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解紀茹
【摘要】高職院校開展傳統經典閱讀事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貫徹與弘揚,事關高職院校校園文建設的深入與提高,事關高職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育與養成。可以從開設傳統經典閱讀課程、規范課程學業考核、組建學生興趣社團、充分利用自媒體、編輯簡報開設專欄等形式推進傳統經典閱讀的開展。雖有難度,但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關鍵詞】閱讀 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建設
傳統經典是經過時間洗禮和歷史檢驗的精華,是體現一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載體。傳統經典閱讀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目前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加強的一項基礎性文化工作。
加強傳統經典閱讀,是高職院校貫徹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迫切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接的追求與成果。加強傳統經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內涵的理解,增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其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加強傳統經典閱讀,是高職院校持續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迫切需要。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發展是第一要務,長遠是根本需求,務實是第一要件。傳統經典閱讀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更應長期堅守。經典閱讀需要日積月累,長期堅持,在短短的高職教育三年時間需要打下堅實基礎,不能寄希望于高職教育三年時間大見成效,這既是經典閱讀的實際需要,也是高職教育三年規制的客觀局限。但基礎之重要,正在不爭一朝一夕之功,正在需要一朝一夕之力。長期堅持,必有進展,長期堅持,必有成效。
加強傳統經典閱讀,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迫切需要。傳統文化是文化之根,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之沃壤。毋庸諱言,高職院校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基礎相對較差。應試教育體制的需要,客觀上也規避了中華傳統教育的應有范疇。僅有的古典文學文化課程內容,也不足以形成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從學生入學之后的表現看,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普遍缺乏應有的基本認識和基本認同,更為缺乏的是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朝向與主動追求。這也正是需要高職院校管理者與教育者主動參與指導之處。
加強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從傳統文化經典閱讀做起。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展開。
一是設置經典閱讀課程。高職院校大多由職業學校合并或升格形成,文化基礎課教師經由職業學校合并,在普遍重視職業技能培養和專業技能培訓的情勢下,大多處在“供大于求”的形勢之下,文化基礎課教師普遍存在聊勝于無的危機。這既是挑戰,亦是機遇。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的形勢之下,文化基礎課教師贏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此形勢之下,高職院利用比較扎實的文化基礎師資,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具有了空前的條件與前提。文化基礎課教師大多經由系統的高等教育專業系統訓練,具有較系統的專業知識,具備開設經典閱讀課程所需要的基本素養。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學生素質培養的實際需要,結合教師具備的專業素養,開設適應學生發展需求、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課程。每一位文化基礎課教師可以按照自身的專業特長,開設開發適應學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課程。以必修或選修的形式,開設經典閱讀課程。
二是規范必要的課程考核。經典閱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但實際操作,困難重重。高職院校學生傳統文化的基本素養普遍較低,文言文的基本訓練水平普遍較差,嚴格意義上的課堂規范普遍不適應。在此情勢下,直接接觸傳統文本經典,效果差強人意。學生的參與意識不高,混學分、混文憑的思想占了主流,直接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上課隨意性、功利性比較明顯。在此形勢下,規范性、嚴格性考核勢在必行。外因對于內因的強制性要求更其凸顯。在實行文化經典閱讀課必修的基礎上,必須加強嚴格意義上的考核,使得學生不得不認為經典閱讀課“有用”,并認真對待。強迫學習,雖然是經典閱讀的無奈之舉,但長期堅持,必有收獲,不能以短期效應所可驗證。
三是成立興趣社團。從實際教學情況看,有部分學生對傳統經典閱讀有興趣,對于傳統經典有所涉獵,但在課堂教學的形式下,難以進行必要充分的交流,成立經典閱讀興趣社團十分必要。興趣社團定期活動,交流互動,相互切磋,互相啟發,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交流互動式學習,會幫助學生有更大的收獲,也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更充足的“備課”,才能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才能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深入、更擴展。
四是充分利用自媒體。在學生普遍喜歡電子閱讀的情況下,一方面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紙質閱讀,體會傳統閱讀方式的寧靜之美,以傳統閱讀方式閱讀傳統經典應該是“標配”,傳統閱讀方式可幫助學生閱讀的更細、記憶的更牢、理解的更深,這是電子閱讀所無法取代之處。一方面也應該適應學生電子閱讀的喜好,建立經典閱讀微信群、QQ群,利用自媒體形式,開展傳統經典閱讀交流互動,可是使交流更便捷、更及時。
五是編輯傳統經典閱讀簡報或在學生刊物中開設傳統經典閱讀專欄。引導學生及時梳理總結傳統經典閱讀的所思所想,引導學生盡量多“動筆”,克服高職學生懶于動筆的不足。積少成多,學生會在經常的“動筆”過程中,加深對于傳統經典的理解,提高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能力,提高寫作的水平。通過經常性的動筆,也可以幫助學生不斷獲得成就感和進步感,從而更加激發其閱讀傳統經典和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愛好,文化素養會在不斷的興趣激發和持續的閱讀思考中逐漸的顯現與成長。
總之,傳統經典閱讀,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存在比較大的難度。但是只要長期堅持,由易到難,就一定會有收獲,一定會見出成效。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也一定會因為傳統經典閱讀的介入,達到一個新高度。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職院校國學教育有效性融入研究》(SZ15004)。
作者簡介:陳新(1966.3-)男,漢族,河北獻縣人,教授,研究方向:國學教學、 國學教育研究。解紀茹(1965.3-)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教授,從事傳統文化、高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