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堯 (湖北理工學院 藝術學院 435000)
綜合性院校視唱練耳教學現狀及策略
許 堯 (湖北理工學院 藝術學院 435000)
在綜合性院校的音樂專業中,視唱練耳教學現狀復雜,教師面臨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學習心理障礙等現實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到視唱練耳課程的實用性、教學進度的靈活安排、教學目標的實現等教學問題。本文對這些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的摸索,提出相應策略,以期能對視唱練耳課程進行有效的改革。
視唱練耳;教學模式;心理障礙;實用性
視唱練耳課程是音樂專業中一門專業基礎課,它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聽覺,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記憶能力、表達能力的重任,可以說,視唱練耳課程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其他專業課的學習進程。在綜合性院校的音樂專業中,視唱練耳這門課程教學進度舉步維艱,教學目標難以得到整體實現,介于此,教師需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專業情況和思想狀態,深入剖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有的放矢,視唱練耳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學生程度參差不齊,需進行分級教學
綜合性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只有一部分學生進行了視唱練耳訓練,還有很大一部分并沒有接受視唱練耳訓練,他們對視唱練耳基礎知識的了解非常匱乏,甚至連一些基本概念都不甚知曉。介于這種情況導致綜合性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進校時視唱練耳程度普遍較淺且參差不齊,這給視唱練耳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這部分學生的視唱練耳基礎知識進行全方位的覆蓋和梳理,才能順利地開展后續的教學。同時,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本身就存在差異,即使在同一起跑線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同一水平線上的學生之間又會拉開差距,學生的程度永遠有差異,并且這種差異還會隨著教學的開展隨時發生新的變化。
針對這種情況,將視唱練耳課程進行分級制教學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把學生按照專業程度的高低進行分組,針對不同組別的程度,制定出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這樣,既可以保證視唱練耳能力強的學生能快速地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與訓練,又可以使視唱練耳程度淺的學生打好基礎。
2.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模式有所差異,需耐心引導
由于不同地區的視唱練耳教學存在差異,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要求上有所不同,進入大學以后,學生們卻依然固執地保持著各自之前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不能融入新的教學模式中,這給統一教學帶來了難度。例如在視唱教學中,要求使用五線譜進行視唱訓練,而有的省份學習的是簡譜,學生對五線譜很陌生,導致學生識譜困難;在調性進階中,有的省份只訓練首調唱名,這就導致學生主觀上不愿意使用固定唱名,即使勉強使用固定唱名,音準問題也很大,不能把握調式調性。這些問題都給視唱練耳教學帶來了極大的阻力。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時不能草率地作強制性統一要求,需要更有耐心,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例如前面提到的五線譜讀譜有困難的同學,教師可以適當地放寬對他們的要求,再配合布置一些基礎練習和譜面較為簡易的視唱讓學生課后加強訓練,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在練琴時將自己熟悉的曲子邊彈邊大聲唱出唱名,以便盡快地熟悉五線譜。
綜合性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視唱練耳時,除了上述客觀上存在的這些差異外,主觀上也有一些障礙,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產生學習困擾的原因并及時給與指導意見。
一些零基礎的學生由于對視唱練耳課程存在未知性,導致不自覺地對這門課程有畏難心理,特別是先天音感較差的學生,這種心理更為嚴重,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學好它,嚴重的甚至有抵觸心理,開始逃避,采取消極的不作為的學習態度。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如果不給于足夠的重視,而只是常規化地開展教學,勢必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要改變這種局面,教師首先必須要讓學生了解視唱練耳這門課程的性質,讓他們明白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能夠主動去學,再通過設計恰當的學習內容和進度,讓他們一點一點地取得進步,同時介紹一些好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學習效率,并在取得進步時及時地給于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使他們擺脫心理陰霾,逐步建立學好視唱練耳課程的信心。
