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明麗
摘 要:文章結合近年來朝陽地區各公共圖書館為農村中小學生服務的實例,分析在閱讀推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并認為公共圖書館應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手段,從而切實可行地為農村中小學生提供課外閱讀服務。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農村;中小學生;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2-0019-02
1 農村中小學生落后閱讀狀況產生的原因
不同于城市學校,農村相對閉塞的環境和落后的文化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閱讀需求,農村中小學生閱讀狀況不容樂觀這一事實有目共睹。筆者根據遼寧省朝陽地區各公共圖書館幾年來的工作實踐,總結原因如下。
1.1 學校管理體制落后,教育理念陳舊
在提倡全民閱讀的今天,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中小學的圖書館(室)建設,即使不具備足夠條件的農村中小學、教學點也都建有圖書柜、圖書角。目前,遼寧省朝陽地區所屬中小學基本上都建立了圖書室。如:朝陽市北四家飲馬池小學是一所學生人數不足200人的農村學校,2015年朝陽市圖書館在該校建立了圖書流通點,然而在進行圖書周轉時發現,兩個月前送去的圖書根本未開箱,館員們精心挑選的圖書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筆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①應試教育環境下,學校怕學生看課外書影響成績。②學校怕管理起來麻煩,因為借回去看的過程中,會存在圖書丟失破損現象。③學校缺乏專業的圖書管理人員。圖書管理員本來應該是由圖書專業技術人員或是進行過專業技術培訓的人員擔任的,但是很多學校的圖書管理員都是年紀較大的教師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學校家屬,只是起到了看門人的作用,根本不能給學生提供必要的閱讀指導。
1.2 經濟條件所限,家庭重視不夠
地處偏遠地區的農村中小學生要想來公共圖書館看書或者來市區買書,除交通不便外,經濟條件有限也是個現實問題。現在書刊價格年年看漲,若按平均20元一本來算的話,即使一個月只買一本書,一年下來對于經濟比較困難的農村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此外,大部分農村家長本身就沒有閱讀習慣,或外出打工不在家,或忙于生計,無法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
1.3 互聯網的沖擊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現代科技的發展,電腦及智能手機也走進了部分農村家庭。盡管電腦在農村家庭中未得到普及,但是鄉鎮網吧也給農村中小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相對于比較古樸傳統的紙質書刊,孩子們更容易接受電腦及手機上的信息,但是這些介質上傳遞的信息魚龍混雜,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們分辨能力及自控能力比較低,容易被一些游戲、網絡小說及不健康的信息內容所吸引,沉迷其中,也就無暇閱讀一些傳遞正能量的書籍了。
2 抓好陣地服務,延伸服務觸角
2009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倡議當年4月23日至次年4月23日為“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這個以“少年強則國強”為口號,以“讓我們在閱讀中一起成長”為主題的活動得到了全國百余家公共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的積極響應。朝陽市圖書館在2010年新館建成后成立了少兒工作部,部門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對少兒閱讀工作的推廣。朝陽市圖書館在保證陣地服務的同時,發揮地區中心館的帶動作用,開展延伸服務,聯合各縣區公共圖書館在市區及周圍農村中小學建立圖書流通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1 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
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健康心理的培養,都需要優秀的書籍。因此,朝陽市圖書館在文獻配置時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點以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挑選有利于他們身心發展的讀物,以達到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及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每年的寒暑假前夕,朝陽市圖書館都會為少兒部配備一批新書,在采訪時館員會參考一些知名網站的少兒讀物排行榜及學生和學校的推薦建議,適當加大一些借閱率較高的圖書復本量,以滿足孩子們的閱讀需求。
2.2 建立農村中小學流通站
