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盟
【摘 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深入,對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大,傳統的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已經不能適用新課改的要求,也不能滿足現在初中生的教育需求了。
【關鍵詞】語文教學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54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語文的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提高,關注學生的興趣點,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健康地發展。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教學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初中生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過度強調接受式學習方式
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現在的初中教學仍然是以老師教授、學生聽為主導,老師決定著教學的進度與方式。此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發揮老師的作用,但是一開始的教學內容就給限定了,沒有充分的施展空間,同時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與交流,學生即使有問題也不會提出,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所以,這樣的一場教學只不過是老師和同學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務而已,學生所能夠掌握的知識實際有限。課程進行時,當老師向同學提問時,同學很少有自己的思維,大多數應該幾乎所有的同學都保持沉默,偶爾有那么一兩個學生的回答也離不開既定的教學內容,思維單一,沒有創新。老師若說答案有誤,大多數同學是不會去質疑老師的觀點的,即使他們有時覺得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
(二)探究式學習方式多有局限
探究式學習的局限性首先表現在方式的開展上,初中語文課程的設置主要是根據教學大綱來安排的,所以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課堂上運用的教學方式都為接受式,即使有開展探究式學習,時間短,次數少,反倒另學生無法適從,學習效果不理想。另外,目前初中的探究式學習中探討的問題大多脫離實際,問題往往不是和他們的切實生活相關,而是各種顯得高深問題,其實這些問題有時連老師自己都不清楚,又怎么能叫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呢?另外,因為課程的限制,老師給予探究式學習的時間都不長,最長的也許也只是給五六分鐘,短的連一分鐘都不到,學生都還沒反應過來,問答環節就結束了。
(三)教學評價缺乏指導性、激勵性、藝術性
主要表現為:①不理不睬式評價。如學生讀了一段文章或一句話后不借此時機點撥、指導、鼓勵,就直接進入下一教學環節;②不痛不癢式評價。“不錯”“好”這類大同小異、模糊不清的評價語言充斥在課堂,怎樣不錯?好在哪里?還需要改進嗎?學生在得到老師的評價后并無所得,指導、激勵、促進作用不明顯③不倫不類式評價。評價并沒有針對每一課時教學目標的要求進行,如學生剛讀課文就讓學生從“有無感情”這個角度評價,讓學生無所適從。
二、初中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語文教師應重視開展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要給予應有的重視。實施綜合性學習應注意突出它的綜合性(語文學科學習目標的綜合和跨學科學習目標的綜合)和實踐性(表現為重探究、重應用,重過程、重參與,重方法、重體驗)。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策略:1.注重因地制宜。2.關注學科視角。既要把綜合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別開來,又要把它同通常意義上的語文學科學習區別開來。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比,綜合性學習具有一定的附著性,它是語文課程的組成部分,而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與通常意義的語文學科學習比較,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更強,它的學習目標具有綜合性,它采用活動的方式,運用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來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3.綜合性學習可采用以下步驟進行:首先是問題牽引,以問題引出與目標一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其次是過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合作精神的養成;最后是成果物化。通過成果激發興趣,增強成就感,引導深入探究。成果要體現語文學科特點,并促進評價方式的轉變。
(二)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進行多元、多層、多角評價
教學目標的三維決定了教學評價的多元;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決定了教學評價的多層,教學過程的開放決定了教學評價的多角。為促使學生們以愉悅的、高漲的情緒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我們特別關注對學生及時反饋,講究評價的策略。
1.堅持多元評價。一般來說,顯性的目標,如“知識與技能”目標比較容易反饋,而隱性的“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往往難以檢測,就此我們可采用觀察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來進行整體評價。比如,要了解學生“過程與方法”的掌握情況,就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目光是否追隨教師的一舉一動,是否認真傾聽老師或同學們的意見,是否踴躍舉手發言,是否興致勃勃地閱讀和討論等等來獲得。
2.堅持多層評價。三維目標要達到什么程度呢,對每個個體來說結果肯定不一樣,我們就確保全體學生完成基本的教學要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在“知識與能力”方面,我們根據學生上、中、下三個水平層次,采用A、B、C三套試卷對學生進行測試;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對基礎差的學生,評價重在鼓勵其敢讀,愛說,對基礎好的學生,評價旨在激勵他們挑戰、創新。在“過程與方法”上,我們允許不同學生異步達標,即對于不能按時達到標準的學生,教師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幫助他們制定改進提高的計劃,對他們實行延遲評價。
3.堅持多角評價。所謂多角評價就是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在自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相互評價,可以開展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及全班共評。如朗讀、背誦、作業,可以開展互評和自評相結合的方法,可以使用“你覺得自己做得怎么樣?”“你認為他做得怎樣?”“好在哪里?”“如果是你,應該怎么做?”“還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等等評價語,使學生在自評和互評中,提高能力。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方式還是應該以接受式教學為主,讓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習系統的、全面的知識體系,同時也要適時的開展探究式學習。隨著新課改要求的進一步的發展,單一的接受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初中語文教學的需要了,初中語文教學探究式學習的開展勢在必然。教師應當逐漸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接受式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相結合,合理的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