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摘要】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現如今漸漸在各大高校中推廣開來。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是將線下面授和線上授課相融合,讓學生真正在教學中起到主導作用,因而獲得比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本文以高職大學英語的混合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大學英語中是如何進行推廣及它所帶來的優勢的。
【關鍵詞】高職 大學英語 混合式 教學模式
一、混合式教學背景下線下(C-learning)面授課程的設計及特點
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混合式教學中大學英語課程包含課時48節。在這48節的課時中有一半的課程是在傳統教室里進行面授的,所選取的教材也就是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系列教材中的綜合教程。這類型的教材主要包含精讀文章、泛讀文章、詞匯練習、翻譯練習和寫作練習幾大部分。教師在課堂面授時主要是圍繞著這幾個部分講授的,主要也是培養學生的讀、寫、譯的實踐能力。
當然,24個課時要想把整本書所有單元(8--10個單元)全部講授完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通常情況下,由任課教師根據本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或者根據時代特點選取一些單元或者文章進行講授。講授的方法主要是課堂討論法、舉例法、講授法等。除此之外,教師必須在面授課堂中留出一部分的時間要求學生就線上(E-learning)網絡授課的練習結果對大家進行一個展示。
關于線下(C-learning)面授課程教師的評價環節總共包含有幾個部分:第一,出勤情況;第二,平時課堂表現情況;第三,書面作業完成情況;第四,小測試成績;第五,就線上學習后口語練習展示情況,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一個綜合評價。
二、混合式教學背景下線上(E-learning)網絡授課的設計及特點
線上(E-learning)網絡授課的前提是一個既可以適用于智能手機,又可以適用于平板電腦或者家用電腦上的學習軟件,這些英語學習軟件可以給學習者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難度等級上都能滿足絕大部分的學習者。目前,主流的學習軟件有:朗文的交互英語、斯坦福英語教學軟件、因酷時代教育軟件等。下面我們以朗文交互英語的軟件為例。在交互英語的軟件上被各大高職院校所廣泛采用的是朗文交互英語1-4級。在朗文交互英語中每個單元的活動共包含:聽力環節、口語練習環節、語法環節、詞匯環節以及聽力挑戰環節(聽力延伸),除了口語練習環節之外,其他的部分都是可以在軟件上直接完成的。
關于線上(E-learning)網絡授課教師的評價環節,交互英語上設置有時間和成績,做每個環節完成之后,學生自己可以有一個自評,花費時間是多少,得了多少分,哪道題目做錯了都會有一個明確的現示;對于教師而言,因為下載的是教師版,軟件上有提供所在班級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的提示,并且所在班級每個學生每個環節的用時及分數都是一目了然的。
三、混合式教學所亟待解決的問題
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在高職高專院校中也有一段時間了,通過實踐不難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是完全可行的,它可以刺激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當然,任何事物出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有問題出現時正常的。
(一)主要表現在學生自我控制力較差。
科技永遠都是一把雙刃劍,學生能夠把網絡當作學習的工具,亦會受到網絡浩瀚資源的誘惑。我們會發現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一些學生為了拿到學分,并沒有按照要求登陸軟件并學習,而是虛假外掛,只要讓軟件掛到課程要求的時間即可。還有的學生沒有按要求做練習,而是以抄襲的方式完成作業。
(二)學校(院)無法完全在硬件上滿足學習需要。
線上(E-learning)網絡授課需要非常強大的硬件需求,目前主流的幾款學習軟件均可以在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上使用,但是這些學習軟件大部分都是收費的,對于有些學校來說,這必定是一筆不小的開資,所以大部分的學校(院)所采取的形式是部分購買,這樣就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學生和教師選擇在手機上使用軟件,可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流量的費用問題,大部分的學校(院)并不能實現學校無死角完全覆蓋wifi信號。
那么針對以上所遇到的問題,我們應該有相應的措施去解決它。首先,要想解決學生自控力的問題,主要需要教師轉變傳統角色,教師應該從目前工作者退居幕后工作者,認清楚自己所應該擔當的工作是“輔助”、“支持”和“幫助”;其次,提高學生興趣恐怕是解決這一個問題另外一個關鍵。如何提高?教師不在是主導,但是,教師仍要肯花時間和精力研究面授課堂上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那么,資源就是成為了唯一的引起吸引力的要素。學生對于怎樣的資源感興趣?資源應該如何整合才能更好吸引學生興趣?將會成為開發軟件者不停止的研究課題。 最后,學校(院)除了建設好網絡學習軟件平臺,還應該建立自己的資源庫,這樣有需要的學生就可以利用本校的資源完成自主學習,并卻這些資源庫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混合式學習模式高職高專學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帶來了正向的改革作用,新的模式將更加大力度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將對于他們入后走出校門后的學習帶來無可限量的優勢作用。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大浪潮下,各高校應盡快盡力完善硬件設備,以期更好地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未來各個領域的課程中都得以推廣。
參考文獻:
[1]Brian Tomlinson,Claire Whittaker. Blended Learning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British Council, 2013.
[2]林莉.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J]. 新西部, 2014(24).
[3]余勝泉. 網絡教學支撐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北京師范大學2000年博士論文[D]. 2000-6/20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