由于交通條件所限,農村中小學生幾乎不可能來圖書館借書看書,這就需要公共圖書館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將圖書送到孩子們手中。朝陽市圖書館除在市區內的燕都小學、聾啞學校、朝陽第一高中等5所中小學建立了流通點外,還聯合雙塔區少兒圖書館及各縣區公共圖書館在北四家飲馬池小學、藍天希望小學、大廟鎮水泉小學、喀左第四小學等16所農村中小學及幼兒園建立了流通點,由各縣區的公共圖書館負責對流通點圖書進行定期更換。流通點的建立不僅豐富了學校的文獻資源,同時也讓農村的少年兒童能夠隨時看到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品種多樣的圖書,增長他們的見識,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得到撫慰。
3 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手段
3.1 轉變落后觀念,提高思想認識
落后的觀念主要來自家庭和學校方面。農村孩子的購書量遠遠低于城市孩子,除經濟條件的限制外,還受農村家長對課外讀物的認識及態度的影響。與家長相比,農村中小學教師對待課外讀物的態度更為復雜,他們更清楚分數的重要性,所以也就更希望孩子們把成績放在首位。針對這種現象,公共圖書館應該主動聯系城市的優秀教師及優秀學生家長甚至知名作家與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及家長進行交流互動,解答他們對課外閱讀的困惑,傳授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成功經驗,共同幫助孩子正確處理課外閱讀和學習的關系,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3.2 開展各種活動,培養閱讀興趣
公共圖書館在具備了豐富的館藏后,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寶貴的資源充分發揮作用。如何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公共圖書館變靜態服務為動態服務,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寓教于樂,將書中精華內化在學生的頭腦里,使他們受益終生。
公共圖書館可利用寒暑假和一些特殊的紀念日,舉辦一些符合中小學生心理特點的形式新穎、富有時代氣息的講座、展覽、電影展播、親子閱讀等活動。如:針對農村中小學生與家長缺少溝通的現狀,朝陽市圖書館在朝陽縣烏蘭河碩蒙古族中心小學舉辦了“《自信是成功的一半》關愛少兒心理健康”講座,邀請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主講,同時還展出了相關圖片,通過講座和圖片宣傳使步入青春期的農村中小學生能理性地認識和應對成長中的煩惱,讓孩子們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這個五彩繽紛又錯綜復雜的社會,采取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4.23世界讀書日”,朝陽市圖書館把藍天希望小學的學生及家長共50人請到館里,為他們播放了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讓孩子及家長更多地了解我國國情,尤其是農村學校學生的現狀,激發他們對校園生活的熱愛,使其珍惜學習的機會。
3.3 聯合社會各方力量,共同促進閱讀推廣
公共圖書館是社會繼續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承擔著校外終身教育的重要職責,具有較好的文化凝聚力和號召力。公共圖書館應該充當發起者,喚醒全社會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對未成年人尤其是比較弱小的農村中小學生的閱讀現狀的關注和重視。公共圖書館可以聯合各級縣(鄉)政府、財政部門、文化館、書店等,共同推進農村中小學生閱讀工作的發展與推廣。如:2016年的“六·一”兒童節前夕,朝陽市圖書館聯合龍城區文化館、龍城區圖書館、昆侖書店在龍城區飲馬池小學開展了“‘六一書香龍城·溫暖童心——少兒書法、繪畫、征文大賽表彰大會”,展出了孩子們的書畫作品及獲獎征文。會上對各位獲獎的同學進行了表揚和獎勵,昆侖書店為該校捐贈了教輔書、名著、漫畫等各類圖書300冊,龍城區文化館的教師還給孩子們準備了歌舞、器樂表演,同學們也帶來了作文朗誦、街舞等自編自導的節目。這樣的活動使孩子開心、家長滿意,電視臺和報社都有跟蹤報道,既奉獻了社會各界的愛心,又起到宣傳推廣的作用,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4 結語
未成年人閱讀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村中小學生閱讀服務又是公共圖書館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提供普遍均等服務的職責所在。只有廣大農村中小學生的閱讀意識和質量提高了,全民閱讀才能更好地開展,社會才能進步,從而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楊玉蓉.論公共圖書館為農村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服務[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12):137-138.
[2]田野.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的重要力量[J].圖書館學刊,2014(12):95-97.
[3]劉秀敏.倡導全民閱讀,強化少兒閱讀服務工作[J].圖書館論叢,2011(2):36-39.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