幅增加。
2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的規劃
2.1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的目標
為了克服現有校園網中的信息標準不統一、信息孤島、數據共享困難、各系統身份認證和門戶等問題,必須進行校園信息全面規劃和整合,以適應新時期信息技術要求,積極打造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
目前,我院校園網建設和使用正處在從業務部門信息管理向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的轉變時期。校園網上運行著招生、學工、教務、辦公等管理系統,這些系統開發初期是為了解決一個個孤立問題,沒有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來考慮,各系統信息標準、開發方式都不統一,數據共享困難,但這些系統已經被業務部門熟悉,成為各業務部門支撐重要工具,如徹底推翻重新開發,造成浪費不講,還會影響工作,顯然不是上策。因此,在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規劃設計時不可回避要對這些系統進行規范和集成。如何規范和集成,使其適應新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實現系統間數據共享,實時交換,無縫對接,則是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設計和規劃的重要內容。為此,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定統一的信息標準、規范的數據格式和明確的接口定義,整合系統用戶賬戶,建立統一的身份認證體系,規范和集成各應用系統,實現各系統間數據共享和交互,建成一個安全、可靠、開放的信息平臺,是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現階段主要任務,把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數字化是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建設的目標。
2.2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的功能分析
根據學院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建設目標,通過分析,總結出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目前要實現的主要功能:
(1)建立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實現單點登錄,構建人性化的用戶界面。實現統一身份認證,提供簡易、安全的登錄方式,加上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就能很好地簡化應用系統的使用,確保平臺的簡潔、友好、方便、安全和實用。
(2)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要能夠充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信息資源共享是我院現有的信息系統主要缺陷,實現信息共享是信息平臺整合的前提,信息平臺建成將突破共享信息在交流方面的阻礙,實現信息資源的開放性。
(3)最大程度的實現各業務流程的互相溝通和業務往來。各業務系統間信息的共享和互用是信息平臺的基本要求。達到這個要求就可以及時地為需要某種信息的任何一個部門提供良好的服務,同時每個部門都能夠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數據及時更新,從而有效保證了所有信息的準確、及時和權威,為各部門的工作提供了支持和幫助。
(4)具有較好的可移植性和高度的可擴展性。構建一個高效、安全、簡易的信息平臺,確保系統數據共享和一致,并具備良好可擴展性,將大大改善學校現有的傳統的信息管理方式,提高學校數字化應用水平。
3主要技術
3.1統一身份認證
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需要進行統一身份認證。用戶經門戶登錄校園信息平臺時,信息平臺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并賦予用戶身份的角色和權限。當用戶從一個系統進入另一個系統時,無須再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而是根據用戶的角色和權限,提供該用戶相應的活動“場所”、信息資源和基于其權限的功能,實現單一的登錄,一次性身份認證。
3.2 SOA的技術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種新的設計方法學,是一種面向服務的系統架構,目的是將分散的、可重用的業務服務構建出新的流程或應用。SOA體系結構具有三個角色,分別是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服務請求者(Service consumer)和服務代理者(Service broker)。每個實體可以同時充當三種角色中的一個或多個,因此實體角色并不是固定的。這三個角色具有發布(publish)、查找(fmd)、綁定(bind)等基本操作。服務提供者對代理者發布服務,服務代理者為請求者查找服務,找到服務后將所需的服務信息綁定到該服務上,服務提供者和服務請求者之間就可以直接交互而不通過服務代理。
3.3 Web Service基本結構
Web Service基本結構也是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它有互動的三種角色即服務提供者,服務請求者和服務注冊中心;這些角色之間可執行三個基本操作:發布,查找和綁定。其服務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由此可見,Web Service與SOA體系結構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共同點:他們都能夠提供服務,并且服務接口和服務的具體實現是分離的,服務之間采用松耦合消息傳遞信息。
3.4系統集成和整合
SOA是一種概念描述,一種模型,而Web Service是能夠實現SOA的一種具體技術,為SOA的廣泛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當然Web Service只是SOA具體實現方式之一,并不是唯一的方式,還可以有其他的實現方式,但現階段WebService擁有實現SOA體系結構最成熟的技術。
為此,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建設將依據SOA的思想,采用Web Service技術進行開發、集成和整合。經分析研究原有的部門信息系統都能夠通過Web Service方式對外提供服務接口,通過這些接口可以實現對各系統內部的數據訪問。因此,以部門的信息系統為實體,把和其他部門共享的信息發布為相應的Web Serv—ice,這樣就能很好地保持部門信息系統的獨立性,實現部門信息系統的封裝。不同部門信息系統之間,通過調用發布到信息平臺中的Web Service不僅能實現信息平臺的數據共享,而且某些系統的異構問題也能較好地解決,因此可以很好地完成各系統的集成和整合。不僅如此,采用Web Service技術還可以隨時對系統進行改造和升級,既不影響信息平臺整體結構,又為系統完善和擴展創造了條件。
4結束語
通過對我院校園網絡實際狀況和發展規劃的分析,提出了基于SOA架構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的建設方案,并采用WebService先進技術,對校園網絡進行了集成、整合和開發,成功地打造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建成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不僅保留了原系統功能和獨立性,而且實現了統一身份認證、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和交互,確保了數據正確性和權威性,從而全面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新建的信息平臺具有使用簡便、耦合松散、高效實用,容易擴展等特性,為后期數字化校園全面建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