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偉
【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促進網絡快速普及,人們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發生極大轉變,加強網絡維護并提升網絡維護效率對創造計算機安全運行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提升計算機網絡維護效率的意義進行分析,同時對計算機網絡維護效率提升途徑提出相關建議,希望為加強計算機維護提供借鑒。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 維護效率 提升路徑
前言:近幾年來,計算機網絡被各領域廣泛應用,有效推動社會產業效率提升,并未人們生活提供極大便利,加速了我國社會進入信息時代。而加強計算機網絡維護促進維護效率提升是保障計算機系統安全和運行環境安全的重要條件。本文主要圍繞提升計算機維護效率展開討論,以期為保護系統信息安全提供理論幫助。
一、計算機網絡維護效率提升的意義
提升計算機網絡維護效率對保護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保證計算機設備在安全環境中運行。計算機網絡維護主要分為兩部分即硬件維護與軟件維護,對整體網絡系統安全重點監測,為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創造條件。部分企業為促進辦公效率提升,根據實際需求配備相應網絡系統,以專業化操作模式處理工作中的各項業務。然而基于該種模式下并未杜絕安全隱患,由于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所導致的信息泄露普遍存在。因此,計算機網絡科學維護能夠有效避免軟件及服務器受到木馬威脅,為網絡運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二是保護計算機安全。計算機在完成處理任務后會自動保存個人及企業相關信息,極易對個人及相關企業造成損失。大部分重要信息泄露主要是因缺乏完善的計算機防護體系。對此計算機維護不僅避免網絡環境遭到破壞,同時還保證了核心系統的安全。
二、計算機網絡維護效率提升途徑分析
1、建立計算機維護檔案。在計算機維護過程中,針對每次硬件軟件維護記錄信息建立完善的數據檔案,并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周期性的維護工作。在記錄時應對問題進行整理歸類,科學分析整理結果制定防御措施,避免工作漏洞造成系統安全威脅。其中維護的重要內容涵蓋以下幾點:系統檢查、對交換機、防火墻以及路由器網卡等硬件與軟件。檢查結果出現問題后立即進行有效維護,并針對計算機系統的潛在威脅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同時由于病毒會不斷升級以及侵入路徑不斷發生變化,計算機維護更新防火墻,避免病毒侵入。建立完善的維護檔案能夠為解決計算機維護過程出現的問題提供信息依據,為發生頻率較高的問題提供查詢路徑,減少盲目作業從而促進計算機網絡維護效率有效提升[1]。
2、建立計算機網絡維護管理制度。計算機網絡維護管理制度的建立為計算機科學化及規范化運行創造良好條件,通過制度約束加強維護管理,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前提。建立計算機網絡維護制度主要包括網絡的管理制度、事物管理制度以及服務管理制度。例如,對系統維護的周期和具體時間進行明確規定,并要求要求相關子系統的檢查周期,同時針對個人工作疏忽及工作漏洞引發計算機系統安全問題制定嚴格處罰條例,對于維護工作到位及處理效果良好的工作人員則給予一定獎勵。管理制度促使工作人員重視自身職責,使維護工作中有章可循,對提升計算機維護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3、網絡布線結構具備合理性。首先,綜合考慮企業規模,對企業中計算機使用頻率、數量等進行統計分析,因計算機數量和使用頻率等因素對網絡性能具有直接影響,全面了解計算機信息為保證網絡布線結構合理性奠定基礎。其次,充分了解服務器承載負荷及正常運行時間,根據服務器CPU使用頻率、服務器運行項目以及網絡連接數量來制定網絡布線結構[2]。最后,結合整理數據對服務器網絡負擔進行科學計算,根據得出結果制定用戶負載分布表,按照實際分布情況制定網絡分布機構框架,通常情況下,總線、星型以及環型對于玩了過布線機構而較為使用。
4、加強計算機安全維護管理重視。重視計算機安全維護管理主要體現為三方面:第一,加強安全系統密碼口令保護并實際更新殺毒軟件,確保防火墻時時處于開啟狀態。同時在移動硬盤及儲存器等使用前應進行查毒清理,避免外來設備造成系統漏洞;第二,相關殺毒軟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定費用,但卻是計算機系統安全維護的重要防線,對保護系統內部文件起著決定性作用[3];第三,注意防火墻動態。網絡設置防火墻主要是抵御外來病毒攻擊,在運行路徑及相關防御信息會自動記錄,不符合常規的網絡動作會通過防火墻發出警告。對此應對防火墻記錄進行仔細閱讀分析,對警告通知及時處理,做好計算機安全防御措施。
結語:綜上所述,計算機網絡在為社會提供便利的同時安全隱患隨之不斷增加,通過建立計算機維護檔案、網絡維護管理制度、加強計算機安全維護管理重視以及保證網絡布線結構合理性能夠有效提升計算機網路維護效率
參 考 文 獻
[1]胡菊芬,劉婷.探討如何提高計算機網絡維護效率[J].科技展望,2016,10(22):21.
[2]王明璋.提升計算機網絡維護過程效率的方法探討[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07(08):206.
[3]李廣偉.計算機網絡故障的處理及網絡維護方法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3,10(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