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剛
【摘 要】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它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實驗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還能體驗學習情感,提升實驗能力。但在現階段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影響并制約著物理實驗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 物理實驗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22
新課程改革從實驗到推廣,無論是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都有了巨大的變化,讓人耳目一新,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培養出的學生思維敏捷,創新能力強,突出了學生的個性,這說明新課程改革初見成效。但是應看到,到現在為止,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在我們的教學中還是不容樂觀。作為初中物理老師的我也與新課改一起成長,這里我談談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針對物理實驗教學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試題實驗”和“講實驗”的大量存在
所謂試題實驗,就是教師通過編制大量的實驗試題給學生,或者直接在網上下載相關資料或者試題,讓學生按照書上的內容做好筆答,通過這種方式代替動手做實驗。而講實驗,主要是指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實驗程序,并通過口述的方式告訴學生物體運動的狀態和實驗現象。譬如說在學習“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規律”的時候,有的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示意圖,并通過理論講述的方式告訴學生們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當中的電壓都有什么特點。這種照本宣科式的實驗教學方式,毫無新意可言,也體現了不出物理教學的特征所在,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僅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還會極大地磨滅了學生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
(二)實驗模式程序化
現階段,很多學校的物理實驗都是同一個班的同學一起進行,并且對于實驗程序的規定也較為固定,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每一個同學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和實驗步驟都是趨于一致的,甚至最終得出的實驗結論都是一模一樣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把每一次動手實驗當成走過場,他們在實驗室所進行的操作也不過是走個形式,并沒有實際意義,因此他們也就不愿意去觀察實驗現象,也不愿意去記錄實驗數據,甚至對于每一場實驗都敷衍了事。如此一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就被完全忽略了,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
二、確定實驗教學指導思想,強化實驗教學目標
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確定以實驗為基礎,用實驗來展開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操作實驗、設計實驗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加強實驗教學的研究,盡量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把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通過挖掘教學內容的學術性,有機地把課內探索延伸到課外??傊?,尊重科學,實事求是,面對群體學生,以實驗創新教育為前提,使學生達到掌握物理實驗技能和科學方法,養成科學態度,學會運用實驗手段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為指導思想,強化實驗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實驗的全過程中自始至終抓好“七個正確”:其一,正確選擇儀器;其二,正確安裝調試實驗裝置;其三,正確操作;其四,觀察的方法正確;其五,正確測量讀數;其六,正確處理數據;其七,實驗結論正確。
三、讓學生多動手,將探究式實驗和演示性實驗相結合
在傳統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多采用的是“灌輸式”和“講解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只在講臺上演示,讓學生在下面觀察實驗的現象。由于教室空間和教學時間的限制,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會讓一部分學生根本看不清楚實驗的過程和實驗所要呈現的現象,導致學生喪失觀看實驗的興趣,削弱物理教學的效果,而且不是所有實驗在課堂上都可以呈現出理論上的效果,教師在物理課堂上演示實驗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效果不顯著或者實驗誤差等情況,這樣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物理實驗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將演示性實驗和探究性的實驗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驗的機會。探究式實驗要以物理實驗作為主要手段,以查閱資料和小組討論作為輔助,在不斷地研究討論和實驗中得出結論,最后運用結論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學習“并聯電路中電流的關系”這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串聯電路中電流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讓學生猜想并聯電路中電流之間的關系。接著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設計實驗過程,動手接電路,然后觀察實驗的現象,最后得出實驗的結論。教師可以通過結論讓學生繼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并聯電路有什么實際的運用。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而且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把課外活動納入實驗教學的范圍是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為了從多方面培養學生做物理實驗的興趣,在學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實驗技能后,應按統一計劃,組織好課外活動,配合課堂實驗教學,具體措施,一是根據教材實驗特點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設計課外活動的內容。做到既注意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又注重活動的趣味性、靈活性。保證兩課的內在聯系。二是抓好落實,一學期的實驗內容要事先確定,建立活動小組,安排好輔導老師,以保證課外活動經常化、制度化。把課內和課外內容銜接好,課內課外就能相互補充。此外,利用課外活動這塊陣地,舉行了許多別開生面的專題講座、專題答辯會、科技信息講座、小制作、小發明等,對促進實驗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舉辦綜合性實驗競賽,將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和群眾性融為一體。為了鞏固實驗教學的質量,使課外活動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學期舉辦規模較大的實驗競賽活動。引導學生自制學具、教具,參加“小發明、小制做”活動,培養創造型人才,引導學生進行發明創造。參加自制學具、教具的活動,一方面可以鞏固課內實驗所學的知識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實驗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大膽設想認真設計,精心操作,這是傳統的教學過程無法達到的。引導他們自做學具、教具,鼓勵他們創新。在這一活動中,應始終堅持真(原理科學)、新(設計新穎,采用新技術)、美(設計簡單合理,主次分明),在整個活動中自然形成以學生為主體,并由一批骨干隊伍帶動,發展到全班學生紛紛動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理論水平,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的內容。
總之,新課程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脫離實驗,這一現象嚴重妨礙了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分析實驗教學的現狀,重視實驗教學目標的實施,加快實驗教學改革的步伐,充分發揮物理實驗教學在教學中的獨特育人作用,將對學生今后的生產生活實際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季漢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中學物理:初中版》,2015年第33期。
[2]、李柏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的探討,《湖南中學物理》,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