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立強,王 華,倪思利,譚春花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慶 400014)
醫學攝影在皮膚激光治療教學中的應用
甘立強,王 華,倪思利,譚春花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慶 400014)
皮膚激光治療教學中運用醫學攝影等現代技術,有助于克服傳統皮膚激光治療教學的局限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醫學攝影;皮膚激光治療;教學手段
以現代激光的選擇性光熱作用理論為指導的皮膚激光治療,具有高效安全、方便快捷、痛苦小的獨特優點,使以往許多皮膚科的難治之癥有了理想的治療方法,成為當代醫學美容中最具前途和魅力的部分[1],目前國內多數三甲醫院的皮膚科設有皮膚激光中心。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自20世紀80年代成立皮膚激光中心以來,經多年發展,現已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兒童皮膚病激光治療基地。皮膚激光治療的實踐性非常強,對學生相關知識和能力的要求較高。但因該專業成立時間較晚,且學時較少,導致臨床實習階段,很多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相關理論和技能。為此,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
近年來,醫學攝影作為攝影技術的一個分支,逐漸成為醫學教學和醫學研究的一種媒介,為醫學教學與研究提供了真實可靠的影像資料,日益受到重視。醫學攝影是攝影技術與醫學科學相結合的產物。醫學攝影以醫學為前提,攝影從屬于醫學[2]。醫學攝影是醫學教學、醫學研究、醫療臨床工作中影像信息收集、存儲、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教學對象,也就是醫學生形象地了解臨床診療過程,對促進醫學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
皮膚激光治療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其中,疾病的診斷、治療前的評估、適應證的把握、治療中各種參數的運用均非常重要。不同疾病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療手段,同一種疾病也可以使用不同治療手段,評估治療方法和選擇治療適應證非常靈活。由于多數激光具有高亮度性,對人類視力損傷較大,導致無法開展大規模的治療實時示教,學生難以掌握治療參數。受教學資料較難收集所限,以往更多的是以文字形式將以上知識展示給學生,導致剛剛接觸皮膚激光治療的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相關理論和實踐知識,這也是擺在醫學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為解決上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利用工作時間,將門診接診的可以用激光治療的典型皮膚疾病的診斷、治療前評估、適應證、治療中各種參數拍照裝訂成冊,通過計算機制作成多媒體教學課件,向學生展示,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現就醫學攝影在皮膚激光治療教學中的應用做一簡單概述。
1.1有助于教學課件制作與分類
教師可將相關數碼照片建成圖庫,以光盤或移動閃存等形式保存下來。為了更好地調用這些影像資料,及時更新PPT課件,教師需將圖片按照疾病種類分類管理。我科根據兒童皮膚病激光治療的特點,將收集的影像學資料編輯成血管性疾?。òㄑ芰龊脱芑蝺蓚€亞類)、色素性疾病、皮膚增生性疾病三大類視聽教材,受到學生一致好評。
1.2促進教學互動
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前評估、適應證把握、治療中各參數的運用等重要知識點進行綜合講解,將學生容易誤診或漏診的疾病、錯誤的術前評估、難以把握的適應證和容易選錯的治療參數進行備案,選取典型皮損拍照,結合正確的治療參數和術中反應照片,通過多媒體軟件播放,讓學生分析原因,加深理解。對于教師而言,教學中的照片是教學研究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學生反饋的信息,可以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從而及時更新教學方式,調整教學重點,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3]。
1.3輔助患兒門診隨訪
對于皮膚激光治療臨床醫師而言,照片可以用作治療前后效果對比、判斷有無副作用和并發癥、積累臨床經驗。通過長期追蹤隨訪,及時拍照并補充和更新照片資料,有助于系統觀察和研究治療參數是否選擇得當、治療有效率、副作用、并發癥以及預后轉歸,進而提出新的治療策略。
醫學攝影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使醫學素材更具真實性、可視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為了更好地發揮這項技術在醫學教學中的作用,我們應注意以下問題。
2.1拍攝前溝通
現代社會,人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逐步增強,在醫學領域更為明顯,因此拍攝前的醫患溝通十分重要。拍攝前醫師應向患兒及其監護人詳細解釋拍攝目的(強調不會將照片用于商業用途,主要用途是方便患兒隨訪和學術交流),取得同意后方可進行拍攝。對于眼睛、會陰等特殊部位,可在發表論文或者參加會議交流前利用軟件進行適當遮掩,保護患兒隱私。
2.2熟悉相機操作方法
拍攝前應仔細閱讀相機說明書,熟悉相機操作方法及拍攝模式。只有在熟悉相機操作方法的基礎上,才能拍出自己想要的、完美的照片。
2.3合理用光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可見光對攝影多么重要,沒有光就沒有攝影。只有合理運用光源,才能拍好照片。在對患兒皮損拍照時,光線應充足,最好在自然光下進行,自然光圖片的質感往往好于人造光。自然光的缺點是光線受自然條件限制。光源不足時,可使用反光板和閃光燈,提高暗部層次,降低明暗對比,調節影調[4,5]。
2.4確定病變拍攝范圍
拍攝時,構圖畫面的比例及范圍都是根據病變區域的位置來決定,靈活運用各種構圖因素,可使拍攝的畫面更準確,突出皮損。運用對比法,顯示病變皮損所在的解剖位置及其與四周的關系。對比法包括虛實對比、影調對比、比例對比、自身對比等[6]。病變皮損需與對側對應部位一起拍攝,便于對比正常皮膚和異常皮損的區別,必要時還需與刻度尺一起拍攝來做皮損大小的參考。
隨著攝影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可以將可視性圖像作為醫學信息資源加以儲存,并在教學中加以應用。醫學攝影在醫學教育中,特別是皮膚激光治療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應對其充分運用,以提高教學質量。
[1]孫林潮,高天文,張海龍,等.激光基本知識及激光美容發展史[J].中國美容醫學,2003,12(5):438-440.
[2]梁爽.淺談醫學攝影的基本特性[J].中國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8,6(4):91-92.
[3]譚琦,肖異珠,李詠梅,等.醫學攝影在皮膚性病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1):76-77.
[4]張勝利,武軍,王亞榮.整形外科醫師的臨床醫學攝影實踐[J].中國美容醫學,2006,15(11):1307-1309.
[5]張格舉,沈文順.醫學攝影用光[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6,20(1):86-88.
[6]林建秋.試論醫學攝影構圖美的視覺元素以及藝術性[J].醫學信息,2011,24(4):2216-2218.
G421
B
1671-1246(2017)03-0058-02
注:本文系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基金(面上項目)2016年資助課題(2016MSXM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