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要:聲樂教學是我國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對于戲劇影視演員來說,聲樂演唱的水平也是對演員藝術表演能力的一種檢驗。只是和專業的聲樂藝術學生不同,學習戲劇影視表演的學生在實際的聲樂學習過程中,更側重于表演藝術的學習。而原生態民歌作為民族藝術文化的一部分,不僅是我國民族音樂發展的基礎,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原生態民歌在目前并未得到廣泛傳播。在音樂教育不斷發展的當下,如果能將原生態民歌融入到戲劇影視表演的聲樂教學中,不但可以拓展原生態民歌的發展深度,還能豐富高校戲劇影視表演的聲樂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關鍵詞:原生態民歌;聲樂教學;高校;戲劇影視表演
音樂帶給人的是聽覺上的享受,是人們通過感官來感受審美情趣的一種藝術。它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創造力,還能增強人們的想象力。戲劇影視表演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它和音樂有相同之處,都是利用感官感受來獲得對美和藝術的感知。聲樂教學是戲劇影視表演中的專業課程,隨著影視業的發展,戲劇影視專業的聲樂教學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原生態民歌作為民族音樂的重要構成因素,不僅增加了民族音樂的表達方式,還能使人們從中感受到原生態民歌的純真質樸的情感,豐富了聲樂教學的資源。因此,在戲劇影視表演中融入原生態民歌,除了可以改變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傳統印象外,還能增加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提高聲樂教學的整體水平。
一、關于原生態民歌的基本概述
原生態民歌是原生態音樂當中的一種音樂類型,它是指沒有經過任何藝術加工,以原聲狀態而存在的音樂藝術。原生態民歌是民歌當中最原始的一種音樂形式,它流傳于民間鄉野,很多歌曲都來自于農夫、漁夫或是纖夫等勞動人民當中,是勞動者勞作之余的歌曲。盡管原生態民歌誕生于鄉野之中,但它在詞曲上和普通的民歌并無差別,詞曲創作上不僅簡單、明了,而且更有韻味,最重要的是旋律優美。
原生態民歌的歌詞內容主要是表達勞動人民生活中的各種形態,比如常見的有砍柴調、歡喜調、哭喪調、哭嫁調等,不但真實地反映了不同時代勞動人民的生活精神面貌,還將勞動人民內心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深刻地表達了出來。部分原生態民歌具有悠久的歷史,隨著歷史的發展,一些民歌經過改進后,歌詞變得更加通俗,且朗朗上口,曲調也更加動聽,在民族音樂藝術歌曲中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另外,我國的原生態民歌種類繁多,而且分布范圍較廣,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陜西和山西西北民歌、客家山歌和內蒙古長短調牧歌等。
二、戲劇影視表演專業進行聲樂教學的目的
聲樂教學課程是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因此,作為一名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聲樂作品演唱能力,這不但是培養影視表演專業學生藝術氣質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學習表演藝術的學生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為了達到聲樂教學的目標,學生必須要在實際的聲樂學習過程中加強演唱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一些專業聲樂理論基礎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對聲樂理論知識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使學生掌握一些專業演唱技巧,幫助學生達到良好的歌唱狀態,使學生懂得科學發聲的方法,能夠通過自身所掌握的一些聲樂知識,對聲樂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從而在演唱過程中使自己的嗓音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戲劇影視表演學生學習聲樂,有助于提高臺詞語言聲音塑造能力。而且,近幾年來,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演員的就業趨勢發生了改變,社會對復合型影視表演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很多學習影視表演的學生,通過參加音樂劇的舞臺表演來提高自身的演唱和表演能力,也有利于自己在畢業后更具就業競爭力。而音樂劇對于演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無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歌唱和舞蹈,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水平,才能適應舞臺藝術的要求。因此,在戲劇影視表演專業進行聲樂教學,不僅是提高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需要,也是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的必要途徑。
三、原生態民歌融入戲劇影視表演聲樂教學中的意義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形勢下,文化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多元化文化的發展使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原生態民歌作為其中的一種音樂元素,它的藝術價值也不斷被專家學者所挖掘。而在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聲樂教學中,融入原生態民歌教學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原生態民歌雖然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但因為地域性局限和傳播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原生態民歌的傳承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高校作為教育機構,有義務承擔原生態民歌傳承與發揚的重任。而將原生態民歌融入戲劇影視表演聲樂教學中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豐富戲劇影視表演聲樂教學的教學內容
