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護理研究課程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楊麗萍
(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在護理學專業教學中,針對護理研究課程設計合理可行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護理教育;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自主學習,課堂則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用于匯報討論、解答疑惑,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1]。《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翻轉課堂利用信息化環境[2],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3]。
翻轉課堂最初涉及的是化學、數學、物理學和經濟學等領域,之后便迅速地吸引了其他教育領域的關注。各領域的教師在嘗試使用翻轉課堂教學中發現,翻轉課堂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效果顯著。翻轉課堂在醫學教育領域中不斷推進并收到良好的效果[4-5]。國內外研究者在醫學生理學、成人保健護理、內科學、兒科護理學、護理統計、中醫診斷等課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均收到滿意的效果[6]。
翻轉課堂將傳統授課中講授的知識點由課堂內轉移到課外,課外學生提前進行自主學習[7]。教師通過分析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特征,提前將錄制的課程視頻、自主學習資料提供給學生。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建立學習反饋通道,對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交流,以保證自主學習效果。
學生針對課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相互交流、匯報、討論等形式進行解決,教師在課中主要進行引導、組織、答疑,而不是傳統課堂的講授[8]。
課后的復習與鞏固是傳統授課的重要環節,翻轉課堂更注重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反思、遷移及運用。學生課后仍可反復利用課前資源,鞏固所學內容,完成知識的內化,鼓勵學生就自己的學習完成情況進行反思[9]。
教師根據教學安排的需要,梳理單元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完成單元學習資源整理,同時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和評價自主學習效果的測試材料,如學習指導手冊、經典文獻閱讀材料、網絡測試題等。課前學習資源包括基本學習資源和拓展資源。通過基本學習資源,滿足每一位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學習要求;通過拓展資源,滿足能力較強學生的需求,從而實現分層教育和個性化學習。
課前學習平臺以網絡為基礎,建立學生學習反饋通道。課前學習資源整理后至少提前一周發布,以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自行安排課前自學,營造輕松的自主學習氛圍。課前交流通過在線溝通渠道,如課程學習平臺、微信、QQ群等方式,同學間進行交流、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后,利用測試材料自主評估學習效果。教師通過追蹤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掌握學生課前學習的完成情況,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進行解答。
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同學間相互交流、分享學習中的心得,教師在課中主要負責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匯報和討論。學生在交流、匯報和討論過程中解決困惑、拓展思路、激發靈感,更好地完成知識的建構和內化[10],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護理研究翻轉課堂中的互動交流以小組合作[11],其他小組參與補充的形式進行學習匯報,學生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交流,進而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學生的互動情況進一步評價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就學習中的共性及個性問題給予解答,針對個別學生的問題進行個性化輔導,提高學習輔導的針對性[12]。
學生通過課后反思,將理論知識通過課后實踐進一步內化。在課程目標設置中重視學生進行護理研究實踐操作。大部分學生從未閱讀過護理文獻,因此在每周的課后實踐環節,設置經典論文閱讀環節,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檢索護理文獻,篩選經典文獻,再進行閱讀。每周課后的經典文獻閱讀要求至少1篇,閱讀時要求做好閱讀記錄,尤其是文獻中學生疑惑或是不理解的地方,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和教師答疑。護理研究各單元學習時,以護理研究具體環節為主線,引導學生進行護理研究的實踐探索。在護理研究選題環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建立護理研究選題;在研究設計課后,學生對所確定的護理研究選題進行研究設計并組織討論優化研究方案;在資料收集與整理課后,學生對課題進行資料收集,使用護理研究最常用的統計分析軟件SPSS進行實驗室機房上機操作,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這些課后教學環節的創新與設計,可提升學生進行護理研究的實踐能力。
護理研究的教學評價由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部分組成,其中過程性評價40分,終結性評價60分。過程性評價由出勤、經典論文閱讀、小組討論、實踐實驗4個部分組成。全班學生以簡單隨機的方法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的評分方式主要由以下4個部分組成:小組評價、他組評價、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小組參與的活躍程度和學習效果是小組評價的主要依據。小組評價可以調動每位組員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小組成員的協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評價中,引入學生自評,旨在促進學生對自我學習過程的反思。在小組評分的基礎上由非本組學生和教師對小組成員得分進行加減,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能動地開展學習活動[13]。
教學視頻濃縮了教學知識點,在有限的時間內將重點、難點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在護理研究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自行錄制視頻、使用優秀的共享視頻等方式獲取教學視頻,也可以采用購買、院校共享等方式獲得。教師自行錄制視頻是較好的視頻來源,能很好地體現教學理念和教學特色,使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符合,但是自行錄制需投入的技術和時間對教師提出了挑戰[14]。
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后的針對性測試練習,可幫助學生鞏固學習內容,教師也可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和盲點。教師設計課前練習時,需特別注意對課前練習數量、難易程度的把握,盡可能調動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參與并通過練習理解、掌握、拓展知識。學生間互動可了解彼此之間的學習收獲與疑問,教師全程監控交流溝通過程,以便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教師對學生未成功解決的學習問題進行指導答疑[15]。
課堂成果交流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生將課前的疑問提出來,通過學生之間互相溝通探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交流和適時答疑,以促進學生自我思考。
在護理研究課堂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與動手能力。充分利用互聯網提供的信息化平臺,進一步提高護理研究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開展護理研究的能力。
[1]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2]孟立鋒,楊端云,粟勝勇.基于翻轉課堂的“互聯網+課堂”教學模式在本科中醫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醫教育,2017(1):28-32.
[3]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0):59-64.
[4]楊春梅.高等教育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16(1):59-63.
[5]Ramnanan CJ,Pound LD.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J].Adv Med Educ Pract,2017(8):63-73.
[6]Wittich CM,Agrawal A,Wang AT,et al.Flipped Classrooms in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 National Survey of Residency Program Directors[J].Acad Med,2017(20):131-135.
[7]解志君.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比較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4):200-202.
[8]劉艷斐,乜勇.“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2):61-66.
[9]王小彥.基于翻轉課堂的個性化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6):12-15.
[10]蔣立兵.文科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7(1):104-106.
[11]邰春玲,史淑杰,逄冬,等.翻轉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7(1):18-22.
[12]鄭瑞強,盧宇.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設計與實踐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97-103.
[13]潘超,金世柱,劉冰熔.“翻轉課堂”教學法與“傳統課堂”教學法在護理學教學中的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2):108-109.
[14]熊劍.翻轉課堂教學微視頻設計與制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350-355.
[15]張萍,DING Lin,張文碩.翻轉課堂的理念、演變與有效性研究[J].教育學報,2017(1):46-49.
G420
A
1671-1246(2017)24-0047-02
注: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改項目(JGYB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