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張國強
摘要:隨著當代經濟的發展,現代技術水平的提高,農業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的新方向。農業園區建設是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基礎,通過農業園的建設,可以完善廣大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文章主要介紹了長豐縣吳山鎮牌碑村現代農業園的現狀,以及吳山鎮現代農業園區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現代農業園;問題;解決方法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第二、三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當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傳統小農模式自給自足的農業耕作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日益淡出了歷史舞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第一產業的衰落,將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現代農業園區的興起及發展無疑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一、農業園區現狀
農業園區是指現代農業在空間地域上的聚集區。它是指在具有一定資源、產業和區位等優勢的農區內劃定相對較大的地域范圍優先發展現代農業,由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用工業園區的理念來建設和管理,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現代科技和物質裝備為基礎,實施集約化生產和企業化經管,集農業生產、科技、生態、觀光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園區。
近年來,長豐縣通過政府引導扶持,招引以合肥三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建設主體的示范園,示范帶動特色農業向規?;⒏咝Щ较虬l展。園區核心示范區面積689畝,加之林間套種合計面積1200畝。園區規劃到2012年底面積擴大到萬畝以上,其中設施栽培500畝,示范帶動周邊6個村2000余戶農戶,建成集生產、倉儲、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綜合性示范園區,實現畝均增效6000元的目標。經歷了六年的發展后,吳山鎮現代農業園區已經形成了占地面積1200畝的以種植瓜果蔬菜為主的基地。吳山鎮農業園在增加地方就業,提高村民收入方面都頗有成就。但是,由于農業園建設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在園區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發展中的問題
(一)政策宣傳不到位,村民缺乏熱情
在問卷調查發放與村民交談的過程中,有的村民竟然表示對村內近在咫尺的農業園毫不知情,更不用說什么是現代農業園了,也并不了解土地流轉政策。對農業園區,大部分村民只是知道其存在,對其運行的機制及相關政策并沒有確切的了解;甚至還存在少數對農業園區建設完全不知情的村民;甚至還存在一些對農業園抵觸心理的村民。相比之下,村民對土地流轉政策的了解情況則好得多。但年老從事勞務的村民卻表示更加愿意自己在土地上耕種,自給自足;然而,也有村民反映雖然想將自己的土地流轉卻由于土地形狀不規整,面積較小,分布零散不符合征用要求,荒廢可惜不得不自己耕種;還有村民表示土地流轉的費用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故不愿意流轉。農業園政策與土地流轉信息不匹配,村民對其缺乏了解,難以提高其積極性,園區建設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二)農產品銷路不暢
由于牌碑村地處內陸,運輸方式單一,主要采取陸路運輸的交通方式,只能將農產品運輸到附近城市地區,產品銷售范圍受到較大限制。有的農民表示,部分優質高產的農產品賣不出去,為了減少損失,不得不低價銷售進行處理。
(三)氣候情況多變
吳山鎮牌碑村地處江淮分水嶺脊背,位于省會合肥市的北郊,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夏季溫度較高,降水充沛;冬季氣溫溫和,降水較少。總體來說,熱量充足,氣溫年較差較??;降水豐富,但季節變化較大,旱澇不定。2016年7月末,安徽省持續降水,瓜果無法受到充足的光照,難以儲存糖分,品質不高,且容易發生病蟲災害;而8、9月份氣候又異常干旱,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四)龍頭企業少,輻射能力弱
由于農業園區發展模式單一,大都為企業租賃,雇傭農民進行種植,且園區內項目大都為相似的瓜果蔬菜培育,企業之間實力水平大致相當。因此,農業園區的產品競爭十分激烈,企業往往以降低價格來處理過多產品。
三、對策
(一)完善發展政策,提高村民認知感
地方村政府應該采用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村民講座,紀錄片放映,并發放圖文并茂的小冊子等形式,向村民普及農業園建設及運作模式的相關知識和優惠政策,增加村民對農業園的了解,提高村民的熱情。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土地流轉,擴大園區規模,進行集約化,規?;霓r業生產。在建立牢固的群眾基礎后,進一步成立專項的農業園財政政策基金部門,提供有關農業園育種、育苗等農作物生產流程中的資金支持,給予村民技術指導。還可以給予踴躍參加農業園建設的村民以最低的收入保障,簽訂相關的保險合同,保障村民的財產安全。加大政府財政對農業園的支持力度,實施優惠的稅收政策,減輕村民的稅負,提高村民的收入。
(二)創立自主品牌,進行產品市場分析,拓寬銷路
吳山鎮應該緊跟當代社會的步伐,在農業區生產過程中率先推廣環保綠色的生產方式。選擇完整的地塊作為農產品種植基地,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設置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保證有機地塊獨立,不受污染。采用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植株調整等技術,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為農作物創造一個的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證優質高產。以有機、健康、生態為宣傳重點,創立農業園區的自主品牌,宣揚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時,應組建專業的營銷團隊,進行園區品牌的宣傳,以此來擴大園區產品的知名度,提高產品的經濟價值。
由于社會消費群體不同,因而對產品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園區應該針對產品做一份詳盡的市場調查需求分析,準確定位產品的市場銷售方向。將新鮮有機的果蔬銷售至最受歡迎和需求最為迫切的市場,使自己處于有利的賣方市場,提高商品的價格。例如,將新鮮有機的農產品提供給高檔的母嬰服務中心、育兒所。
(三)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提高市場反應能力
吳山鎮應該招募專業人員,組建一支信息化隊伍,建立農產品的信息系統。采用網絡系統、數字終端設備、時點銷售系統、條碼掃描等技術,進行農產品信息系統建設,對銷售流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監控,進一步推廣產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管理技術。盡快在各個物流中轉站建立公開、公平的農產品電子信息采購平臺,充分發揮電子商務訂單、配送一體化的優勢。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實現企業與采購方有關方面業務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并及時發現產品銷售流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
(四)發揮好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
吳山鎮應加強龍頭企業的建設,發揮好其帶動示范作用,拉動農業園區的經濟發展。以實力較強的企業為龍頭,圍繞一種或幾種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銷售,與生產基地的農戶聯系起來,進行農產品銷售。企業主要負責產品培育的技術指導、產品加工、產品包裝、物流運輸、銷售環節,農戶只需在土地上進行生產。龍頭企業的帶動,可以促進企業與農民之間的合理化分工,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也解決了村民關于銷售的后顧之憂,還有助于提高產品的價值。
四、結語
吳山鎮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與發展是當地未來農業發展的新方向,必將會代替傳統農業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新動力。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示范園區,在帶動地方就業,拉動經濟增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村民積極性不高,經驗不足,園區內發展模式單一化等多方面原因,在進一步發展中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仍處于初步摸索階段。因此必須針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專業部門,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等經濟政策、專業化方法,推動農業園區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坤.加快推進廣西農業園區規劃的對策[J].農業經濟,2011(12).
[2]楊濤,朱博文.城市化進程中關于發展現代農業園的思考[J].產業經濟,2006(08).
[3]李小雙,陳星.國內外都市農業園發展模式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3(06).
[4]閻曉軍.都市農業信息化發展模式[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5]陳衛峰.西安都市農業發展的SWOT分析[J].湖南農業科學,2013(05).
[6]安曉寧,魏虹.現代農業示范園規劃與建設探討[J].科技與經濟,2004(01).
(作者單位:張珊珊,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張國強,淮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