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
摘 要:在分析新課標下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面臨的困境基礎上,提出了擺脫這些困境的方法和策略,旨在為農村中小學實施新課標,提高體育教學效率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課標;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16
體育課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主要課程之一。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落實新課改的重要渠道。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入,新課改的逐步加強,及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很多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學習思想和遠大的志向,具備了一定的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及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很多農村中小學體育課仍然被擺在副科位置上,體育課仍然不容樂觀。
1 農村中小學體育課教學的現狀
1.1 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偏差
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致使許多學校嚴重存在重智輕體,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不良現象。一些領導口頭上說體育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實施上往往不盡人意,雖然中考加試體育,但有的領導認為分數很少,考試的前兩周突擊練習一下就可以了,有的學校雖然課程表上排了兩節體育課,但往往不能落實,被其他主科或班主任占用,有“名存實亡”的現象。另外,在評價體育教師的勞動成果方面欠公平和科學。
1.2 學校領導不良的體育態度
目前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以下幾種不良的體育現象: (1)不全面落實課程計劃,體育課開不足、開不全的情況。 (2)雖然課程表上排體育課但實質上并不上體育課,而是被其他教師占用,課表形同虛設。(3)學校只給體育教師定教材,而不給學生定教材。(4)對體育課管理不善,體育教師不按大綱授課,愛好什么就教什么,很多的器材教材被擱置下來,學校領導聽之任之。
1.3 體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在“應試教育”影響下,體育教師的政治,經濟待遇低,勞動得不到社會,學校的承認,體育課不受重視,體育教師不受重視??瓢喑錾淼捏w育教師不愿教體育,部分骨干教師紛紛要求改教其他學科。據統計,某地近幾年的專職體育教師流失率為32.6%。即使教體育也缺乏“安心,熱心,專心”,有的既教體育也教其它科目。造成了“臨時工”多,“正式工”少;“多邊戶”多,“專業戶”少的現象。由于受身體素質,業務素質,精力和能力的局限,很多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不明確,講解不準確,示范不正確,教學時間也無法保證,有的老師還在術語上出現了錯誤。
1.4 體育教師自身的敬業意識不高
很多農村中小學體育在學校得不到應有的地位,體育教師低人一等,在入黨,提干,評優,評先,評職稱時得不到公正的對待,往往是主課教師優先。同時,學校給體育教師制定的工作量也是最高的。而且很多學校對課外活動,課余訓練,體育競賽都不計算在工作量之內。這些都嚴重挫傷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有的體育教師據理力爭又屢遭打擊之后,心灰意冷,得過且過,致使體育教師無心教體育,有的干脆“跳槽”改行。
1.5 體育場地器材缺乏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別是經濟的原因,致使農村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十分短缺。筆者走訪了一些農村中小學,發現有的學校體育設施一片空白。短缺情況村小比完小嚴重,農村初中比中心校嚴重。根本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沒有操場,跑步只能順著道路跑或在農民打麥子的場里跑。平時上課也只是做操,跑步,時間一長,使學生失去了上體育的興趣。
1.6 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
在一些學校調查時,有的學生說:“我平時喜歡體育,但體育課不過癮,受約束。”也有的學生說:“體育課就干巴巴的做操,跑步,太沒意思。”還有一些學生說:“我們喜歡球類項目,但由于沒有球,或受老師約束,沒有機會打,體育課太掃興,上不上一回事?!庇械恼f:“體育課太臟,太累,不想上。”“我身體素質差,怕丟人,想自己玩?!睆倪@些簡單,真實的話語中我們也能了解一些情況。由于受場地,器材的限制及教師的教法缺乏新意,使學生不想上體育課,即使上也“身順心違”。
2 方法與對策
2.1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認真落實新課程改革,貫徹方針政策
農村中小學如何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鍵是我們的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一把手要下決心,帶頭排除干擾,端正辦學思想,落實新課程改革,為學校體育工作多出點子,多想辦法,多辦實事。以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重點,推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深入開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積極推進體育課程改革,深化教學改革,豐富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青少年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2.2 加強領導,層層負責,任務到人
