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秀
摘 要 本文對話語溝通在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分析進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話語溝通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此類問題,著重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有效提升話語溝通的措施,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能夠被學生接受,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與意識,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 話語溝通 小學語文教學 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小學的教育與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低,導致在教學工作開展的同時,常常伴隨著教學活動。通過教學活動,師生之間可以進行積極的互動、溝通和交流,從而便于語文課程的開展和教學任務的達成。然而,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師生互動中話語溝通存在問題,這不僅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和教學任務的有效達成,更會對整體的教學改革產生嚴重的制約。對此,應對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從中找尋出問題的成因,并總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在達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為教育體制與教學方式的改革,做出相應的推動作用。
1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話語溝通存在的問題
1.1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
雖然我國開展教育體制改革多年,但現階段的諸多小學及教師,仍采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工作。即在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性質的教育,使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和吸收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此種教學方式雖具有一定的優勢,即課堂紀律好、教師對于課堂的掌控性強、以及較易達成教學目的與任務等。然而,針對知識水平與理解能力差異性較大的小學生而言,此種教學方式既無法使學生對所教授的知識進行充分的思考,不利于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又極大地制約了學生自主思考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此種教學方式,可以說無需進行師生互動的話語溝通,或僅在教師提出問題時,才會存在互動或話語溝通,這也使得很多學生無法應用自主思維去考慮和吸收知識,雖能達成教學任務目標,但不僅教師付出的勞動過多,且無法使學生做到良好的知識吸收與理解。
1.2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通過較為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學生便將教師作為被動依賴的主體,只要教師講解或教授學生語文知識,學生就被動的受教,不用進行獨立思考。而在此種教學方式中,教師對知識的講解和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一方面來自于理解程度,而另一方面則來自于是否會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若教師僅僅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只是傳授,既沒有形象、生動的語言,又缺乏互動交流的話語,則很難激發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和熱忱。同時,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中,較為常見的內容為課文的講解、學生對課文的背誦、課堂中的默寫測驗、以及對應三兩同學的提問等,此種固有的教學模式同樣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更會嚴重限制師生間互動及話語溝通,從而使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2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有效提升話語溝通的措施
2.1加強小學語文課內環節的師生互動話語溝通
加強小學語文課內環節的師生互動話語溝通,應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其一,是課堂上教師的提問環節。在此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所學知識或課外知識的課堂提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話語溝通。而對于此環節,是語文教學中的關鍵環節所在。因小學生不僅活潑好動,對于事物富有新鮮感,且注意力難以達到長時間集中,具有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這便需要教師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找尋出問題中能夠使學生感興趣的要素,通過教學活動的組織,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話語溝通和交流,進而激發出學生對于提問內容的興趣,并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做出自我觀點的問題解答,這樣才能使師生間的互動逐漸增強,也使師生間的話語溝通增多。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在課堂中盡量減少講解和教授的時間,增加與學生互動和話語溝通的時間,也可通過對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師生互動話語溝通增加。例如:多為小學生做判斷題,使學生勤于思考,多回答“是”與“否”,“對”與“錯”,以此來加強師生互動話語溝通的程度;其二,是課堂上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的環節。可針對語文課程內容,將學生分為若干討論組,先進行組內討論,隨后,再由各組派一名代表進行本組觀點的闡述,并由教師和其他學生對討論結果進行評判,最后,由教師對討論觀點進行闡述。通過此種互動話語溝通,不僅使學生增強了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更使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并且,通過此種互動討論環節,教師所付出的勞動相應的減少,但教學成果卻顯著的提升。
2.2增加多元化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使教學與先進的教學技術與教學設備相結合,以此來增強師生間互動與話語溝通。在授課前,教師可針對課程內容,制作出視頻短片或動畫課件,使學生在觀看影音文件的同時,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知識的掌握。還可通過特定的課程內容,進行師生間的角色扮演活動,如《東郭先生和狼》的課程中,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做角色扮演,通過游戲的形式,使師生間互動和話語溝通增加,進而有效地達成教學目的和教學成果。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實施互動中仍存在著話語溝通方面的問題,如:受傳統授課方式的影響、未能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互動方式較為單一等。對此,應合理運用有效措施改善師生互動中話語溝通中出現的問題,從課堂提問、課內討論、以及互動教學活動中加強師生互動的話語溝通。唯有小學語文教師充分明確此學科的特殊性,并在課堂中帶有明顯的情境性、互動性、交流性、以及針對性,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有效實現,從而使教學任務有效達成。
參考文獻
[1] 朱艷峰,劉長菊.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J].中國校外教育,2016(02):49.
[2] 唐曉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溝通互動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