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摘要】在介紹了商業銀行公司授信業務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對所存在的問題分別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 公司授信業務 問題 改進措施
一、商業銀行公司授信業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貸款的貸后管理缺失較為嚴重,以至于個別貸款已經出現了風險
這方面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企業部分資金被關聯企業用于房地產開發。據對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的調查(下同),該分行的授信客戶寧波某有限公司是某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金為3,000萬元,主營業務范圍包括文化用品的生產及銷售。截至2014年6月末,該公司在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的授信余額為1.2億元,其中:9,000萬元由某房地產有限公司的房地產抵押,3,000萬元由某集團有限公司保證,同時追加某集團自有的房地產二次抵押擔保。該借款企業的部分資金被關聯企業用于房地產開發。該公司的財務報表顯示,2013年末該公司的總資產為35,937萬元,其他應收款較年初增加3,720萬元,其中有2,751萬元是關聯企業寧波某有限公司的借款,用于某集團公司的房產開發項目。
2.在沒有落實上年度授信條件的情況下,仍然為其辦理續貸,并且沒有采取相應的減持及擔保措施,喪失貸款清收機會。浙江某集團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為410萬美元,主營業務為食品加工等。2003年11月,該公司與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首次建立信貸關系。截至2014年6月末,該公司在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有短期流動資金貸款5,200萬元,五級分類為關注,擔保方式為700萬元由寧波某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房產抵押、4,500萬元由天津某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10萬噸冷庫租賃權質押,全部貸款同時追加寧波市某制品有限公司、天津某物流有限公司、浙江某集團有限公司法人某某某夫婦無限連帶責任保證。
調查發現,2012年1月,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對該貸款的授信條件要求落實“租賃權質押須保證萬一清償時的可操作性”,授信部門出具的審查意見為“借款人出質人在經營單位開立賬戶,承租人每季度支付的租金入出質人在分行的賬戶,約定以補交保證金的形式每季度留存500萬元”。但是經辦支行貸后疏于管理,冷庫租金未入分行賬戶監管并質押留存。該分行雖然已經發現企業未履行貸后承諾,但是在2013年2月繼續為其核定了相同的授信額度,也未采取減持或加固擔保措施,喪失了較佳的清收機會。2014年,該公司由于涉足民間借貸3.5億元,整體資金鏈極度緊張,資金周轉已經出現困難,在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的5,200萬元貸款已經全部逾期,貸款面臨損失風險。
3.個別貸款存在部分回流現象。2013年8月6日至9月11日,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陸續向寧波某有限公司發放3筆房地產開發貸款,金額分別為1,495萬元、1,243萬元和1,262萬元,到期日均為2016年6月30日,以自有及第三人土地、房產抵押。調查發現,上述貸款發放后,其中1,243萬元及1,262萬元貸款被轉入寧波某貿易有限公司后,又分4筆,金額分別為500萬元、800萬元、800萬元和460萬元轉回至借款人賬戶。
4.個別企業通過向擔保公司借款的方式,償還到期貸款。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的授信企業寧波市某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為金屬結構及其構件加工和批發銷售等,注冊資金為520萬元人民幣,由2個自然人股東出資,實際控制人為某某某。截至2014年底,寧波市某有限公司在該分行的貸款余額為2,650萬元,擔保方式以企業實際控制人的個人房產及寧波某發展有限公司的土地抵押,抵押率不高于63%。調查發現,2014年8月8日,寧波市某有限公司通過向寧波市某擔保有限公司借款200萬元,連同自有資金于8月14日償還在該分行的500萬元到期貸款。
(二)個別的黃金租賃業務沒有對客戶的黃金需求量進行測算,融入黃金實物賣空后用于歸還進口押匯融資
2014年6月12日,某商業銀行寧波分行為寧波市某有限公司敘做黃金租賃業務1筆,租賃黃金0.2噸,到期日為2015年2月3日,期限236日。租賃費用4.7%,按當日金價計算,該筆貨權價值5,100萬元,該分行凍結其流動資金貸款額度6,240萬元。
上述黃金租賃業務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客戶突擊變更經營范圍,以滿足該商業銀行對黃金租賃客戶的資質要求。寧波市某有限公司原來的主營業務為銅線、銅纜加工制造,在2014年2月末,該客戶變更了經營范圍,在原來營業范圍的基礎上增加了黃金制品加工與銷售。根據《某商業銀行黃金租賃業務管理辦法》的規定,黃金租賃業務僅適用于產金、用金的客戶,客戶變更經營范圍后,客戶經理在貸前報告中,并沒有測算企業的實際黃金需求量,業務處理不審慎。
2.租入黃金賣空后,資金被用于歸還低成本的進口押匯貸款,業務動機存疑。借款企業在租入黃金賣出后,于2014年6月27日用于歸還該分行的進口押匯貸款,金額約為6,240萬元人民幣,與該分行為其敘做的黃金租賃業務額度相同,但是該筆進口押匯于2014年7月12日到期,融資利率僅為3.82%,借款企業使用費率較高的黃金租賃業務資金歸還未到期的低成本貿易融資的行為存在不合理性。該客戶或涉及對賭黃金貶值獲利的嫌疑。以2014年6月27日作為起點,截至2014年年底,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價格已經從263元/克,下跌至231元/克,降幅超過12%,扣除其租賃費用后,該客戶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將超過400萬元。
