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時代,核安全既是國家的課題也是國際的議題。尤其近年來,核安全問題被多次推到風口浪尖。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研究針對群眾方面核安全觀,政府對該地核電區居民緊急情況下應急疏散自救能力培養的調查,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性。
【關鍵詞】田灣核電區;安全觀;問題研究
一、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價值
核能與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被很多人視為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安全問題的替代方案。在我國能源中長期戰略規劃中。核能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公眾對核能的安全觀是影響核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核能發展離不開公眾的支持與接受。公眾對核與輻射的正確認知和有效的風險溝通是提高公眾對核能接受性,克服核電安全觀本身的局限性及我國核電區附近居民現狀的局限性,將核電發展的優勢與核電安全觀文化推廣進行結合,提出切實可行的思路。課題組于2016年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期間,利用暑假閑暇時間,對連云港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進行了實地調研,從相關政府部門了解他們對核電站毗鄰居民安全觀的教育宣傳情況,并對相關地區居民進行了走訪,問卷調查,網絡媒體等方式,掌握了更為詳盡可靠的資料,對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實證調研背景
居民核安全觀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已有成果開始研究我國居民核安全觀發展存在的問題,如:田灣核電站周圍居民核電站的認知的調查(李小娟等,2008)、江蘇田灣核電站周圍人群核電認知與健康狀況調查(于寧樂,2010)等;在核安全觀提出后,相關核安全文化的研究也開始不斷開展,如公眾參與機制推動核安全文化走向成熟(陳潤羊,2013)、安全倫理觀念是安全文化的靈魂——以核安全文化為例(馮昊青.,2010)等。上述研究對居民核安全觀的發展、建設等問題提出了建議方案,但缺乏整體上對核電區附近居民安全觀培養的把握的基礎上就如何開展核安全文化推廣提出新的創新思路,以及基于居民核安全觀情況和我國核安全文化的現狀,顯少提出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情況及其培養過程中的思路,并為我國核安全文化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三、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的現狀分析
核電是當前我國能源建設和核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政策,發展核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連云港也將田灣核電站作為其重要能源產業,并計劃近幾年繼續拓展現有核電站規模,因此保證核安全更是意義重大,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不能“談核色變”,也不能“為核冒險”。作為核大國,中國重視核安全首先是對百姓負責,核電區毗鄰居民的核電安全觀也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對于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的健康安全,政府利用醫院對毗鄰居民身體健康的定期檢測對公眾身體健康情況進行追蹤,同時當地居民也會自發的進行定期體檢,政府也有對公眾核電常識知識學習情況的關注及宣傳。
然而一旦出現安全事故,核電對環境和公眾產生輻射影響,且影響長期難以消除,同時在發生核電泄露危機時,能夠安全快速有序的疏散,并采取第一時間的安全措施保證自身安全。就今年暑假期間就連云港作為建設的核乏燃料處理廠的選址之一的國家核戰略計劃,當地居民就其選址計劃提出了較大反對的意見。公眾核輻射認知水平直接影響他們對核電的態度,直接反映出公眾對核電危害的有了一定的認知。相關部門應通過多種渠道宣傳也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增強公眾對核能與輻射的了解。同時也需要建立并完善有關部門與公眾之間的交流平臺,開展主動、持續的風險溝通,從而提高公眾對核能的接受度。核能發展離不開公眾的支持與接受。適當或不合理的行動,在心理上和經濟上造成重大的有害影響。這些影響一直是許多放射緊急情況的最嚴重后果。公眾對核與輻射的正確認知和有效的風險溝通是提高公眾對核能接受性的基礎,也是突發核和輻射事件時激發公眾理性、降低公眾的恐慌程度,減輕社會心理影響的基礎,這樣核電發展才會擁有更為廣闊的前景。
四、加強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的思路
田灣核電區附近居民安全觀研究將理論與實踐進行了較好的結合,此種安全理念可以彌補目前我國核電安全體系在推動核安全文化方面的不足。將其與居民安全觀培養進行完美的融合,必將為我國核安全進一步穩固,使我國整體的核安全水平很大的提高。加強田灣核電區居民安全觀的關鍵在于以下幾點:
其一,全面了解田灣核電區居民核安全觀情況。了解居民安全觀的內涵及選擇其定位;研究田灣核電區居民安全觀培養的現實困境。對于核電安全的了解直接影響到社會公眾對于核電產業發展和政策的態度,是核電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二,確立以培養居民核安全觀作為核安全文化推廣的目標。根據我國核使用現狀和核安全觀計劃的要求,分析問題,提出以培養居民核安全觀作為核安全文化培養的目標體系。
其三,注重培養居民的居民在緊急情況下應急能力。通過開展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調研,增加公眾的核安全素質的鍛煉,全面提升居民的核危機應急素質能力。這是核電安全保障的重要內容。
其四,轉變核安全關注點從企業核安全文化至居民核安全文化理念。我國傳統的核安全文化仍然是以核企業核安全文化為主,核電區附近居民還是少量的接受,調研田灣核電區毗鄰居民安全觀,對居民,企業和政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國家推廣企業核安全文化,同時也要求居民積極主動的參與核安全文化建設,鍛煉提高了公眾的核安全觀。
其五,創立核企業與公眾并重的核安全文化體系。通過加強對公眾和核企業的共同關注,激發我國核安全文化的改革與創新,督促公眾認真進行核應急實踐活動,有效的保障核安全設施的運行,更好的提高我國核安全水平。
五、結語
創新國家能源戰略是我國面對新世紀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核安全觀是核能生命線的觀點持續強化,推動我國核安全公共宣傳和信息公開向常態化、專業化和職業化方向發展,將促進國家能源安全和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對我國經濟新常態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張可(1996.6-),女,江蘇連云港人,本科,江蘇大學京江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