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如鵬
【摘要】在當前新課程標準不斷深化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采取合作式探究學習,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以及培養團結合作精神等方面存在重要的價值.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應用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使學生能夠在互助性學習方式下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提升其學習效率.本文詳細列舉了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旨在為后續的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實施策略
與傳統的初中教學模式相比,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提供了一個良性平臺,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能夠在提高其自身學習有效性的同時進一步培養起語言組織、組織表達能力[1].同時,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在學習富含嚴謹性與邏輯性的數學知識時常常感到吃力,而采用合作式學習模式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時刻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2].從另一角度上說,如何在具體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應用相應的合作學習策略,則是值得每位初中數學教師深思的問題[3].下文分別從分組合作學習安排、設置課堂教學情境、鼓勵競爭、合作式學習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適當的獎罰機制等多個方面論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合作學習策略.
一、組建優質合作小組
合理分配合作學習小組人員是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基本前提,而優質的合作小組則是發揮合作學習優勢的重要基礎.同時,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分組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使得各小組成員之間既能發揮出良好的合作學習優勢,又能帶動班級小組之間的競爭性學習風氣[4].一般而言,小組人數應控制在4~5人左右,男女比例相對適宜,盡量不要出現全是女生或者全是男生的組別.此外,分組時最重要的考慮內容還是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教師可以鼓勵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成績稍差的學生進行知識掌握,同時不斷鞏固自身已掌握的知識,對于成績稍差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引導學生學習他人的學習方式,并及時了解、肯定每位學生的努力與進步.總之,在進行合作式小組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只要真正從學生的學習需求角度出發,才能在開展具體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造一個優良、積極的學習氛圍.
二、設置課堂教學情境
組織學生采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在小組討論、探究過程中借助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有效性[5].然而,在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中,通常需要適當的情感支撐,加之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內心情感不穩定性較強,他們通常會對未知的事物抱有極強的好奇心,但是,這種對于未知知識的好奇情感卻難以維持.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適當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設置課堂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探究狀態,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效率[6].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一次函數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探究的形式,以“某通訊公司開展有獎消費”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采用圖像法分析通訊公司有獎消費活動中客戶的消費量、中獎情況以及銷售總額之間的函數關系,在這一探究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地發散性思維,積極補充與探究活動有關的知識點,使學生在掌握一次函數相關知識點的同時,聯系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反比例函數之間的轉換關系,從而能夠對初中階段的函數知識有一個簡單的綜合了解.
三、鼓勵競爭、合作式學習
常言道,有競爭才有合作,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競爭與合作的規律同樣存在.要營造一個競爭式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個人成績綜合至小組整體成績上,并鼓勵班級小組范圍內的成績高低,如此一來,將學生的個人成績與小組成績進行掛鉤,將個人利益與小組利益進行緊密聯系,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團體榮譽感,更是提升了班級競賽小組之間的凝聚力,在這種良好的競爭學習條件下,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也將得以進一步促進,從而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例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習小組布置相同的任務,學習小組中的每位成員只能選擇任務中的一道問題進行解答,在學生的解題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解答完畢后,教師則可以對比各個小組之間的解題正確率、解題速度.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事實上就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與人互動交流的平臺,在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培養起合作互助精神[7].合作式學習主要是指學習小組各成員之間通過相互配合而完成相應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模式.學生之間進行學科知識的討論,并得出相應結論,最后再將所有答案進行整合、總結,從而使得學生在這一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深切體會到數學探究的魅力,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總結能力.
四、積極引導學生進步
在具體的初中教學課堂上,采用合作式學習方法并不代表教師完全放任學生.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自覺性與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在合作學習探究過程中,其學習方向極易偏離課程教學標準,此時,教師則應積極發揮好引導作用,為學生把握好學習方向[8].同時,當學生出現解題思路錯誤、陷入邏輯推理誤區的情況時,教師則應及時為學生解除疑惑,幫助其進一步鞏固相關數學知識的應用.此外,教師還可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幫助合作小組正確把握好學習思路,并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指導其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技能.此外,教師還應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鼓勵與肯定,從而幫助學生在自我肯定、自信的狀態下不斷進步.
五、創建良好的獎懲機制
在當前提倡綜合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單一地進行知識傳授,而是幫助學生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其學習主體性,鼓勵學生以主人公的姿態融入教師的教學課堂.此時,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越強,那么學生所收獲的課堂學習效率也將越高.在合作式學習模式中,教師為學生適當地設置相應的獎懲機制,不僅能明顯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得合作學習的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例如,教師在給出數學解答題目后,組織各學習小組進行快速解題,并給予表現良好的組別口頭表揚或物質獎勵;而對于解題最慢、組內成員各執己見或者是小組合作不和諧的組別給予加量解題、打掃衛生等懲罰.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教育模式,在具體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效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并且在合作學習模式中采取組建優質合作小組、設置課堂教學情境、鼓勵競爭、合作式學習以及創建良好的獎懲機制等教學策略,使得學生能夠在優良的師生交流、生生活動的教學氛圍下,不斷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勇于創新精神,從而有效實現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曉.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6(02):83.
[2]袁芬.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東方教育,2015(02):310-311.
[3]田霞.論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J].小作家選刊,2016(7):111.
[4]徐士玲.淺談初中數學合作學習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05):52.
[5]李時亨.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6(03):170.
[6]張東旭.淺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6(02):270.
[7]陳莉.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性學習實施策略[J].速讀(上旬),2016(03):316.
[8]范德偉.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6(0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