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西超 ,馬瑜紅 ,劉 洋 ,張俊峰 ,王 方 ,薛 娣 ,王福安,鄭新華,白現廣,黃耀平,劉榮志
(1.平頂山學院,河南 平頂山 476000;2.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南陽 473061)
以基層護理崗位需求為導向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
夏西超1*,馬瑜紅2,劉 洋1,張俊峰1,王 方2,薛 娣2,王福安1,鄭新華1,白現廣1,黃耀平1,劉榮志2
(1.平頂山學院,河南 平頂山 476000;2.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南陽 473061)
基層護理人員承擔著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基層護理人才隊伍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以基層護理崗位需求為導向,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豐富的崗位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嫻熟的護理技能、較強的人際溝通和團結協作能力等的實用型護理人才,以滿足基層醫療崗位需求,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素質和能力培養;基層護理崗位需求;實用型護理人才
基層護士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素質及能力的提升直接影響著基層醫務工作的效果和質量[1]。應用型院校人才培養服務主要面向基層培養具有扎實護理專業知識、能力、素質,熱愛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掌握現代基層護理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適應基層,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應用型護理專業人才。本文從基層護士應具備的素質、能力方面展開探討,以期為應用型院校護理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在高等教育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基礎上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重視職業態度的逐步養成。在當今價值體系多元化的形勢下,要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落實國家對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由于護理專業所培養的人才要承擔技術復雜、責任心強的工作,對其職業態度的要求也更高;隨著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及老齡化現狀,需要大量基層護理專業人才,但多數醫學畢業生希望留在大城市醫院工作,不愿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1-2];社區護士繼續深造和晉升機會較少、非護理工作多等原因,造成社區護士的職業效能感較低[3]。為端正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態度,既要不斷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又要讓護生深入社區服務中心進行基層調研和實踐,真正了解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更長遠的規劃,形成職業所要求的綜合素質與基本行為規范。通過這種職業道德教育,為在校生拓寬了就業渠道,改善了社區招聘無人問津的現象,使高素質護理專業人才從事基層社區護理工作,大大緩解了護理專業就業壓力。
基層護理工作范圍廣,任務重,服務對象不僅是患者,還包括健康人群;服務內容不僅限于執行醫囑和各項護理操作,還要進行家庭護理、健康教育和疾病預防。基層護士經常采取走家串戶的形式提供各種護理服務,而多數居民白天上班,因此很多工作需要晚上完成,護士經常加班[4]。因此,要順利完成基層護理工作,除了要有健康的身體做支撐外,還要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吃苦耐勞,具有無私奉獻精神,在工作中遇到問題能冷靜正確處理,將高度的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投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中。
衛生部下發的《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快護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完善護理教育方式,堅持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力培養臨床實用型人才,注重護理實踐能力的提高;突出護理專業特點,在課程設置中加大心理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的比重,增強人文關懷意識的培養。在知識構建上重能力、寬基礎,使護生掌握基層護理職業崗位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技術,具有扎實的職業技能、專業的崗位業務知識、較強的技術再現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基層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一方面要充分重視必要的醫學基礎理論和文化素養的培養,扎實推進護理專業領域的主干課程教學,使護生掌握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另一方面,提倡理論、實踐融合,開發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課程,使理論教學、實驗、實訓等有機結合起來,強調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護理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健康評估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應急處理能力[5],學生既要熟練掌握各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的護理知識,又要掌握其一般診療方法;既要掌握院前搶救和急診的各項操作技能,又要熟悉病理學、藥理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學等知識,做到醫學知識要懂,護理知識要精,相關知識要廣,既能從事臨床護理,又能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以適應基層各項醫療衛生工作的需要。基層護理人員在很多情況下需要獨立通過身體評估及體格檢查了解服務對象身心等方面的情況,正確分析其健康方面的信息,確定是否需要醫生的治療或轉診服務[5]。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變能力對于基層護理人員來說非常重要。在基層提供各項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敏銳的觀察能力、嫻熟的健康評估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能保證護士及時、準確掌握服務對象的身心健康狀況,以便于提供服務對象所需的護理服務,解決相應的問題。
