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宇
【摘 要】根據財政部“十二五”規劃“要大力發展信息化建設,深化國庫集中收付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完善國庫集中支付運行體制”的要求,X市于去年開始進行市級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相關工作,并于今年1月份在市一級正式上線運行。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既是順應了經濟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又適應了財政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加強財政資金安全管理、提高效率、厲行節約的具體實踐,深化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以及提升財政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關鍵一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本文以X市為例分析了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的優勢、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改進措施;電子化支付
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的基本理念,利用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取消紙質的憑證和單據流轉,依照電子指令去下達預算指標,辦理財政資金的審核、支付以及清算等業務。并且完全使用“電子憑證庫”,在該庫里保存所有的電子數據信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紙化”支付。
自今年初電子化支付系統在X市上線運行以來,既體現出多項優勢,也暴露了相應的問題。
一、支付電子化管理的優勢
(一)改變了傳統預算單位的工作方式
在堅持財政資金直接和授權支付兩種基本支付方式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支付電子化改革實現了直接支付完全網上辦理,新研發的授權支付自助柜面系統,該系統下預算單位財務人員坐在自己辦公室里就辦理了業務,通過電子數據及憑證掃描傳輸,不需要人工對電子信息與紙質單據的核對,而是電子校驗,并設定了計算機系統對賬功能,可以較早發現問題,較早解決問題,既減少了會計人員往支付中心“跑腿”工作,更是改變了原來傳統方式支付流程長效率低的狀況,節約了資金撥付時間。
(二)改變了財政資金運行監控方式
實行支付電子化改革以后,將經典模式下各個相互分散的人工審核控制整合成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鏈條,實現了財政資金支付“環環相連、彼此制約、有來有走”。
(三)改變了憑證管理方式
電子化支付改革以后,預算單位財務人員原來每個月都要做的憑證填制、記賬、報銷、報表、憑證裝訂等繁瑣工作得到了簡便,取消匯總單,像以前月底為了和銀行對賬方便,財務人員要到銀行打印當月的支出匯總對賬單,現在完全不需要了,財務人員直接進入電子化支付管理系統,根據實際情況對電子憑證的明細數據分類匯總,自動生成需要的匯總報表或對賬單。另一方便是,國庫集中支付中心的會計工作也大大得到減少,原本每日要人工做的清算匯總表也能在電子化系統直接生成并傳遞到代理銀行,代理銀行再發送至人民銀行即完成。
(四)樹立了財政資金新安全觀
用電子簽章替代了傳統的人工印章,使用系統提供的雙份“電子”憑證庫,具有唯一性的各類憑單印章和電子簽名等技術手段,絕對確保未經過授權的人不能進入電子支付管理系統內,而得到授權的用戶則能按正確的流程辦理業務,大大提高了支付電子化管理的安全性,靠信息技術解決了傳統資金管理中數據被篡改、印章被仿制的問題。
(五)帶動財政信息化工作
支付電子化,有效解決了“集中化管理”所帶來的“效率”和“區域”的制約,將來整個財政系統的信息化都將從電子支付為基礎向外拓展,最終形成整鏈條閉合的財政管理系統。電子支付肩負著帶動財政信息化工作全局的使命。
二、支付電子化推行中面臨的問題
(一)集中支付電子化系統管理制度不夠健全,運行維護和安全措施不夠到位,可能導致存在違反財務管理規定的情況,也可能導致信息泄露還有計算機系統出現不正常運行。
(二)業務流程設計還有不合理處,可能造成審批重復或審批疏漏而出現工作失誤,可能延誤資金撥付效率甚至導致財政資金的流失。給財政和預算單位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三)目前運行中的支付電子化管理軟件系統開發尚不完全,存在系統漏洞和內部控制缺陷,ukey的授權管理的不恰當,都可能無法對各業務流程實施有效控制。
