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紅+崔新英+王建都
【摘要】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培養高素質技師技能型專門人才及促進畢業生就業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把握和實施這兩個教育,正確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使二者有機結合,對于高校的教育創新和畢業生就業,以及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 創新創業 思想政治教育
創業教育在高職院校中越來越具有突出的作用和意義,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處處滲透創業創新意識,在高校學生工作實踐中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一、創業創新教育的目標分析
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內涵要求為依據,通過創業創新教育,培養大學生艱苦創業、勇于創新的精神,強化創業創新意識,開發、提高學生的創業知識、能力和精神品質,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與擇業理念,激發大學生的創業興趣,形成一定的創業創新能力,從而實現大學生的成才。
(一)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具有動力作用的個性心理傾向。沒有創業創新意識,創業創新活動就無從談起。創業創新教育主要是培養大學生自主意識、競爭意識、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意識。
(二)塑造大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的精神和素質。精神是個體意識與思維活動、以及生機與活力在實踐活動中的外在表現,是創業創新活動的基本動力。高校要塑造大學生艱苦奮斗、不怕困難、不怕挫折,敢為天下先、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綜合素質。
(三)公認的規范去就業、創業,誠實守信。創業心理是學生在創業實踐中對其心理和行為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創業活動成敗的關鍵。健全學生的創業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加強對挫折的承受力、對社會的適應性,對大學生尤為重要。
二、創新創業教育嵌入高校思政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應當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和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高職院校的思政課開課歷史悠久,擁有一只政治業務精湛的專業化隊伍,先后經歷“98”和“05”兩次大的課程方案調整,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學教改經驗,可以對我國高校剛剛起步的創業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有利于面向全體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針對少數最終選擇創業的大學生,需要面對全體學生。我國高職院校思政課作為必修課,其教學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且在高校教學對象同樣是全體學生的所有課程中,高校思政課與創新創業課同質化程度最高,在引導大學生關注創業問題,培養基本的創業意識和創業人格方面,能夠發揮其它課程發揮不了的作用。
(三)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基礎性素質。高校思政課課程體系涵蓋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倫理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理論知識,內容大多直接涉及人文知識,能開闊人的眼界,培育人的思維,美化人的心靈,提升人的情感,升華人的人格。特別是思政課直接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核心——思想素質,對培養大學生創業人才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功能。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路徑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根據創新創業教育新形勢下對大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內容、 方法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一)樹立立德樹人的理念。德為成才之本,是人的思想認識和行為取向的總開關,如果總開關出了問題,個人的成長很少不偏離正確方向甚至誤入歧途的。所以,要提高德育教師的地位,讓更多的優秀教師從事德育教學。同時從體制上改變以分數為錄取標準的?考試?制度,逐步改變目前重智輕德的觀念和做法。
(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教育內容要貼近大學生的學習實際。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學習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幫助和引導他們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分解為具體化、層次化的階段性目標和學習計劃。通過有效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成才觀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道德觀、法制觀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把學習與成才結合起來,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與持久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內容要貼近大學生關心的社會實際和熱點問題。
(三)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1.改進課堂教學形式。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堅持教學與研究相結合、課內講授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系統講授與專題講座相結合、理論教育與正確回答和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實現兩課教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佳效果。
2.強化社會實踐環節。不斷豐富社會實踐的途徑,在繼續做好假期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積極倡導學生定期開展社會調查、 科技 服務、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搭建“學科優勢,人才培養、社會需要”三位一體的社會實踐平臺,為大學生理論基礎聯系實際提供服務。
3.繁榮校園文化。按照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突出文化素質教育,完善文化活動設施,加強文化陣地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 體育、藝術、娛樂活動和專題教育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廣泛參與中陶冶情操、優化素質、完善人格、提升境界。
4.加強網絡教育。積極推進思想政治工作進入網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與學生在網絡上的溝通和交流,及時發現和解答學生中存在的思想和實際問題,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合力。
創業創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合格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兩者在教育目標、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必定能促進高職院校培養創新人才的工作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高傳兵,等.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錄用標準的調查分析[J].中國 青年研究,2006,(2).
[2]雷家驥.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分析[J].中國青年科技,2007,(152).
[3]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高等教育發展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