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鄭德龍 薛爽 薛健
摘 要:紅豆杉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珍稀植物,近年來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我國是紅豆杉原產地之一,尤其是東北紅豆杉,因其紫杉醇含量高而備受關注。本文闡述了東北紅豆杉的植物學分類,適應性,繁育技術和養護要點,對于其應用前景做了比較全面的論述,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東北紅豆杉;適應性;繁育技術;應用價值;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S791.4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35
紅豆杉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一直以來,以自然狀態生長在深山之中,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一種新奇藥物“紫杉醇”的出現,人們彷佛一夜之間發現了新物種,開始尋找紅豆杉,繁育紅豆杉,推廣紅豆杉,紅豆杉的一系列作用和價值被人們開發出來。紅豆杉的命運從此發生了轉變,這既是紅豆杉的災難,也是紅豆杉的機遇。社會對于紅豆杉的關注,熱情和開發促進了紅豆杉巨大的發展,目前,紅豆杉已經成為了一種產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1 東北紅豆杉植物學分類與適應性
紅豆杉,又名紫杉、東北民間稱作赤柏松,是紅豆杉科紅豆杉屬多年生常綠喬木,為第三紀遺存的珍貴植物,目前列為我國一級保護樹種。
現存的紅豆杉在全世界共有11種,我國有5種(4個種和1個變種),即中國紅豆杉、東北紅豆杉、云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和南方紅豆杉(變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東北紅豆杉,紫杉醇含量高,生長極其緩慢,自然界資源十分稀少,因此非常珍貴,是國家保護品種,具有很高的價值,發展前景廣闊。
野生的東北紅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長白山區,遼寧、黑龍江、俄羅斯遠東、北朝鮮也有分布,東北紅豆杉樹形挺拔,四季常青,每到秋季,成熟的種子外面,包著一圈鮮紅果肉,彷佛一粒粒紅豆,點綴在蒼翠濃郁的枝葉間,圓形紅果嬌艷欲滴,綠葉紅果,十分美麗,所以稱作紅豆杉。其樹木材質細密,紋理鮮明,富有彈性,具光澤,有香氣,耐腐朽,不開裂,不彎曲,邊材黃白色,心材紫褐色,所以又稱作紫杉。
東北紅豆杉樹姿美觀,樹皮紅褐色,枝條密集,葉片窄條型,深綠色,具光澤,長15~25mm,寬2.5mm,生于主枝上,四周螺旋排列,生于側枝上,左右橫向排列,利于接受陽光雨露。東北紅豆杉雌雄異株,種子生長時綠色,成熟時深褐色,外面包著一層假種皮,環狀,頂端開口,種子頭部露出,假種皮鮮紅色,充滿甜蜜的漿汁,是紅豆杉唯一可食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紅豆杉除了假種皮以外,整株含有高毒性紫杉堿,食用后可引起中毒,嚴重可致死亡,民間傳言食用紅豆杉保健的說法十分危險,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東北紅豆杉,耐陰蔽,耐寒冷,耐瘠薄,耐干旱,即可以野外種植,植樹造林,又可以園林綠化,美化環境,還可以制作盆景,室內養護,其生長緩慢,易保持美觀的造型,抵抗不良環境,釋放新鮮的氧氣和負離子,維護人類的健康。更主要的用途是提煉紫杉醇,生產醫藥,治療疾病。尤其是近年來受到世界各國科研單位和醫療行業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受到國家的資源保護。紅豆杉原始群落,在自然野生狀態下,已經十分罕見,2016年吉林汪清發現的東北紅豆杉古樹群,最大的一棵樹高50m,胸徑1.68m,5個成年人才能環抱過來,估算樹齡已有3000a了,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一棵紅豆杉。
