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丹丹
【摘 要】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根本的一點就是從實際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而實踐育人的思想理念正在某種育人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新提出了一系列的育人實踐教育方針、政策及法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注意。因此,基于這一實踐的教育理念,在理順實踐觀教育的前提下,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進行研究,并分析了影響現狀的因素,對未來高校實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進行探討,進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
【關鍵詞】實踐育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前 言
提高大學生的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教學的重點,把育人為本作為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基本實踐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同時,該做法也是教育部門認為在新形勢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在當前十分有必要檢討和反思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和現狀進行分析,找出有益于探索和研究出創新方式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式的重要行為。
一、實踐育人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實踐育人考評機制不完善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體制系統的影響,我國的高校仍然注重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論課學習的培養,而忽視了課外的實踐教學。在正規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對于評價理論課堂教學的途徑和方法還不夠成熟和完善。同時,由于受到實際資金的限制以及工作時間的制約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大學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均采用了在冬季和夏季放假期間自己與社會單位建立實踐教學的機制,這就導致了教師在實際中很難查到實習生是否在該單位實踐,因此,廣大高校難以形成科學、統一的評估機制。不完善的實踐教育評價機制,導致學生對于自己的學歷評估的實用性能就會降低,對于考研和畢業就業來說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們不承認實踐的重要性,自然就會拒絕去主動實踐。即使是被動的,這種做法也只是一種教育形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會顯著降低,對于紅色延安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其他愛國主義精神文明的熏陶和培養教育活動就顯得蒼白無力,收效甚微。
(二)政策、資金難以保證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訓提升與社會公眾的政策、教育投入、資金人才等支持是密切相關的。近幾年來,國家相繼頒布了許多有關的教育育人實踐的政策,但由于具體的特定政策和財政方面支持的缺失,這些政策實施得不是特別好。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訓的相關單位沒有可行的政策,一些法律法規和政府執行政策的時效性和激勵措施不完善對于培訓單位的發展來說也是一定的阻礙。政府對于學生的教育政策投資基金和思想教育的傾斜力度是有限的,即使培訓單位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但是在實踐中獲得的效果卻不是非常好。因此,在培訓機構缺乏來自政府和財政方面政策的支持時,就會使得對實踐教學文化的支持被嚴格限定,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結果與理想之間會產生非常大的差距。
(三)內容單一,形式僵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內容比較枯燥單一,不能與時俱進,難以與社會形成緊密的聯系。這種教育活動缺乏吸引力,當然難以喚起學生學習的意識和行為。同時,實踐育人的形式也比較簡單,僵化。許多高校沒有將學生的社會實踐作為來社會教育的有效載體,而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教育實踐僅限于一定的社會實踐。因此,如果這種形式沒有在內容和教學上的創新實踐,不能使得學生能夠自我主動接受教育,這不僅難以達到的目標教育,大學生對于當前社會理念價值觀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種種行為就會難以接受和認可。
二、實踐育人模式的創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創新
我們都知道,對于大學生的教育活動來說,大學不是唯一的教育機構,而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高校是創新理念發展的源泉,要從根本上牢固人民群眾的實踐教育的理念,樹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改變以往只靠課堂模式教學的同時,以教學和實踐這兩個課堂教學為依托,將實踐作為基礎,以促進協作、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學生理論整合為目的形成學習的體系結構。邀請家長到學校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了解孩子的身體精神健康和學習狀況,獲得家長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支持,共同推動改善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政府還應該設置專門的經費來對教育進行扶持,將教育經費納入預算當中。根據社會實際的生產量確定對教育進行資金支持的標準,保證社會實踐的有效發展。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創新多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增加學生學習的途徑。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
現今的大學教育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雙重引導。所以,提升教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現實活動的效率,我們要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相互融合。為教師安排相應的培訓活動,激發教師在課堂的主導作用,提升教師的積極性以及責任心。教師主要教授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經過相關政策的思想教育內容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教會學生如何自主選擇以及自主調整。同時,教師要時刻本著以育人為核心,將其如內容直接與教師評價相掛鉤,來確保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方式的創新
現在的學校應該注意教育活動的實際能力,教育除去思想教育方面收入了培訓內容,改革評估方式,確立以及改善實踐部門教育的評價。首先,改革實踐的教育體制。實踐教育體制的達標標準是大學生思想教育育人,來保證可實施的程序來完成規范達標,不單單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注重生活實踐,將知識與情感體會完美融合,實現讓學生在生活實踐教學中體會到思想政治教學。
結 語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培訓,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教學和實踐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結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協調和安排從理論到實踐的方法,有的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掌握,有的是對道德修養的完善,有的是對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通過培訓不斷進行提高。通過加強實踐教學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能夠形成更加有效的效果,才能夠使得大學生的大學生活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
參考文獻:
[1]徐曉曼,張猛,杜娜.當代大學生實踐育人模式研究[J]. 教育研究,2012.
[2]桑玉成,黃芳.樹立全員育人、環境育人、實踐育人的新理念[J].復旦教育論壇,200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