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啟香
【摘 要】為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逐漸拉開了序幕,并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學質量的提高還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以實現新課程改革中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生物 課堂改革 問題和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57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改善不斷變化,教育教學領域內的教學狀況也需要得到相應的提高和改善。在滿足了物質生活條件需求的基礎之上,教育教學領域的發展也成為改善和充實人們精神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如何發揮教育教學在影響學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就需要各任課教師不斷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最終實現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和完善。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在教學改革以及素質教育要求的影響下,面臨著極大地挑戰和改革壓力。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來講,也是一種機遇,教師要將壓力變為動力,不斷學習和適應新課改教學的相關要求和相關理論觀念,以積極的改革心態投入到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具體來講,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改革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和改善。
一、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改善
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改革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成為影響改革進度和改革效果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教師落后的教學理念主要是受傳統的教學習慣和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無論是在對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還是在對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上,教師的教學都需要有所改善。一方面,按照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來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容易選擇以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為主要教學內容。然而,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多生物實驗相關的知識,對于這些知識的講解,教師的教學如果采取多樣化、靈活的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但教師如果簡單的采取“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記”的教學方式,就容易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情緒的降低。另一方面,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引導,在接下來的教學評價之中也會使用相應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標準,這種評價標準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是以學習成績的優劣來定成敗的。這種評價方式容易造成對學生的片面評價,將學生的其他學習優勢掩藏掉。為此,解決好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學的教學理念問題,應當成為當前生物教師必須注重和改變的教學方面。
為解決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只重視知識講解的教學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采取知識講解和實驗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加以改善。比如,教師在進行光合作用或者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相關知識的講解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來獲得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家中進行實驗,將家中的植物用透明塑料袋套住,等到第二天再觀察植物的一些變化以及塑料袋中的變化。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就能夠發現,在塑料袋中出現很多小水珠,進而就會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會產生水的物理作用;而學生將一支點燃的蠟燭置于塑料袋內,也會發現蠟燭熄滅的物理現象,這也能夠表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夠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而在最終的教學評價的評判中,教師不僅要依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來加以考查,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到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等相關情況。
二、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需解決教學方式的單一化問題
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教學方式的單一化也容易導致教師整體教學效果提升難的教學問題。在很多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一般只注重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目的,而往往采取單純的以教師授課,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和背誦知識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學習的壓力,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對學習瓶頸的突破,長時間下去,也容易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喪失的教學障礙。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已經得到推廣,并在一定范圍內得到了具體的實踐,但是,要想在短時間內使教師在更廣范圍內實現對新的教學方式的實踐和應用是很難達成的。可見,促進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也成為教師課堂教學中需要注重的一個方面。
在實際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不論是實驗教學法、觀摩教學法,還是現代多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都是體現著現代教學理念的教學方式,合理的運用都能夠幫助教師取得教學效果,發揮積極的教學作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也適應初中生物這一學科的教學特點。比如,教師可以采取現代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將初中生物課堂講解中遇到的那些抽象的知識點以具體的圖片加以展現,以幫助學生建構更為形象化的知識結構體系。再比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某些知識通過探究討論的學習方式加以認識和分析。這樣學生就容易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更深的學習印象,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三、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改革中,需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聯系
具體來講,教師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將自己置于課堂教學的中心位置上,無論是對教學計劃的安排還是在對課堂秩序的掌控,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的管理方面,教師都是采取“以我為主,從我出發”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權利和學習機會的剝奪,為此,教師要不斷轉變自我的教學態度,并將學生納入到實際課程安排的計劃之中,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師生相互提問的教學環節,來不斷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比如在呼吸作用的自主實驗中,教師就可以解答學生在試驗中遇到的相關疑問,通過對學生問題的答疑解難環節,教師能夠樹立起在學生心目中課堂教學權威的形象,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達成對學生的知識學習程度和學習狀態的把握。比如在對不同植物種子相關的內部結構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題回答,或者是在黑板上標出相關種子的不同部位,以此來實現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了解的目的。
總之,在當前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的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為及時地解決和改善這些課堂教學問題,教師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加以探索,最終實現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新突破和新發展,帶動整體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