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選取多個河南省選派“第一書記”駐扶貧重點村幫扶精準扶貧的典型實例,嘗試探討“第一書記”作為外部嵌入型重要幫扶力量介入村莊精準扶貧實踐的外部支持機制和工作方式,進而研究該制度對精準扶貧績效提升的影響機制。
關鍵詞:村“第一書記”;精準扶貧;績效提升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課題“駐村‘第一書記對扶貧重點村精準扶貧績效提升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6B229)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 F8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4.014
1 駐村“第一書記”制度的由來
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治理貧困新思路之后,各級政府紛紛開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扶貧攻堅戰,力圖通過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現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十三五”規劃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奮斗目標。為此,2015年4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決定對全國12.8萬個貧困村和57688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選派“第一書記”開展駐村精準扶貧。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5年5月提出在省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選派優秀黨員干部到扶貧重點村擔任 “第一書記”,重點負責精準扶貧和配套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
2河南省選派“第一書記”駐村精準扶貧實施現狀分析
作為一個外部嵌入型重要幫扶力量,在扶貧重點村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將會通過對村莊層面扶貧項目實施和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廣泛參與,有效提升精準扶貧績效。為了分析河南省精準扶貧攻堅中這一新動態,本文選取多個河南省選派“第一書記”駐扶貧重點村幫扶精準扶貧的典型實例,嘗試探討“第一書記”作為外部嵌入型重要幫扶力量介入村莊精準扶貧實踐的外部支持機制和工作方式,進而研究該制度對精準扶貧績效提升的影響。
與以往干部下鄉不同的是,河南省選派“第一書記”并不直接對扶貧政策目標負責,而是“第一書記”的派出單位負責完成政策目標,并且提供幫扶扶貧配套資金。同時,按照河南省政府出臺的相關文件,“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精準扶貧與各行業職能部門目標責任掛鉤。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河南省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精準扶貧吸收之前是“干部下鄉”、“單位包村”與“行業扶貧”的優缺點,是新時期在農村開展群眾黨建和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探索。
從河南省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如輝縣市吳村鎮柳灣村、鞏義市夾津口鎮韻溝村、上蔡縣邵莊鎮郭屯村和睢縣蓼堤鎮大崗村等多個“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精準扶貧案例運行現狀來看,各派出機構在選拔“第一書記”時主要依據以下三條:一是具有較強的黨性原則,肯擔當,踏實肯干、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二是熱愛基層工作,思路活躍,具有創新和創業精神,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強;三是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或者具有行政職務,社會活動能力強,便于在基層扶貧過程中爭取和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從工作職責來看,“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村完善治理結構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幫助村莊實現靠“外部輸血幫扶”到“自身造血脫貧致富”的轉變,將“第一書記”的外來幫扶力量轉化為村莊自我持續發展能力。
3“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的外部支持機制
從“第一書記”依托本身所擁有的各種經濟和政治資源幫扶扶貧重點村擺脫貧困陷阱的具體作用機理來看,主要可以分為利用政治資源獲取上級政府支持和外部經濟支持兩種途徑。
3.1利用政治資源獲取上級政府支持
首先,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在“第一書記”駐村之初就頻繁視察指導,省、市、縣駐村辦給予了及時和有力的督促、指導措施,為“第一書記”獲取上級政府的財政資金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暗谝粫洝眮碜圆煌牟块T,各自擁有的政治資源也不同,各自的村情也不同,對于如何幫扶村子發展,他們利用自身優勢,各顯神通。例如省檔案局駐鞏義市夾津口鎮韻溝村干部朱亞玲,爭取扶貧辦、農委和林業局各項資金,拿到了河南省財政廳300萬、鞏義市配套75萬,為授予韻溝村最美鄉村競爭項目拿到了共375萬的資金。省民政廳駐柘城縣雙廟村“第一書記”鄭志偉,積極爭取省民政廳福彩項目資金,為村里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為貧困家庭的重病患者免費治療。
3.2利用社會資源獲取外部經濟支持
在實踐中,各單位選派的“第一書記”往往具有廣泛的社會資源和專業技術資源,在精準扶貧實踐中,結合自身優勢,幫助村莊建設一些符合村情的、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項目,變“輸血”為“造血”,就成為“第一書記”在選擇扶貧項目時的一個主要著力點。
例如,省農機局駐夏邑縣火店鎮田集村“第一書記”王永亮利用行業資源聯系農機企業,聯合村里的幾個農機戶,在村里成立農機合作社,引導當地村加入,全面涵蓋收、種、防等農機服務,提高當地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不僅服務田集村,還能對周邊村進行服務。河南省政府辦公廳駐洛陽市欒川縣合峪鎮孤山“第一書記”劉建民,帶領村民修路、架橋、整修堰壩、種香菇、栽大櫻桃、養殖土雞和野豬,實現群眾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人均增收1200余元。河南省扶貧辦駐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第一書記”吳樹蘭,利用原生態自然資源,開展旅游扶貧,打通28公里旅游戰線,開設2家“農家樂”、1家農特產品展示中心,讓游客“有看、有玩、有吃、有住”。西王樓村農民每年的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5100元增至2016年的8000多元。
4 完善“第一書記”駐村精準扶貧的政策建議
“第一書記”制度這一干部下鄉新模式對于新時期農村精準扶貧和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引領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但是,“第一書記”在幫扶貧困村經濟上脫貧的同時如何健全村莊治理結構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如何幫助村莊完善從“外部輸血幫扶”到“自身造血脫貧致富”轉變的制度保障,如何將“第一書記”的外來幫扶力量轉化為村莊自我持續發展能力?這些問題需要在對河南省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精準扶貧實施效果在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鑫,李俊杰. 精準扶貧:內涵、挑戰及其實現路徑——基于湖北武陵山片區的調查[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5):74-77.
[2]吳雄周,丁建軍. 精準扶貧:單維瞄準向多維瞄準的嬗變——兼析湘西州十八洞村扶貧調查[J].湖南社會科學,2015(06):162-166.
[3]劉解龍.經濟新常態中的精準扶貧理論與機制創新[J]. 湖南社會科學,2015(04):156-159.
[4]莫光輝.綠色減貧:脫貧攻堅戰的生態扶貧價值取向與實現路徑——精準扶貧績效提升機制系列研究之二[J].現代經濟探討,2016,(11).
[5]劉小珉.農戶滿意度視角的民族地區農村扶貧開發績效評價研究——基于2014年民族地區大調查數據的分析[J].民族研究,2016,(02).
[6]方黎明,張秀蘭.中國農村扶貧的政策效應分析——基于能力貧困理論的考察[J].財經研究,2007,(12).
作者簡介:李群峰,經濟學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農業經濟與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