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在初中階段,培養青少年的主動意識、主動精神,是培養他們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基礎。學生主動性的培養,是中學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可見學生是否能主動參與到數學課當中對于學生能否很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獲得數學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生 發言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34
課堂發言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重要橋梁。課堂上學生發言不積極是一件令人十分頭疼的事情:既不利于檢查教學信息輸送和接收的檢驗,也不利于師生之間的多項交流。老師在上面一味的口干舌燥的講,學生在下面暈頭轉向的聽。其效果之差不言而喻。那如何提高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呢?我做了一些有效的探討,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生上課不積極發言,歸納起來有下面幾個原因
1.畏懼心理。有一些學生怕回答問題,怕答錯問題,遭到其他同學的嘲笑,于是,對于沒有把握的問題,干脆不舉手。這一點在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上特別明顯,他們特別看重同齡人的評價,尤其是在課堂上的表現。還有一些同學知道問題的答案,但由于平時回答問題少,性格內向,不敢站起來回答。還有極少數同學,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根本就不會,于是甘心當觀眾和聽眾。2.從眾心理。畏懼心理得不到矯正,學生就易形成“隨大流”意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以為不管怎樣回答問題,老師最后肯定會給一個明確的答案,既然這樣,不如等現成答案。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從眾心理”是:課堂上有那么多人,別人不發表意見,我為什么要發表不同意見呢?3.惰性心理。這部分學生認為數學課提出來的問題太復雜,他難懂,于是干脆來了個不聽,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懶于動腦筋。4.敵對心理。這種心理大部分同學沒有,但一個班總有幾個學生會對老師產生敵對心理,這樣他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明明知道答案,卻偏偏不答,有的甚至瞎起哄。
二、增強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的發言
一堂能吸引學生發言的好課,必然有豐富的課前準備。1.教師要精心地設計好教案,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反應,不僅要備課文也要備學生,每一個問題的設計,除了是否具有針對性以外,是否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能否引發他們的思考,他們會怎樣回答,我們都要考慮好,才能使課堂保持流暢。2.教師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用自己的激情帶動學生,如果老師都不能專心投入的話,如何把學生的情緒帶動起來呢?”是的,所以教師的精神面貌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堂課教師必須自信滿滿、精神十足地走進課堂。
三、幫助學生消除心里障礙,樹立自信
很多學生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是因為存在心里障礙,缺乏自信,怕回答錯了挨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因此我們要想辦法幫學生消除心里障礙,樹立信心。
1.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消除心里障礙。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當學生喜歡上你這個人的時候,他們也會專心地聽你上課,積極地發言。所以,教師還要學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平時多關心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如果不是班主任,也應該去熟悉和了解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從內心接受你,喜歡你,才能讓他們在你的課堂上積極思考,發言。2.鼓勵學生“錯”,樹立自信。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要鼓勵學生“錯”,不要怕學生說錯,在我們班有句響亮的口號“錯也要錯得響亮”。我經常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聲音要洪亮,對回答錯了的學生我從來不批評,這樣學生慢慢地就消除了心里障礙,發言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四、采用激勵性評價,提高發言積極性
評價是一件需要教育智慧的事。初中數學課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仿佛是一節課的指南針,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好的課堂評價能調動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隨著課改的深入,評價的目的、功能、主體也在轉變,課堂教學評價語要求具有規范性,要數學化,我們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激勵性的評價首先來自傾聽,認真而有耐心地傾聽完學生的回答,然后是理解,順著學生的思路去理解學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回答,他是怎樣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去思考問題的。最后是發現,發現學生回答過程中的閃光點。也許是答案本身的新穎,也許是思路的獨特,也許是質疑精神的可貴,也許是方法的可取等等。正確答案只有一個,但是找到正確答案的途徑可能有很多個,答案的表達方式也可能是多樣的。更何況,許多答案是很難用簡單的唯一標準來衡量的。因此,我們應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幫學生樹立信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讓更多的小手多在課堂上高高舉起。
五、學習發言技巧與方法,培養發言能力
學生樹立了認真傾聽的愿望,在老師的煽動下很多時候也想舉手發言,可在如何發言才更準確、妥帖上卻無從下手,我們當老師的要加以指導。
1.多聽:多聽別人發言,學習發言方法與技巧。在一個班中,總有幾個發言能力較強的同學,讓其他同學多聽他們是怎樣發言的,多向別人學習,慢慢地自己也會了。2.多看:多看書,積累豐富語言。語言靠積累,平時要鼓勵學生多看書,積累豐富的語言。語言積累多了,表達起來自然就流暢了。3.多思:勤思考,抓重點,進行發言訓練。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抓住重點進行發言。對于這一點,我們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也應該不一樣:對成績差一點的,要求低一點,他能回答多少算多少,老師要給以表揚和引導;對成績好的學生要求高一些,要求回答問題盡量完整,回答問題抓住重點,盡量準確。4.多練:勤舉手,常發言,培養發言能力。讓學生明白,要提高自己的發言能力,還是要多練,只有經常舉手,多練習,才能讓自己得到鍛煉,發言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給每個孩子發言的機會,特別是班上的中差生。
學生發言的積極性不是一天兩天就調動起來的,關鍵在于教師要創造多種多樣的練習條件,給學生有練習的機會。練習的方式要多樣化,如課前5分鐘發言、主題班會、節日活動等。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學生在這樣多渠道的交流發言過程中,相互攜手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其發言能力必定會不斷的進步,發言積極性會越來越高。我相信,課堂上那一雙雙稚嫩純真的眼神、那一雙雙舉起的可愛小手一定會使我們的課堂無限生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