3.對黃金租賃業務的存續期管理不到位。《某商業銀行企業客戶黃金租賃業務管理辦法》第38條要求:“企業客戶黃金租賃業務存續期間,相關分行應參照流動資金貸款貸后管理的要求對黃金租入企業進行跟蹤管理,關注企業黃金產銷情況”。但是,該分行并沒有按照要求對上述業務進行貸后管理,沒有對其黃金使用用途、企業黃金制品產銷情況以及黃金價值等進行監控和跟蹤。
(三)商業銀行個別的類信貸業務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隱患
截至2014年10月,該商業銀行寧波分行存續各項類信貸業務合計52筆,金額62.1億元,其中,委托債權11筆,金額12億元;受讓信托收益權36筆,金額39億元;委托貸款3筆,金額7.6億元;類資產證券化業務2筆,金額合計2.8億元。
上述類信貸業務的風險隱患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為實質性融資平臺客戶敘做類信貸業務,存在著政策性風險。在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43號文)中,明確部署了關于加強債務管理的若干事項。而在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辦法(征求意見稿)第29條中規定,對沒有收益的公益類事業發展由政府發行債券解決。對經營性平臺公司的融資要求與政府完全脫鉤。截至調查日,該分行為實質平臺類公司辦理的類信貸余額約為48億元。其中部分商業性融資款項仍然存在政府承諾代償,存在著一定的政策性風險。
2.為了滿足授信要求,人為地調整客戶的評級,并且企業的還款能力不足。慈溪某有限公司在2013年10月進行類信貸業務說明時,客戶評級為9級,不符合授信受理條件,但是該分行在敘做該筆業務時,將該客戶的評級手工調整為8級,以滿足授信要求。截至調查日,該公司在該分行有類信貸余額3.49億元。調查發現,2014年前8個月,該企業無營業收入,并且累計虧損達101萬元,該筆業務到期日為2015年2月6日。同時該企業還有表內貸款4.48億元,授信檔案中政府承諾回購其回遷房的承諾也尚未落實,該業務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隱患。
3.類信貸業務的檔案管理不規范。調查發現,大部分的類信貸合同中缺乏必要的要素。如:在財務顧問協議及信托收益權轉讓協議中,都沒有注明合同的簽訂日期。
二、進一步改進商業銀行公司授信業務的主要措施
(一)商業銀行在貸款的貸后管理方面應采取的改進措施
1.總的思路。一是商業銀行要加強貸款管理,加大對貸款資金使用及還款資金來源的監管,及時分析企業第一還款能力,防范信貸資金風險。二是進一步加強對授信條件落實情況的排查,對于那些未落實授信條件的,商業銀行要嚴格限制其下一次授信額度的提用。三是進一步排查個別借款企業的資金占用情況,發現貸款被挪用,商業銀行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2.具體措施。一是對授信審批書中帶有授信條件的,商業銀行在審查審批授信定期監控時要予以特別的關注,條件未落實的,則凍結客戶的授信額度。二是通過對授信客戶關聯企業開發房地產項目和房地產開發貸款的項目風險排查工作,加強房地產業務對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影響的監測力度,以防范房地產業務的信貸風險發生。三是個別借款企業的關聯企業已經處于清盤和注銷中,貸款資金不合理周轉正得以改正。
(二)商業銀行在黃金租賃業務方面應采取的改進措施
1.總的思路。商業銀行應充分關注黃金租賃業務的風險,并嚴格按照商業銀行黃金租賃業務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管理,同時對客戶租入黃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控,還要建議客戶做好套期保值,防范黃金價格劇烈波動對商業銀行資產造成的疊加風險。
2.具體措施。一是商業銀行要進一步規范黃金租賃業務的準入審查。在今后的黃金租賃業務審批中,商業銀行將要求經營單位對客戶的黃金租賃需求進行測算,并根據商業銀行最新要求由客戶提供《黃金租賃客戶補充信息表》(該表包括客戶蓋章確認的黃金租賃用途、客戶在各行的黃金租賃余量以及客戶承諾的相關資金不進入“兩高一剩”行業等聲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黃金租賃業務的準入。二是商業銀行要加強黃金租賃業務存續期的管理。仍以前述的分行為例,2014年8月,該分行公司部與風險部聯合對存量黃金租賃業務進行了排查,因存量業務均同時辦理了套保業務,因此存量業務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客戶的信用風險上,從排查結果來看,風險相對可控。在業務存續期中,該分行公司部、風險部將繼續協同并督促經營單位按規定對客戶生產、銷售情況以及持續經營情況等進行監控和跟蹤,對租入黃金的使用進行監控,參照流動資金貸款貸后管理要求做好存續期管理。如企業租入黃金賣空,確保賣空后所得資金用于企業生產經營。
(三)商業銀行在類信貸業務方面應采取的改進措施
1.總的思路。商業銀行應該嚴格按照《商業銀行類信貸業務風險管理辦法》的規定管理其類信貸業務,落實借款人的還款來源,并加強對同一客戶表內表外業務的統一管理,保障自身的財產安全,同時,商業銀行還要對政策導向及時掌握和把控,防范政策性風險。
2.具體措施。一是商業銀行要結合國務院相關文件及總行要求,對地方政府存量債務進行摸底排查,按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對于其中納入政府債務的類信貸業務,按照相關要求進行統一管理;對于其中不納入政府債務的類信貸業務,則進一步加強跟蹤,落實還款來源,保障銀行信貸資產安全。二是商業銀行要對存續期內的類信貸業務進行全面檢查,針對類信貸合同中缺乏必要的要素的情況,要進行注明和整改,并指派專人對類信貸業務檔案進行規范管理。三是以前述分行為例,其經營單位在為某公司做定期監控管理操作時,系統自動將內評9級調整為8級。對此,該分行的公司部會同經營單位進一步加強對該客戶的存續期管理,密切關注該客戶的項目進展、經營財務等情況,密切跟蹤銷售款、政府回購款的資金回流狀況,確保到期安全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