2 東北紅豆杉的應用價值
紅豆杉(紫杉)古代統稱為柏,明代李時珍將柏列為補陰之藥,闡述其在治療作用,具有治驚悸、除風濕、安五臟的作用,在《本草綱目》木部第34卷中,記載了柏(紅豆杉)的果實、種子、枝葉、根皮的使用方法和治療作用。《中藥大辭典》中記載紅豆杉所含的生物堿,具有利尿通經、降血壓、殺蟲止癢的作用,可以治療腎臟病、糖尿病、風濕病、白血病。現代醫學應用最多的是利用紅豆杉提取紫杉醇,世界多國的醫學專家研究證明,紫杉醇對食道癌、肺癌、卵巢癌、結腸癌、白血癥具有特殊的防治效果,特別是對晚期卵巢癌和轉移性乳腺癌治愈率達33%,總有效率在75%以上。1971年,美國率先從紅豆杉中提取出紫杉醇,進行藥效實驗,取得顯著效果,1992年批準用于臨床,治療多種癌癥。目前,利用紅豆杉提取紫杉醇,治療疾病,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我國也早就已經開展紅豆衫和提取物紫杉醇的研究和應用,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
在4種紅豆杉中,紫杉醇含量分別是:東北紅豆杉0.0343%~0.0380%,云南紅豆杉 0.0100%~0.02100%,南方紅豆杉0.0023%,西藏紅豆杉0.0011%。東北紅豆杉,由于其珍貴的遺傳屬性和獨特的生長環境,紫杉醇含量達到了0.3‰。由于東北紅豆杉紫杉醇含量顯著高于其他種類的紅豆杉,所以被認為是在醫藥領域最具價值的紅豆杉,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和已了解到廣泛關注。
東北紅豆杉因其資源稀少,成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鑒于目前種子繁殖技術已經獲得成功,急需大量繁育實生幼苗,進行野外荒山種植,恢復自然生態。這是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所以有條件的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以及農民專業戶,利用人工處理紅豆杉種子,繁育紅豆杉實生樹苗,應該是極具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恢復紅豆杉種群,是當務之急,前景廣闊。
紅豆杉樹形美觀,容易造型,生長緩慢,一旦定型,即可長時間保持樹形。因此非常適合城市園林綠化,作為街道,小區,庭院種植樹種,還可以造型作為盆景,室內養護,即可以美化環境,還能夠產生新鮮氧氣,釋放負離子,保護人類身心健康。作為一項產業,也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
3 東北紅豆杉繁育技術
東北紅豆杉可以通過播種、扦插、組織培養等技術手段進行快速繁育。目前,東北紅豆杉播種、扦插繁育技術已經成熟,可以大量繁殖苗木。
紅豆杉扦插苗木,沒有主根,也沒有主干,不適合用于荒山綠化和自然生態的恢復,只適合用于園林綠化和盆景等。
紅豆杉扦插苗床可用經過消毒處理的粗砂,鋪成20cm厚。插條可選用1a生或當年生枝條,剪成10cm長度,將插條底部1/3的葉片去除,插條底部在ABT生根粉中浸泡6h,清水洗凈后扦插。扦插苗床可以用20cm厚的粗沙,充分消毒,扦插后噴水澆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苗床溫度超過25℃,要及時降溫,晴天中午要噴水保濕,扦插苗生根以后即可移栽。紅豆杉幼苗移栽后的技術關鍵是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移栽至園林苗圃要用遮陽網遮擋強光,如果是移栽至山林之中,要有高大植物遮擋強光,否則難以成活。
紅豆杉的種子繁殖較難,因為紅豆杉種子具有休眠的特性,采收后直接播種不能發芽,需要進行越冬處理,解除休眠后,才能出苗。處理方法是將當年采收紅豆杉種子外面的果肉去掉,拌入3~5倍量的細沙,裝入紗網袋中,浸透水,于室外挖30~50cm深坑,注意選址高度,雨季不能有積水,將種子袋埋入土中,覆上土后進行沙藏,經過2個冬天沙藏處理之后,第3年的春季即可播種。播種苗床可做畦,也可做成壟,刨埯種或者勾溝種均可,覆土3~5cm。苗圃上方常年用遮陽網遮擋陽光,避免陽光曝曬,2個月即可全部出苗。出苗后的管理,主要還是遮陽,必須常年用遮陽網遮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4 東北紅豆杉養護技術
