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堯
摘要:現階段,高中生日常學習中,美術欣賞課已經成為必修內容之一,美術欣賞課程的開設,符合我國對人才素質培養的要求,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而要想提升該門課程質量,高中美術教師應從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入手,努力將學生的潛力挖掘出來,促使學生在體驗美、感受美的基礎上,審美能力得到充分提升,為自身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美術 欣賞教學 有效思考
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僅要求人才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人才的創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美術欣賞教學,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充滿魅力的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對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進行了解,并在長期的總結、歸納中,徹底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最終表現美的能力的提升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升高中美術欣賞教學質量的基礎
眾所周知,人們在歡樂、輕松的環境中,創新思維能力更容易發揮出來,因此,新時期,在積極提升高中美術欣賞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努力為學生營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將自身的輔助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實際教學中,應加大對學生興趣愛好的了解,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其積極主動的展開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并體會到其中的美,為創造美奠定基礎。
因此,教師必須首先對教材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將其同學生特點進行結合,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上《中國民間美術》一課的講解過程中,民間藝術作品分析、欣賞,會將不同的感受帶給學生,有助于引導學生更好的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別討論地方美術、刺繡、剪紙等藝術作品形式,從中選擇自身最喜愛以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對知識內容產生深刻的認知,接下來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資料,對藝術作品的美進行介紹和解讀,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進行實物搜集和拍照,將家具、繡花枕頭等民間藝術作品引入課堂,這樣一來,課堂知識將得到有效豐富,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美,對于提升學生對美的理解和感受,并實現教學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二、科學的課堂結構有助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傳統的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多數課堂時間都用于教師的講解,而學生自主思考和發現美的時間較少。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利于實現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目標。因此,新時期,教師應將教學內容作為基礎,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在美術課堂中引入文學、自然以及音樂等藝術內容,應用豐富的包含美的知識,來促使學生的視野得以開闊。同時,還可以綜合應用多媒體等教學設施,帶領學生進入到藝術的世界中去,引導學生大膽的表述自身對事物的看法,促使其學會從多個角度出發發現美。
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進行大量資料的搜集,從中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同時,綜合應用多媒體教學法,將大量相關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引入課堂,促使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例如,在進行《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一課的講解過程中,要想提升教學質量,必須引導學生對藝術作品進行親身體會,并對肌理美、素材等內容進行親身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對美術作品進行制作,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能夠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在這樣一個科學的課堂結構設計基礎上,學生的知識層面得到了有效拓寬,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探究知識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創新精神培養是提升學生藝術表達能力的關鍵
獨創性是藝術的本質,而互動性特點應當體現在欣賞教學中,因此在實際的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應努力增加師生之間的合作。欣賞一幅繪畫作品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競賽等多種方式,促使其將自身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在大膽的進行聯想的基礎上,實現創新精神的培養。
例如,在進行《美術作品的形式美》一課的講解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資源,并應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達芬奇作品進行鑒賞,并通過文字和圖片,對他神奇的一生進行描述,在激起學生對達芬奇的敬佩之意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接下來,對學生進行提問,促使其將各種作品的韻律、節奏、尺度、比例等內容進行充分的對比,學生可以大膽的進行表述,不受限制,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開發。最后,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對某一部藝術作品進行欣賞,實現欣賞力的提升;也可以有效利用書、本等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構建新的作品,引導學生積極努力的動手實踐,利用所學美的知識,創造美,從而實現提升動手能力這一目標的基礎上,審美能力也得到鍛煉,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新時期,在積極開展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應有效進行藝術作品的講解,還應當提升學生的欣賞興趣,真真正正的參與到課程中來。
四、結語
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凸顯出來。高中美術教師目前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加大美術欣賞教學的力度,通過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設計科學的課堂結構以及加大創新精神培養力度,有助于學生對美進行更加充分的欣賞和體驗,并從中感受到輕松和愉悅,在不知不覺中,自身的審美能力得到了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都能夠得到有效開發,為綜合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悅.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美術欣賞教學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7).
[2]崔春清.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論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知識遷移[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2).
[3]羊黎.淺談職業高中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教學法[J].教育現代化,2016,(30).
[4]張迎.淺析情境創設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
(作者單位:遵義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