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午+陶其林+程浩


【摘要】構建了以學生為評價主體的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通過設計問卷,收集相關數據,將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應用到高校學生對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中,獲得更加客觀、合理的評價結果.
【關鍵詞】教學質量評價;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隸屬度
引 言
教師教學質量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和核心,同時也是高校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當前,國內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分別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專家評價、同行評價、領導評價、學生評價等形式,按照不同權重組合.組合評價模式雖然能夠彌補單一評價的缺陷,但仍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專家評價會出現不夠全面而缺乏公平、同行評價會受到主觀因素而流于形式、領導評價不夠專業欠缺說服力.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質量效果的承載者,也是教學質量評價的主要信息來源,對教師教學質量最有發言權.尤其是大學生,他們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思想和心智,能夠對事物做出較為客觀、理性的識別和判斷.
但是,在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中,因為涉及大量的評價指標并且評價中存在大量的模糊現象和模糊概念,不能用定量數據進行直接量化考核評價.為了彌補這一缺點,常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定量化處理,使之更加客觀、公正.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學生為主體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設計調查問卷、收集數據,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并進行一致性檢驗,構建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我校某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進行實證研究.
一、模型的構建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以模糊數學為基礎,應用模糊關系合成的原理,將一些邊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從多個因素對被評價事物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的一種方法.
(一)評價指標及等級的確定
二、實證研究
本文以我校某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為例,設計調查問卷,向該教師所任教的學生隨機發放問卷,發放對象為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和不同性別的在校學生,收集有效問卷200份,并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最后,采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其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一)各級評價指標中各項指標權重的確定
以各項評價指標在教學質量評價中的不同重要程度為依據,根據層次分析法分別得到三級評價指標中各項指標的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最后將通過一致性檢驗的具體結果列入表1.
依據表1數據,將各級評價指標權重向量列舉如下:
(二)學生評教的計算過程
學生評教就是學生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收集200名學生有效評價數據,如下表2所示:
由結果可知,學生對該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為“優秀”的比例為49.72%,“良好”的比例為41.47%,“一般”的比例為9.21%,“差”的比例為1.239%,由最大隸屬度原則,學生對該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為“優秀”.
應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時,可以比較客觀、公正、科學地反映教師教學質量水平.通過比較,幫助教師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有助于深化教學改革,不斷完善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楊華.模糊綜合評價在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2,32(2):13-16.
[2]孫再羅,張偉.模糊綜合評價法在高校教師授課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35(1):58-61.
[3]胡永宏,賀恩輝.綜合評價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67-188.
[4]梁斌.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在高校學生對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2(2):92-94.
[5]謝素珍,朱輝華.課堂教學質量的模糊綜合評價[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6):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