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莉,張清濤
(菏澤家政職業學院,山東 單縣 274300)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影像電子學基礎教學的啟示
常 莉,張清濤
(菏澤家政職業學院,山東 單縣 274300)
分析高等職業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生源、教材、教學模式、師資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為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依據,也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發展提供借鑒。
醫學影像技術;影像電子學基礎;高等職業院校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包括文、理科生,理科生物理知識儲備豐富,而文科生物理知識相對缺乏,且學習興趣低,邏輯推理能力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課程教學難度。此外,由于專業分班不是以文、理科為依據,會出現文、理科生同班現象,班內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教學難度大。
影像電子學基礎作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教材內容存在兩方面的不足:一是內容多,且與工科電工電子學內容接近,學生學習壓力較大;二是專業性不強,很多教師以電子學課程本身特點為依據選取教學內容,沒有突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特點,缺少與專業培養目標的聯系,且對學生綜合素養培養關注較少,明顯偏離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標。
影像電子學基礎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采取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這種模式顯然已經過時,既沒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能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又使課程之間缺乏銜接,忽略了課程的專業性,只突出“電子學”而缺少“影像學”。
影像電子學基礎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作用是使學生了解電子學在現代醫學影像學中的應用,并能熟練掌握實踐數據的正確記錄、科學處理方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了解基本電路的組成及性能、信號的產生與處理知識,并具有通過現代實驗手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具備醫學工作者應有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
目前,在高等職業院校,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教學大部分是由物理學、光學、電子學等公共文化課教師承擔,很少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背景的教師。雖然教學內容突出電子學,但是該課程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是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服務的,所以應該讓具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背景的教師承擔授課任務。
針對高等職業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文理兼有的現狀,我們應當根據專業要求,按照教學計劃,把文、理科生分開,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條件不成熟的學校也應當兼顧學生基礎,開課前讓授課教師知道哪些學生是文科生、哪些學生是理科生,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課程進度,既不耽誤理科生的時間,又能讓文科生趕上進度。
目前,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多且專業性不強,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教師必須堅持“以必需、夠用為度”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理論性太強、與專業聯系不緊密的教學內容不講或少講,與專業聯系比較緊密的內容應加大課時量。此外,要提高該課程在整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比重,也讓學生清楚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對整個專業所起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
高等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緊缺的高素質、高技能、實用型人才,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打破原有從知識到技能的教學過程,采取由感知到知識再到技能,最后回歸到知識的教學過程。即授課前先讓學生觀看相關實物并動手操作,通過操作掌握該實物具有哪些功能,再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親自動手、動腦設計操作方法,并通過影像設備模型進行驗證,最后教師總結教學重點,達到提前引領學生練習、提高專業技術的目的[1]。
影像電子學基礎作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特點是理論性強,內容抽象,能勝任這門課程的專業課教師不多,任課教師大多非本專業出身。教師教授這門課程時不注重專業特點,學生認為該課程和專業沒有關系,學習積極性不高。
要想轉變這種局面,必須讓文化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互相配合,共同承擔教學任務。理論性較強的內容由文化課教師主講,專業課教師配合;與專業相關的內容由專業課教師主講,文化課教師配合。這樣就會使這門課程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使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性增強。
考評有很多種方式,傳統做法是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包括期中成績和出勤情況,期末考試基本上都是閉卷考試。這種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反映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所以教師應結合本課程特點,進行考評方式創新。影像電子學基礎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所以考核既要突出理論性又要體現實踐性。理論性考核包括上課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問題提出與討論情況、解決問題情況等,實踐性考核包括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驗報告情況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等[2]。此外,教師還應根據現代人才培養目標適當調整考核內容及考核方式。
高等職業院校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后,減少了如復雜的數學推導等純理論知識,同時增加了應用性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一方面,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改革后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對這門課程的掌握更好,達到了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改革也帶動了其他課程改革,為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在短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打下了堅實基礎。
影像電子學基礎課程改革使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發生了變化,專業課教師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去,不僅對學生起到促進作用,還對授課教師的團隊合作能力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1]賈明昭,曲斌.醫學影像技術基礎理論與專業技能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14(11):1239.
[2]李興山.模糊數學法在影像電子學教師說課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02-103.
G420
A
1671-1246(2017)19-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