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治敏
摘 要:中小學班主任在學生的學校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不僅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對其性格塑造和將來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與學校教學質量、學生全面發展、辦學特色彰顯息息相關,因此,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結構一直以來都是相關研究學者關注的熱點。本文以這一現實問題為出發點,以學術創新為目標,對中小學青班素質結構與提升路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中小學 班主任 情感素質 提升路徑
一、引言
中小學班主任要想做好本職工作,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除了要掌握淵博的專業知識、必要的教學技能以及科學的管理方法之外,其自身的感情素質也極為重要。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是其在就職前后,眾多影響因素共同作用下,在實際工作中形成的較為穩定和特殊的心理特征。關注并提升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是促使班主任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以情導人的重要思路,是發揮情感功能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從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的結構和特點兩方面入手,來分析得出提升策略。
二、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的結構
了解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的結構,對于進一步理解內涵概念以及提出相關措施十分必要。通過對相關研究理論的參考,班主任情感素質多表現為四維結構,即關系客體,對象客體,情感本體,對情感的操作。具體解釋如下:
1.
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是在與各種交往對象的交往過程中形成、發展和成熟起來的。班主任作為社會群體中的成員,難以避免的會與學生、家長、同事等群體進行交流交往,這些群體便是班主任情感素質的關系客體。
2.
班主任作為教育制度下的重要參與角色,承擔著相應的責任和工作內容,其情感素質也在其工作過程中得以形成和培養,這便構成了對象客體范疇。
3.
班主任作為特殊的社會角色同樣擁有豐富的情感,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在本體這一維度包含了審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生活情感、人際情感五大類。
4.
情感智力構成班主任情感素質的又一緯度,是指班主任以情緒或情感位操作對象表現出的智力,包括情緒識別、體驗、溝通、激勵、感染、調控、評價能力。
三、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的特點
1.
先天性與后天性相統一。情感素質是天生個體素質的一部分,人體腦區域也會控制個體情感表現,但后天環境也會影響素質的形成,尤其是教師工作的實踐性對其素質的塑造,具有某種決定作用。
2.
自然性與社會性相統一。情感素質往往通過情緒來表現,而班主任個體的情緒特點也與其生理屬性相關,但情感本身是與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并且教師崗位指責特殊,其交往對象、內容、方式方法特殊,具有極大的社會性。
3.
穩定性與可塑性相統一。情感素質與個體生理特點息息相關,加之性格特點自身具有穩定性,這使得班主任的情感具有相對穩定性;但是其感情素質會隨著教學經驗和切身經歷的日益豐富而發生明顯的變化,可塑性特點凸顯。
4.
內隱性與外顯性相統一。情感具有內隱性,表露于外,在某種特定場合下才會通過行為表現出來,但班主任情感素質中的某些情感如儀表美感、自信感等,本身就具有外顯性的特點,加之其特定的工作行為,也會凸顯其情感素質。
5.
共同性與差異性相統一。中小學班主任的某些情感素質是共同擁有的,準確說是要求應該具備的,是最基本的情感素質;但由于每位班主任個人家庭情況或學習經歷、工作環境等的不同,個體之間也會存在情感差異,男女教師之間、新老教師之間,情感素質也呈現出多種差異。
四、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提升路徑
1.
完善中小學班主任的選拔任用制度。中小學校在選拔班主任時,要嚴格考察其專業素質,不能僅以其科學素養、學歷水平、教學法知識和教學能力為主要判斷條件,更要注重其情感素質的考察,可以通過實習觀察、性格測評等方式來協助進行判斷。提高準入門檻,較少情感素質較差的教師任職班主任,保證后期教學水平。在教師任用后,學校要積極開展以班主任情感素質提升為主要目的的校本研修活動;通過崗位歷練和導師帶教更快提升班主任的情感素質。
2.
加強班主任的后期培訓。班主任的培訓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教師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職后培訓的重要板塊。在以往的培訓過程中,認知性的教學過多,告訴班主任應該怎么做,操作性不強。班主任情感素質教育應該成為培訓的重點,引領其更好地提升情感素質,注重情感修養。開展針對班主任特點和工作實際的心理輔導,在通常的培訓中增強對其情感的關照,通過對優秀班主任經驗的挖掘提煉來促使本人及同伴的情感素質提升。
3.
升優化班主任的評價管理機制。班主任的評價管理一直都是教育管理的一個難點和盲區。誰來對班主任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是什么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安排和規定。對班主任的評價主體,應綜合校方、學生和家長等多方社會主體,評價的內容也應重視通過對其教育對象發展程度的評價來評價其工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僅依靠其學生的學習成績來判定,要更多、更全面的參考其班級和學生的整體氛圍和全面發展情況來綜合判斷。良好的評價管理機制是激勵其提升班主任情感素養的重要力量。
4.
班主任個人要加強情感素質的訓練。教師可通過加強學習研究來提升自我的情感修養;傾聽學生是另一個直接的方式,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不但可以改進工作,更會促使班主任設身處地換位思考;通過自我的實踐反思來提升情感素質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有情和用心的班主任正是在不斷的實踐反思中達到更高的境界。
五、結論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道,情感素養好比調正了弦的小提琴,只有當一個人懂得基本的情感素養,才能對他進行教育。教育工作事關后輩發展,中小學班主任發揮的作用,更是難以估量。加強班主任情感素質研究,提升其情感素質水平,調正教育這根弦,才能使得班主任的工作更加順利、高效,才能奏出更加美妙的教育篇章。
參考文獻:
[1]王俊山.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2]王俊山,盧家楣.中小學班主任情感素質結構與提升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14.
[3]王俊山.情感支撐: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提升的途徑與策略[J].教育導刊,2014.
[4]盧家楣,王俊山,劉偉.中小學班級氛圍、班主任情感素質對青少年學生情感素質的影響:基于多層線性分析[J].心理科學,2014.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