(四)目前預算單位會計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部分單位的財會人員對財政支付相關政策理解不到位,執行流程不熟練甚至不正確,不能完全適應財政制度的改革,在貫徹落實過程中存在偏差,也會干擾正常的支付流程。
三、關于優化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的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支付電子化改革工作,成立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技術組和業務組,業務組由國庫科和集中支付中心骨干牽頭,技術組由財政信息中心相關專業人員組成,明確職責分工,一面做好和省廳對應部門的協調溝通,遇到問題及時請教改進,一面主動積極解決預算單位使用電子化系統出現的各種專業或問題。并建立由財政部門牽頭,人民銀行、各代理銀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支付電子化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協同推進改革工作。
二是制定實施方案。按照構建業務處理標準化、單據傳送無紙化、比對審核自動化、資金支付安全化的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總目標,從四個方面開展實施建設:部署省財政廳統一標準的電子憑證庫,構建電子支付安全支撐體系;改造國庫支付信息系統,適應支付電子化管理的新要求;制定國庫電子化管理相關制度,加固信息安全系統,完成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保障支付電子化管理業務規范運轉,做好應急處理預案。
三是全面梳理業務流程。嚴格遵循支付電子化管理的業務規程和謹慎性要求,進一步規范各環節各流程。支付電子化改革是一項涉及財政部門、預算單位、代理銀行、人民銀行等多單位辦理業務的軟件系統,必須保證流程規范,網絡信息安全準確,建立快速、高效的網絡通道。全面集中梳理財政國庫支付電子化業務流程,確定支付指令填報、初審、復核、終審的流程及簽章崗位的權限,電子印章加蓋的節點和類型,確定電子憑證入庫時機、支付平臺控制等事項,將資金支付業務處理流程標準化。
四是制定進一步推進支付電子化管理的計劃。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如同一場馬拉松,目前支付電子化管理剛在市級國庫支付中推行開來,接下來將要面臨更艱巨的任務和挑戰,明年初將在所有縣區上線,要制定全面細致的計劃,充分考慮即將面臨的問題和在市一級推行中的經驗,確保順利推開。
五是健全人員綜合素質提升政策。財政部分主動承擔提高預算單位財會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升工作,集中支付電子化的實施離不開各預算單位的財會人員,完善的電子支付流程需要具備相應素質的人來操作。因此,為使預算單位會計人員更快更好的掌握新集中支付軟件操作,對預算單位的財會人員分批次進行電子化支付操作、流程及相關財政政策知識的培訓,使他們具備相應的操作能力,掌握最新財政政策,勝任在電子化支付改革中自己的角色需求。
六是規范內部控制管理。明確簽章業務節點和簽章崗位權限,采取多崗位制衡,做到不相容崗位相分離,行成安全閉環,對用戶實行ukey認證管理,落實“一人一key、綁定身份、責任到人、嚴控權限”的原則,遵守自己的崗位權限,履行職責,強化操作者的安全意識。
拿一筆直接支付來舉例:一筆直接支付業務,首先由預算單位提出申請,財政國庫審核下達指令、支付中心審核支付、代理銀行辦理資金墊付、最后人民銀行劃款清算,業務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由專門的操作人員,使用自己的電子簽章,按照系統規則流程進行業務操作,各方都不能對數據和科目進行修改,只能填報、審核、終審或者回退。每一環節的操作人員都只能在預設好的崗位權限內來進行系統操作。
七是實施國庫集中制支付全程動態監控。建立以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依托動態監控系統,通過支付電子化全過程,實時地接收代理銀行和預算單位信息,并按照預先設置的規則,對電子支付各環節的財政資金流動進行事前監督、事中控制和事后回饋的全過程監控,實現實時監控、及時核查、糾偏機制、改正機制四大核心目標的管理活動。
【參考文獻】
[1] 鐘蒞宣. 《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故事2015.1
[2] 黃前柏,黃奎. 《河北國庫電子化沖關》.(J).新理財-政府理財,2013.11
[3] 馬玲玲. 《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問題研究--以德州市為例》.(D).山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