基層衛生護理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老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服務任務包括預防、醫療、護理、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多學科、多領域。因此,學生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較高的人文素質及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還要有良好的預見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預見能力主要應用于預防性服務,而預防性服務是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6]。基層護士有責任在問題發生之前,提前采取措施,為服務對象提供預防性保健指導和服務,避免或減少問題的發生。積極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居民各種危險因素是慢性病防治的有效策略,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流行,關鍵是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控制危害居民健康的危險因素,開展人群疾病預防控制規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收到投入少、見效快的防治效果[6]。基層護士要善于運用評判性思維,及時發現潛在或現存的服務對象的健康問題或危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避免和減少問題的發生,對于基層服務對象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基層護理人員常常需要獨立進行各項護理操作、獨立運用護理程序對健康問題進行診斷、獨立開展健康教育等,其工作條件及設備均不如醫院護士,這就要求基層護士注意自我防護。其自我防護主要包括法律的自我防護和人身的自我防護兩個方面[7]。首先,基層護理人員要加強法律意識,不僅要完整地記錄服務對象的健康狀況,還要在提供服務前與服務對象簽訂相關協議書,以此作為法律依據;其次,因其經常在非醫療場所提供有風險的醫療護理服務,所以及時發現潛在的或現存的危險對其自身安危具有重要意義,應該注意自我防護[7]。只有基層護理人員自身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為服務對象服務。
基層護理工作者的服務對象不僅是患者群體,更多的是健康人群;工作內容不單是護理,而是融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及計劃生育技術指導于一體的衛生服務。基層護理工作既需要有其合作者的支持和協助,又需要其服務對象的理解和配合。一方面基層護士必須善于與基層衛生服務中心的其他衛生工作人員合作共事,另一方面又必須善于與服務對象溝通,懂得關心、尊重、愛護服務對象[8]。這些都要求基層護士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通過教學活動、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社會工作等多種渠道努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品德和能力[9]。在基層這一特定的范圍內面對不同年齡、家庭、文化及社會背景的合作者和護理對象,無論是健康宣教、健康管理還是領導決策,基層護士必須具有較好的人際溝通及合作共事能力,掌握社會學、心理學及人際溝通方面的知識,并巧妙應用于基層護理工作中,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基層衛生工作。
在護理工作中,基層護理人員往往收集的是服務對象的第一手資料,負責轄區內人群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統計分析。在了解基層人群健康狀況及分布情況的基礎上,要注意發現基層人群的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參與影響人群健康不良因素的監測、篩查和行為干預等工作[10]。在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有較強的科研意識,善于總結經驗,充分利用基層的第一手資料,提出新的觀點,善于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開展相關成果驗證及推廣,這就要求基層護理人員有一定的科研素養。
醫護人員所從事的職業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特殊職業,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調查顯示,從時間上講,人一生在學校度過的時間僅占20%,而從事工作、退休后晚年時間約占70%,這個時間分布簡單說明了人在工作、生活中學習的重要性[11]。從內容上,學校教育主要傳授基礎性知識,非常有限,從廣度上和深度上都難以涵蓋和滿足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群健康的需求[12]。所以作為基層醫護人員,要具有自主學習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豐富、充實、提升自身能力。勤于實踐,勇于探索,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基層護理崗位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身心素質、豐富的崗位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基礎知識、較強的護理技能、疾病預見能力、自我防護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等的復合型護理人才,能扎根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健康保健等綜合性服務工作。因此,作為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醫學院校應基于基層護理崗位需求,以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應用型護理專業人才為導向,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培養大量優秀護理人才。
[1]萬端潔,盧其梅.鄉鎮衛生院護士繼續教育問題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4(12):17-19.
[2]阮昌芳,王桂華.基層醫院聘用護士現狀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6(23):48-49.
[3]Maxwell C A,Wang J.Understanding frailty:A nurse's Guide[J].Nurs Clin North Am,2017,52(3):349-361.
[4]王玲莉.江蘇省29所醫院護理人員情況調查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59-60.
[5]白玫,沈寧.試論護理人才的內涵[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0):828-830.
[6]Mahdizadeh M,Heydari A,Moonaghi H K.Explo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among nurses and physicians in Iran[J].Electron Physician,2017(6):4616-4624.
[7]王黎,李立,王銀燕.河南省中心鄉鎮衛生院現狀調查分析[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8,20(2):201-202.
[8]Petcu A.Comprehensive care for bariatric surgery patients[J].AACN Adv Crit Care,2017(3):263-274.
[9]H?rberg A,Lindstrm V,Kalén S,et al.Striving for balance-A qualitative study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nurses new to the ambulance service in Sweden[J].Nurse Educ Pract,2017(27):63-70.
[10]黃慶萍.鎮級醫院護理人員科研狀況的調查分析[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13-15.
[11]Zafarnia N,Abbaszadeh A,Borhani F,et al.Moral competency:metacompetence of nursing care[J].Electron Physician,2017(6):4553-4562.[12]Sepahvand F,Atashzadeh-Shoorideh F,Parvizy S,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nurses working in the Social Security Hospital of Khorramabad[J].Electron Physician,2017(6):4503-4509.
G40-03
A
1671-1246(2017)24-0082-03
注:河南省衛生計生委醫學教育研究重點項目(Wjlx2016045)
(*
夏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