鄉鎮中心學校要建立由一把手帶頭,分管副校長,中心校體育教研組,學校體育教師層層負責的管理體制,定期召開中心校體育工作會議,嚴格落實課程改革,制定當年學期工作計劃,全面部署各項體育工作,體育活動,任務落實到人。例如:在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和《中小學體育合格標準》中,從學校領導到體育教師,班主任,學生和家長,都要做到“五清楚”:任務指標清楚,年齡清楚,組別清楚,項目清楚,標準內容清楚。在具體工作中,一層抓一層:中心學校--學校領導——年級組和體育組——體育教師和班主任——學生。要求各級人員都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從而保證了體育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教學任務的如期完成。
2.3 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和提高體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
眾所周知,落實新課改的關鍵在于教師。體育教學要想落實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必須改變以往體育教師量少質低的狀況,通過多種培訓途徑,增加體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具體方法如下:(1)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有計劃,有步驟的增加和吸收體育院校畢業生,在招調體育教師時盡量向農村學校傾斜,以便盡快彌補農村中小學體育師資,同時還應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以促進深化農村學校的體育新課程改革。(2)各地區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特殊政策,幫助體育教師解決好一些實際問題,使體育教師工作的踏實舒心。要想方設法為體育教師在職進修創造條件,使他們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3)積極開展縣,鎮中心學校,中小學三級體育教研活動,成立掛鉤互幫,送教下鄉活動,在鎮中心學校成立中心體育教研組,定期選派縣城優秀,骨干教師到中心教研組進行培訓指導。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安排有體育基礎的教師參加培訓,以便回校擔任兼職體育教師。(4)以鎮中心教研組牽頭,對所有的專職,兼職體育教師舉辦鄉鎮級別的教研活動。如體育示范課,優質課評選,教案評選,說課活動,論文評選等,使他們的業務水平逐步提高。
2.4 充分調動體育教師工作積極性
體育教師經常在室外教學,嚴寒酷暑,風吹日曬,非常辛苦。這要求學校一把手要從政治上愛護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福利待遇從優,工作服務到位,在評定職稱,表彰獎勵,轉正定級等方面制定專門政策,與其它學科教師一視同仁。真正做到“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生活留人,感情留人。”使他們自愿扎根農村,樂意為農村學校體育做貢獻。
2.5 堅持因地制宜,多方集資,解決農村學校體育器材匱乏問題
(1)因地制宜,自制體育器材,師生利用課余時間或節假日修建場地,自制器材。(2)調動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辦學積極性,爭取地方和社會各界出資或捐資改善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3)利用召開運動會促場地建設。一年在一個學校召開一次全鎮中心校中小學運動會,其他學校從人力,物力上給予大力支持,多方籌集資金,添置器材,開辟場地,共同組織,各學校借承辦之利,改善場地器材。 (4)學??梢岳们诠€學的收入購置部分器材,有計劃地分批擠出資金購買體育器材。(5)學校還應和社會聯合舉辦比賽,社會出資,學校承辦,既方便了群眾健身,又使學校體育器材得到補充,更新。
2.6 培育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課堂效益
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提出“欲圖體育之工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體育之自覺不可?!碧岣哒n堂效益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上課時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良好的儀表形象,言談舉止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從而感染學生。其次,要調節好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只有讓學生保持一定的興奮,保持活而不亂的課堂秩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第三,要及時表揚,評價和鼓勵學生。對學生的練習要正確的評價,當學生練習成功時要表揚,失敗時要及時給予鼓勵。第四,要設計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師要精心設計教案,場地器材,教法要新穎多變,要適時適量地采用游戲法,競賽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盡管在新課標下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新課改的全面推行 ,以及各級領導、社會的關心支持,加上全體農村體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農村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將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尚海英. 如何全面提升學生體質[J]. 學苑教育,2012 (12).
[2] 曲言明,辛彩琴,曲淑華. 要充分挖掘農村中小學中的
體育苗子[J] . 中國學校體育,1999(05).
[3] 楊愛蘭.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困境及對策[J]. 新
課程(中學)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