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穎
[摘 要]當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遍發展,傳統紙質媒體的發展迎來巨大挑戰,在巨大挑戰的壓力下保持紙質媒體的穩定發展,是報業人員需考慮的重要問題。筆者從新媒體下紙質媒體受的沖擊入手,然后分析紙質社會新聞的優勢,左后提出采寫高質量社會新聞的方法,以期對紙質媒體的穩定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新媒體;紙質媒體;社會新聞采寫
隨著新媒體時代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紙質媒體正面臨著新時代媒體所帶來的激烈競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如何在新媒體時代采寫高質量的社會新聞,這是每一個報業工作人員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新媒體時代下紙質媒體所受的沖擊
在互聯網盛行的新媒體時代,紙質媒體所受的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時效性 。②原創性 新聞信息的采集、匯編和檢索是網絡新聞媒體的主要形成標準,曾被紙質新聞媒體視為重中之重的新聞原創性,在新媒體中逐漸失去其重要地位。在一些商業的新媒體新聞中,并不存在采集、刪改等原創新聞的操作,只是匯編、檢索等“粘”的水平[1],但網絡新聞的發展依舊生機勃勃。
二、紙質社會新聞的優勢
1.固定的讀者群
社會中很多人養成每天閱讀報紙的習慣,成為紙質新聞媒體的老客戶及忠實讀者。也只有紙質媒體滿足老客戶對社會新聞的閱讀心理需求,其他新媒體無可替代。
2.較高的權威性
傳統紙質新聞媒體屬于國家媒介行業,可有力保證紙質新聞媒體在各種新聞報道中較高的權威性。
3.新聞采訪權
根據相關互聯網站從事新聞業務中的相關規定,非新聞單位依法建立綜合性互聯網站,應具備一定條件,經批準后可登載各級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業務,但不得登載自行采寫或其他來源的新聞。我國各類門戶網站不具備新聞采訪權,只有新聞編輯權和登載權,說明傳統紙質新聞媒體具有特有的新聞采訪權優勢。
4.新媒體對紙質媒體依賴性
新媒體對紙質媒體依賴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信息源。新媒體中網絡新聞足夠多,但多數新聞信息的主要來源依然是傳統紙質新聞媒體;②采集能力。對網絡新聞媒體來說,組建新聞采集團隊,既存在政策障礙,又很難再短期內見效;③經驗。新媒體中網絡新聞媒體的發展依賴于傳統紙質的新聞規律和檢驗。④認知度。傳統紙質新聞媒體在品牌、信譽和權威性等方面有突出的優勢,而網絡新聞媒體只有在借助這種優勢的基礎上,才可實現源源不斷的發展[2],為紙質新聞媒體和新媒體的聯合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三、采寫高質量社會新聞的方法
由于社會新聞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為廣大讀者普遍接受,已成為大眾紙質新聞媒體中的重要模塊之一。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及問題,為采寫高質量的社會新聞,相關工作人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貼近大眾深了解
在采寫社會新聞中,達到“三貼近”要求是社會新聞媒體增強時效性、針對性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徑,其中貼近大眾是核心,是重中之重[3],要求社會新聞工作者樹立以人為本的社會新聞工作理念,走進大眾,深入了解大眾的真實生活狀態,在采寫時自覺融入大眾元素,同時加入社會新聞的人文關懷,將大眾的真實生活狀態真正展現在廣大讀者面前,以提高社會新聞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2.以小見大抓主題
采寫社會新聞的記者具備一定的洞察力,通過社會事件及問題把握社會本質問題,以小見大,盡可能地把握每個新聞事件中所蘊含的深層次問題,以求新聞效果的最大化。
3.透視熱點精策劃
采寫社會新聞的記者,經常會遇到各種熱點問題,這為采寫社會新聞提供一個很好的來源,來源于百態的社會生活,是社會新聞媒體關注的現實問題,應按照社會新聞“貼近實際、貼近大眾、貼近生活”的要求,增強社會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并對采集的新聞熱點加以精心地策劃,以提升社會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親和力,這樣才有可能成為社會新聞報道中的有影響力的作品。
四、總結
在新媒體時代下,紙質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網絡新聞媒體的強烈沖擊,但因其固定的讀者群、較高的權威性、新聞采訪權及新媒體對紙質媒體依賴性等獨特優勢,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社會新聞采寫記者應充分發揮紙質媒體的優勢,深入了解大眾,抓住社會問題主題,精心策劃熱點問題,采寫高質量的社會新聞,以饗廣大紙質媒體的讀者。
參考文獻
[1]曾琎.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紙質媒體的生存之道 [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514-517.
[2]李璠, 張雨晗. 新媒體時代下紙質媒體經營策略的反思和建議 [J] . 傳播與版權,2013,04:134-135.
[3]金甦.紙質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博弈與競合[J].出版廣角,2014,1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