紅豆杉屬于耐陰植物,東北紅豆杉更是喜陰畏陽,耐干旱,耐瘠薄,耐嚴寒,就是怕陽光暴曬,只要掌握了紅豆杉喜陰這一特性,基本就能養好紅豆杉。干旱季節,只要不是特別干燥,不用澆水灌溉,如果土壤特別干旱,已經威脅到紅豆杉的生存,就要澆水灌溉,如果天氣特別炎熱干燥,也可適當噴水降溫增濕,確保紅豆杉健康生長,一般情況下可以不用追肥或少追肥,冬季野外越冬。
如果是用作山林恢復,可以不做修剪造型,用于城市園林綠化,可根據需要進行修剪造型,如果是用于盆栽,制作盆景,或者點綴庭院,花壇,則需要進行修剪造型。對于實生苗,可于適當高度進行定干修剪,控制高度,促進側枝萌發,使樹形豐滿。對于前插苗,因為沒有主干,可根據樹形,進行修剪造型,達到理想美觀的效果。
紅豆杉耐旱耐寒,抗病蟲害能力很強,因此在養護管理上比較容易,只要掌握了紅豆杉喜陰畏陽的特性,基本上就能夠養好紅豆杉。東北紅豆杉抗旱性極強,不論冬季有多寒冷,即使在極端嚴寒的氣候條件下,依然綠影婆娑,凌冬不凋,頂風冒雪,生機勃勃。經過漫長冬季冰雪嚴寒的洗禮,春季發枝展葉,生長更加茂盛,所以室內盆栽的紅豆杉,最好在天氣逐漸轉涼時,凍一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以后,紅豆杉就可以恢復生機,生長更加健康。
5 東北紅豆杉發展前景
東北紅豆杉是一種珍稀樹種,自然種群稀少,應用范圍寬廣,在山林恢復,園林綠化,盆景制作,醫藥生產,家具制作等諸多方面,都有極大利用價值。
東北紅豆杉是園林綠化的理想樹種。東北氣候寒冷,冬季漫長,除了松柏類植物以外,其他各類植物,冬季落葉,無綠化觀賞價值,松樹和柏樹當中,只有紅豆衫,生長緩慢,樹姿美觀,在嚴寒的冬季,冰雪之中,依然生機勃勃,蒼翠碧綠。紅豆杉,抗寒,耐寒,養護管理簡單,不用施肥打藥,既可以作為道路兩旁的行道樹,又可以作為住宅小區的綠化樹,是東北地區十分理想的園林綠化樹種,應用需求量十分巨大,目前的生產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東北紅豆杉木材是家具制作的高檔材料。紅豆杉木材致密,紋理清晰,木色淡紅,制作家具具有獨特地裝飾效果,且綠色環保,如果進行木材生產,可能還需時日,山林恢復以后,可以進行大面積的生產,目前資源已經接近枯竭,受到保護,不可以隨意采伐,必須進行山林資源恢復。在恢復山林資源的過程中,苗木生產是當務之急,所以紅豆杉是一個理想的朝陽產業,一系列的產業鏈,都體現出極其廣闊的發展前景。
東北紅豆杉,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是提取紫杉醇,用于治療疾病。目前市場上高純度的紫杉醇價格是200萬元/kg,每公頃人工種植的紅豆杉,可以提取1%純度的紫杉醇1kg,因此,要想滿足醫藥行業對于天然植物紫杉醇的需求,必須大量種植紅豆杉,這又帶動了種苗生產,栽培管理等一系列的產業需求,具有廣大的發展遠景,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孫耀清,李大明.紅豆杉芽苗移栽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11(07).
[2]馬明東,劉躍建.紅豆杉資源及開發利用綜述[J].四川林業科技,2004(01).
[3]岳沛華,鄭波.東北紅豆杉市場前景及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03(07).
[4]崔成萬,安豐云.東北紅豆杉人工栽培技術的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2003(02).
[5]羅槐.東北紅豆杉的扦插要點[J].植物雜志,2003(02).
作者簡介:楊威,男,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長白山珍稀植物研究,主攻方向是野山參,紅豆杉等;鄭德隆,男,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黑枸杞,紅豆杉等珍稀植物研究;薛爽,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花卉,蔬菜,珍稀植物研究;薛健,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化驗分析,珍稀植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