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新課改理念探究了小學低學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在想象中走進課文的天地;創設良好的情境,引入課題;從生活出發,讓課堂趣味盎然。
【關鍵詞】小學低學段;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標強調:“小學語文教師務必徹底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在閱讀教學中實施與新課改理念一脈相承的教學法,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可見,在當前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務必注重閱讀教學,并在教學進程中實施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現筆者將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究小學低學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在想象中走進課文的天地
(一)演教材劇,在情境中體驗
教材劇是在對教材中選取的某些童話或者寓言故事情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串演故事中出現的角色。這樣有交流有互動的學習可以刺激學生主動閱讀,感悟作者的創作激情。這種教材劇式的學習方式,是建立在兒童的生活經驗情感經歷基礎之上的,迎合了小學低學段學生的游戲心理,對于促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低學段學生為了適應角色要求,必定會加強對童話寓言的閱讀。在進入角色之前,為了演繹出作品中所描繪的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學生無形之中,會主動調整自己的情緒,以及不斷思考與原著之間的差異。由此,簡單的游戲性質的編排話劇,成了刺激學生主動思考,并形成自我獨立意識的有益過程。
(二)角色替換,在模擬中體驗
表演教材劇,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互換角色可以幫助學生對各個角色進行全面理解,可以教會學生換位思考,而且也是幫助學生學習作為小團隊的一份子,應該建立的價值觀念、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行為舉止以及如何培養自己與人相處的行為模式的重要手段。這對于學生以后融入新環境、步入社會后建立良好的行為處事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些閱讀活動的成功與否,與教師的態度、行為具有緊密的聯系。教師應學會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單純化,用兒童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解決一些比較深奧的問題。從而將文字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以一種比較自然的方式灌輸到兒童的思想中。這不僅實現了對兒童獨立意識及人格的尊重,還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對于教師而言,語言的表達方式是一門藝術。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若是表現出相應的積極情緒,則可以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這是因為教師生動有趣的表達會給小學低學段學生創建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的良好發揮。相反,教師言語的生硬,會阻礙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
二、創設良好的情境,引入課題
好的開端是課堂成功的一半,在小學低學段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常常通過與課文相關的圖片、視頻、音樂、實物等帶領學生進入課堂的情境。教師通過對本節課教學主題的提煉,確定話題,在輕松愉悅的談話過程中進入閱讀課的學習。
(一)確定話題。話題是具體的,是課文內容的核心。在《靜夜思》一課中,教師通過月夜美麗的圖片,帶領學生進入課堂情境,并以“說說你眼中的鄉愁”這個話題引入課題。引入課題的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便是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形象的事物,讓學生進入角色,進入情境。
(二)各抒己見。圍繞話題,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教師要做的就是認真傾聽學生的看法,帶動更多的學生進入話題,肯定鼓勵學生的看法。這一環節在一般的語文閱讀教學課中都有,并不新鮮,但一般的語文閱讀課往往只是“走過場”,一般走過這個環節,參與的人數并不多,生本教育理念主張最大限度地依靠學生的學,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充分的發言,盡可能的給更多的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讓學生以積極的姿態進入課堂教學。
三、從生活出發,讓閱讀課堂趣味盎然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大多生動有趣,與兒童的生活緊密相連,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但也有個別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離得較遠,學生存在理解的障礙,架起文本與生活的橋梁,讓課堂充滿生活的情趣,讓課堂真正成為人的課堂,而不是讓作為主體的人淹沒在課堂教學的流程之中。劉腮在《文心雕龍》中說:“觀文者批文以入情”,“入情”也就是引起了興趣。語文閱讀教學的文本就其本身而言是死的,只有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并將自身對生活的
體驗與情感融入文本之中,二者相互聯系,相互碰撞,相互對話,學生才不會只游離在文本的表層,才不會只是一個以成人視角略過文本的“看客”,總的來說,源于生活,課堂充滿生活情趣就是要學文前創設生活化的閱讀情境,把教學內容直接指向生活,面對生活,聯系生活,讓學生學會表達生活。學文中聯系生活理解字、詞、句。學文后聯系生活,內化延伸課文,促進語文素養的提升。在閱讀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從始至終地聯系生活,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生活情景中,學生的思維和情感調動起來,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明白詞語的意思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詞語的使用語境,理解和體驗自然加深,實現從文本走向生活,以整合學生在語言訓練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技能、思想、性情,達到學生語文素養的真實提高。
四、結束語
在新課改時代的今天,倘若小學語文教師在低學段閱讀教學中能根據上述建議展開教學,定能創設快樂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
作者簡介:袁蘭芬(1979-),女(漢族),湖南衡東洣水鎮踏莊完小,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近二十年。
參考文獻:
[1]于家靜.小學語文教材兒童文學作品選文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
[2]胡麗芳.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3]朱迪康.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的價值選擇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D].杭州師范大學2015
[4]張學娟.人教版小學語文新教材與開明國語本內容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5]馬麗娜.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