那么,對于有基礎的學生,是不是他們的學習道路就一帆風順呢?也不盡然,在這部分學生中間,也會存在一些學習障礙。這是由視唱練耳課程內容的廣泛性和表達形式的多重性決定的。眾所周知,視唱練耳課程從學習內容上涵蓋了諸多音樂要素,從形式上涉及到的是聽辨、分析、認知、歌唱等多重能力,它對學生的要求是全方面的綜合音樂素質的訓練與培養。而綜合性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往往受到專業門類的限制,視唱練耳能力往往不夠全面,例如聲樂專業的學生歌唱能力強、音樂感覺好、對旋律調性比較敏感,但是在識譜、固定唱名、和聲聽覺等方面比較吃力;鋼琴專業的學生聽辨能力、識譜能力較強,但是在歌唱能力、調式調性的感知上又非常滯后,這些問題都會給他們視唱練耳的學習帶來困擾。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區別對待,根據他們的專業需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考核時都有所側重,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
1.專業性和實用性相結合
綜合性院校視唱練耳課程在其課程體系中具有專業性和實用性的雙重屬性,然而,專業音樂院校影響,綜合性院校基本沿用專業音樂院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這使得其視唱練耳教學缺乏實用性。視唱練耳教學圍繞聽音、節奏、旋律、視唱等形式來開展,每項教學內容對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起著不同的作用,但是,這些訓練更多的是針對聽辨和視唱的技能訓練,它沒有結合學生的音樂專業學習來進行,因此,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聽唱技能,但是卻缺乏實用性,他們不能把這些能力運用到自己的專業學習中,對自己的專業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要實現視唱練耳課程的實用性,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選擇更具現實意義上的內容。如節奏訓練,這是聽辨訓練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無論是聲樂專業還是器樂專業,都涉及到節奏問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我們往往把對節奏的訓練重心放在聽記上,而忽略了節奏在音樂作品中的運用,這就導致在學習聲樂作品或器樂作品時,節奏不穩定、不規整,甚至節奏錯誤等問題層出不窮,對專業課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困擾。因此,視唱練耳教學中對節奏的學習要結合專業學習中的常見問題來進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其實用性。
2.教學安排與實際進度要靈活控制
在視唱練耳教學的每一階段,都有具體的教學任務要完成,具體的教學目標要達到。為了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教師實際授課時,一般會根據教學安排按部就班地進行。對于學生在掌握各部分教學內容時體現出的個體差異性,教師沒有作過多的考慮,也沒有適時地根據具體情況對實際的教學進度作出相應的調整。而視唱練耳課程各部分教學內容前后之間的聯系都極為緊密,一個環節的問題沒有解決,會導致后續一連串的問題,最終教學目標難以很好地實現。
解決這個問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安排,根據實際情況,或安排時間強化訓練,或在教授新課的同時有意識地穿插舊的教學難點,或幫助學生制定具體可行的課后自我訓練方案。學生只有解決了前一階段的難點,才能順利地進入后一階段的學習,視唱練耳教學才能切實達到教學目標。
3.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的有機融合
目前,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音樂素材基本上是圍繞中國民族調式和西洋大小調來組織,選取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優秀音樂作品,對于二十一世紀新時期的現代音樂作品,卻很少涉及。而成長在現代多元化音樂文化中的學生,他們平時接觸傳統音樂古典音樂較少,對這些音樂語言比較陌生,他們有他們的音樂審美觀和興趣,這些所謂的經典音樂素材不能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學起來自然事倍功半。當我們在教學中加入一些他們比較熟悉的流行音樂或影視音樂時,他們立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并且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教學效果往往也比較好。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涉及現代音樂作品的視唱練耳教材目前很少,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和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教材建設上能兼顧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的有機融合。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綜合性院校視唱練耳教學現狀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使視唱練耳課程違背了其最初的學習意義,并阻礙著視唱練耳教學目標的實現。我們要結合綜合性院校音樂專業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對視唱練耳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使視唱練耳課程更好地發揮出其學科價值。
本文系2015年湖北理工學院教育研究項目《視唱練耳創新型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