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志強
【摘要】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的核心價值體系,是經濟與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企業文化已成為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對于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工會組織是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有著聯系群眾的天然優勢和可以利用并有待于進一步挖掘的資源優勢,應該積極發揮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的作用,本文就如何發揮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中的積極作用展開討論,從“三條原則”、“三種能力”、“三個結合”等三個方面淺談工會組織如何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工會組織;企業文化;建設;發揮
一、堅持“三個原則”是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基礎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職工之家”,最貼近職工群眾,最清楚職工群眾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號召力。因此工會組織要在企業文化中發揮作用,就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持之以恒,穩步推進”三條原則,依靠和團結廣大職工群眾,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企業的活力,使每一個企業職工都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氛圍和一種精神支柱的存在。
1、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工會組織參與企業文化建設要始終堅持以企業的改革發展為中心,要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結合,從企業工作的全局上來確定企業文化建設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2、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原則。要拓寬視野,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創新企業文化的內涵,確保企業精神、價值觀念、企業形象、經營理念等內容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符合形勢發展的要求,具有時代感。
3、堅持持之以恒,穩步推進的原則。各級工會組織要按照“整體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堅持時間服從內容,進度服從質量,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抓好工作,展示作為。
二、提高“三種能力”是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的關鍵
隨著企業的發展,改革的深化,社會環境和企業內部條件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工會必須在創新群眾文化活動上下工夫,在打造企業文化品牌上開闊思路,廣大工會干部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工會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能力,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1、提高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參與能力。各級工會組織不僅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參與者,也是重要實施者,工會要根據企業對建設企業先進文化的具體要求,確定工會組織在企業先進文化建設中的總體思路和有效措施。
2、提高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造勢能力。企業先進文化建設是一項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工作,重在廣大職工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實踐。因此,必須通過大造宣傳聲勢,發動和吸引廣大職工群眾參與,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創造精神和能動作用。
3、提高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引導能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營造企業濃厚的民主氛圍,引導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工會工作的重要任務。
三、抓好“三個結合”是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的保證
工會組織要通過自身卓有成效的活動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不斷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使企業文化建設成為兩個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發揮出工會組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保證作用。
1、將“爭創”活動與豐富企業文化內涵相結合。把“爭創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員工”與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相結合,制定“培育企業優秀文化,提高企業員工素質提升企業創效能力,引領企業健康發展”的戰略目標,通過加強學習和引導,把員工塑造成企業的優秀人才。一是大力倡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氣,努力營造“用共同的理想匯聚人才,用宏偉的事業鍛造人才,用激勵的機制開發人才,用良好的環境吸引人才”的企業文化氛圍,讓企業的人才優勢轉化為科技優勢和競爭優勢,促進員工與企業同步成長;二是注重加強對員工的愛崗敬業精神、奉獻精神的教育,在企業中大力營造出充滿生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為優秀人才的成長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條件。三是要增強主題意識,把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建設“四有”職工隊伍上。各級工會要通過培訓、技能比武、技術創新等形式,用新知識、新技術武裝職工,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四是大力選樹能代表企業精神的先進人物、先進群體,發揮好先進人物、先進集體在培育企業精神方面的導向和示范作用,把個體行為轉化為群體行為;五是不斷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賦予企業精神新的內涵、新的內容,提高企業精神的品位;六是加強企業精神教育,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用“至精、至誠,更優、更新”的企業精神規范職工的具體行為。
2、將“三工”建設與構建企業文化平臺相結合。以“工地文化建設、工地生活建設、工地職工之家建設”為主要內容的“三工”建設是企業公司開展的一項極具工地特色的主題活動。在“三工”建設中,將構建企業文化平臺作為提升“三工”建設品位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即把“三工”建設作為“樹立企業形象的窗口、培育企業文化的搖籃、展示員工風采的舞臺、進行員工教育的學校”這一系統工程來完成。文體基礎設施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各級工會組織要加大“三工”建設的資金投入,添置文體活動器材,努力搞好培訓基地、文化活動場所、宣傳教育陣地、生活設施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和職工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需要,為職工營造舒適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有利于人才成長的文化環境。
3、將“四全”工程與打造企業文化品牌相結合。以“全員促經營、全員獻良策、全員保安全、全員降能耗”為核心內容的“四全”工程是企業公司長期開展的一項群眾性生產活動,企業的生產經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而“四全”工程正是工會組織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來進行、來展開的。工會在實施“四全”工程過程中,一要把企業經營生產的各種理念,反復地向職工群眾進行宣傳,使生產經營的各種理念成為職工思想上的定勢、價值的取向、行為中的規范,指導和規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個環節、各種行為;二要積極協助行政制定有關的規章制度,把企業的經營的各種理念融入到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范、作業標準和崗位要求之中,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三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堅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通過“四全”工程的實施,深入開展勞動競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職工合理化建議、崗位大練兵、技術大比武等多種形式的群眾性生產活動,把“國內領先,世界著名”的戰略目標落實到企業職工的生產經營實踐中去。
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會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積極加入到各系統齊抓共管建設企業文化的行列中來。新時期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必須強化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正確處理維護職工長遠利益與現實利益的關系,必須不斷提高工會干部和職工隊伍的素質,做到多方面緊密結合,從而發揮工會組織作用,更好的完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