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艷
摘 要:素質教育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音樂課堂和美術課堂是美育的重要培養形式之一,國家對于基礎教育改革明確指出:鼓勵學生間的相互交流,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利用音樂藝術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培養中學生的互動意識是有效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師應把重點培養學生的互動意識作為課堂的重點,改變原有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互動能力。下面就如何提高學生的互動意識來談一談看法。
關鍵詞:初中音樂;互動意識;初中教學
音樂對于啟迪學生智力、豐富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缺乏對音樂的重視,導致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都較為落后,現存的教學方法與現階段的培養人才培養模式不符合,根據中學生的心理認知結構和身心發展特點,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學生互動能力的培養。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所以說一個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階段是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叛逆心理較強,求知欲和探索能力也有所提高,思想較為活躍,情緒波動大。學生對音樂課的認識往往是用來放松的,并沒有認識到音樂課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對音樂課堂原有的認知和看法,設計良好的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首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多媒體播放美妙的音樂,借此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也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第二,在課堂開始時,請學生上臺與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或進行一段表演,改變原有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之間的分享,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參與度,又活躍了課堂氣氛。第三,學習內容多樣化。教材中的音樂內容與學生平時接觸到的流行音樂是有一定差別的,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兩者之間的差別,可以將流行音樂、傳統民歌、歌劇等進行對比分析,使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增強學生的熟悉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不同的音樂風格和音樂形式。
二、設計互動小游戲,快樂學習
音樂課是靈活性較強的一門學科,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思路來活躍氣氛,在備課時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相關游戲活動,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樂趣。在學習一首新歌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和各種樂器,播放相關的圖片、視頻,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感官,通過教師示范唱、學生齊唱等互動唱歌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梢栽O歌詞接龍、演唱打分等課堂活動,通過這樣的方法加深對歌曲的記憶,而演唱打分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音準和節奏感,在學生對整首歌曲熟悉以后,教師可以采取小型演唱會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組內成員合理設計,包括對歌詞的分工,對樂器的配置,對演奏時間、角色等的安排設計,采用良性競爭機制,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設計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音樂活動,通過猜歌詞和歌名的方法,教師和學生融入一個游戲活動中,這些音樂游戲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和團結能力,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到相關音樂知識,真正做到寓教學于游戲之中。
三、小組合作探索學習模式,增強學習互動和情感互動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很多教學方法中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水平,保證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可以互相提供幫助,優勢互補;而各個小組之間又存在公平競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可以相互交流,發現小組成員之間的優勢和不足,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能力和互動意識。這種教學方法能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有機結合在一起,小組成員之間共同設計自己的演唱風格和演唱模式,教師只需在一旁加以引導,對于需要改進的地方適當提醒即可,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共同努力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對這首歌曲有更深層的認識。在關注音樂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音樂是溝通人與人心靈的一種良好方法,對于性格較為內向或者音樂能力有待提高的學生,教師要找尋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鼓勵他們參與到小組活動中,通過課堂的不斷訓練,增強其學習自信心。例如,在學習歌曲《愛的奉獻》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學習手語動作,在表演過程中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總而言之,互動意識和合作意識是新課程改革以來重要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設計相關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互動意識,促進學生在積極的交流中共同進步,有利于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蘭花.小學音樂良好課堂常規培養策略分析[J].北極光,2015(9).
[2]李翠俠.融入情境,學會欣賞: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
[3]梁俠賓.音樂教學要重視學生個性興趣的培養[J].廣西教育,2007(3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