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珠巴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工程制圖教學中手工繪圖存在的客觀性
洛桑珠巴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
根據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及現今的社會發展情況,結合筆者多年在日常專業教學中的體會和經驗積累,文章強調工程制圖多媒體CAD教學中,黑板上手工作圖的必要性及如何合理安排手工作圖。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取長避短,才能更好地提高藏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高職教育 手工繪圖 制圖課程
多媒體已成為現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是當前高職高專《工程制圖》專業基礎課進行體系、教學內容改革的要求,但其改革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優化教學。筆者認為手工繪圖的傳統教學不能完全摒棄,應當與現在的CAD教學技術結合加以繼承。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現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在工程制圖課程中,多媒體技術的圖、文、聲、畫等先進的技術和良好的交互式教學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傳統教學中,三維模型用二維環境表達的難度,尤其對于大班課教學,大屏幕的清晰,多媒體的音響效果,都是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但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對于學生來說用二維環境表述三維模型,其思維有一個滯留過程,而這正是多媒體教學的弱勢,在大屏幕上演示作圖,速度較快,且不留痕跡,保留對闖也不長,一堂課下來,學生往往跟不上教學進度;同時工程制圖課程也很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作圖習慣和作圖方法,而屏幕演示作圖也滿足不了這個要求。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在黑板上作圖,邊畫邊講,學生通過這個過程逐步理解、消化,實際上對繪圖能力的培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在工程制圖數學中,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黑板作圖。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是普及型教育,特別是西藏地區高職的入學門檻非常低。這樣的錄取分數,決定了高職學生的數理理論水平不高,甚至有部分學校在招收學生時文理統招,因為在這樣的程度上,文、理科的學生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在課堂教學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等各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制圖的教學中,淡化甚至取消一些理論性較強的教學,更注重規范性的學習,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一)規范性。制圖課程的第一堂課,是國家標準的學習。因為圖紙是工程技術人員的語言,只有統一、規范的作圖,才能夠正確地、廣泛地表達設計人員的意圖。所以如何規范、正確地作圖,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在課堂教學上就必須體現規范性原則,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重點是讓學生體會制圖是一項嚴肅的工作,讓他們記住這些規矩,從而達到在計算機繪圖時能夠符合規范性。
(二)空間想象力。高職學習制圖,主要在掌握讀圖與識圖,畫圖與設計在其次,而讀圖與識圖需要學生有足夠的空間想象力。傳統的手工繪圖訓練,從點、線、面、體的三面投影,再到體的截切、相貫、組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學習繪制的過程是空間思維從建立,逐漸加強深化的過程,因為手工繪制時,雙手、眼、腦等各個方面都要協調運作,在培養學生的圖形表達能力、空間概念、空間想象力、構思能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不是計算機繪圖的點一點鼠標就可以達到的。沒有必要的手工繪圖訓練,就沒有足夠的讀圖和繪圖能力,就很難用計算機畫出正確的工程圖,更不用說識別和校正。
(三)發展方向。徒手畫圖,畫草圖是現今計算機繪圖無法取代的,需要在手工繪圖課程中加強的。徒手繪圖作為比計算機繪圖更快捷方便的表達方式,是學生從業后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實際上,徒手繪圖并沒有被普遍掌握,工程人員常常無法正確地用徒手畫圖的方法表達物體,比例失調是最常見的問題,所以,在現今的制圖課程中,可以加強徒手繪圖的練習。
(一)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恰當地安排黑板作圖。
1.一般的章、節,大小標題,概念等文字性的東西展示在屏幕上.既快捷,又清晰。
2.講解定義或原理的作圖,安排在大屏幕上,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明確的概念。這時若在黑板上作圖,老師的一招一式容易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作圖過程上,而忽視其原理、概念的形成。
3.利用原理作圖,根據時間情況.可在大屏幕上演示一、兩道題,當學生把闖題集中在拿到題目如何下手時,再在黑板上作一道比較典型的例題,讓學生明確解題思路的情況下,演示作圖步驟、作圖方法,工具儀器的使用,強調線型問題等,培養學生良好的作圖習慣,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是一個鞏固,對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是一個慢動作的補充。
(二)在教學中,靈活穿插黑板手工作圖。何時在黑板上作圖效果最好,不能一概而論,除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安排黑板作圖外,還應根據課堂上的具體需要:可以是語言的輔助,可以是難點、疑點的解釋,也可以是調節學生思維慣勢的一種手段。在黑板上作圖,對學生的身體、大腦等都是一種良性刺激,有助緩解CAD作圖帶來的疲倦感。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適合不同的教學對象。尤其對于《工程制圖》這門課程來說,即使相同專業的學生,對該課程的接受能力,也有天壤之別。空間想像能力強的學生,學起來感覺很輕松;而空間想像能力差的學生,學起來就很吃力。對于較差的專業或整體能力較低的班級,可適當地多安排黑板示范作圖。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美國學者卡羅爾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夠的時間(或是學習的機會),再具備合適的學習材料和教學環境,那么,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可能達到既定的目標”。這些都是現代教育理論中提出的“分層教育”的理論依據。根據學生對某一門課程接受能力的差別或由于地域差別,而基礎不一的學生組織在不同的班級里,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工程制圖》課程也很典型,筆者認為對于該課程進行分層教育很有必要。
[1]姚鑫,商慶清.土木工程制圖教學應加強繪圖表現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09,(21).
[2]薛頌菊,《工程制圖》教學中手工作圖的必要性[J].高教論壇,2009,(1).
[3]王煥云,劉淑英.工程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淺[J].中國冶金教育,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