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聲樂課程基本上都是按照統一的教學模式進行的,聲樂教學具有較強的傾向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教會學生歌唱的技巧,忽視了對傳統民族音樂的學習。這種統一固定化的教學模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不能對不同形式的音樂進行欣賞,還因此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失去興趣,影響了傳統民族音樂的發展。因此,高校的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教師在聲樂教學中還要引進原生態民歌,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結合原生態民歌的多樣化表現形式,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聲樂教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另外,隨著人們對于原生態民歌喜愛程度的加深,教師一般都引入原生態民歌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對原生態民歌進行研究和學習,一方面可以促進原生態民歌的發展和傳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藝術審美水平,使學生感受到更多民族音樂的魅力,提升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有利于提高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學生的音樂藝術欣賞能力。同時,在學習原生態民歌時,教師可以通過開設原生態民歌選修課、舉辦原生態民歌活動比賽等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原生態民歌,從而使我國的傳統民族音樂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二)原生態民歌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原生態民歌的分布特別廣泛,在演唱方式和表現形式上都比較多樣化,因此,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聲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還要重視引導學生對原生態民歌的研究,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并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在原生態民歌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傳授專業的音樂理論知識,還要鼓勵學生對原生態民歌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對原生態民歌的傳播和形成因素等進行研究分析,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學生在研究原生態民歌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樂感。
原生態民歌具有悠久的歷史,隨著歷史的變遷,原生態民歌也在發展和變化,并因此而逐漸成為一種富有文化內涵的音樂藝術。所以,學生在對原生態民歌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對原生態民歌的文化內涵有更深的理解,還能更好地掌握它的精髓,從而提高自身的音樂創造能力,這對于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是十分有利的,既能增強自己的音樂藝術欣賞水平,又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藝術表演能力。
(三)學習原生態民歌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社會發展促進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現如今人們不再僅局限于對個人能力的重視,而是更傾向于對個人綜合素質的注重。因此,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作為一名大學生,教師的義務是教書育人,而學校的義務是培養全面發展且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優秀學生。同樣,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中,學校也要以培養有文化、道德、理想和紀律的“四有新人”作為標準,來培養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學生。音樂文化在學校教學中,對培養高素質文化人才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原生態民歌作為傳統民族音樂中的優秀音樂藝術,在經歷了實踐的考驗后,留存下來的都是經典。因此,通過對優秀原生態民歌音樂作品的學習,不僅能培養戲劇影視表演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還能使其在學習原生態民歌的過程中,對前人熱愛大自然和生活的情感有所領悟和體會,從而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四、結語
原生態民歌是中華傳統民族音樂中的重要音樂藝術,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學習原生態民歌,不僅是對于原生態民歌的傳承與發揚,也是促進當前聲樂教學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另一方面,聲樂學習也是戲劇影視表演學生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因此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原生態民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不但能增強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音樂藝術審美能力,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梁晶.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小議[J].當代電影,2007,06:93-95.
[2]程析.原生態民歌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J].藝術教育,2016,02:62-63.
[3]梁旭.原生態唱法融入高校聲樂教學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4,13:16-17.
[4]伊娜.試論原生態民歌融入高校聲樂教學的啟示[J].藝術教育,2016,09:82-83.
[5]陳光劍,譚春艷.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多元思維探索[J].四川戲劇,2011,05: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