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濤
摘要:溝通是人類思想的橋梁,一個人與外界接觸或者被外界認知都要依靠溝通實現,且良好的表達能力讓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準確的傳遞出去。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良好的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需要依靠積累獲得。因而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借助于語文這一具有深刻內涵的文學學科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將文字知識內化為語言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表達能力得到強化。
關鍵詞:初中語文 學生 表達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識字和累計知識,更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強化自己的文字書寫和表達能力。初中生只有充分的領悟語文中的文字和詞句使用要點,并深入探究不同語句的結構,才能將語文知識內容轉化為語言,最終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一、表達能力對初中學生的意義
日常生活中交流是人必須要進行的行為,通過交流能判斷一個人的素養、學識和能力。很多人交流中經常出現前言后語不搭的狀況,或者自己的想法無人理解的情況。其實出現上述狀況的真正原因均是由于表達能力欠缺。故此,初中學生要想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就要具有優秀的語文素養,尤其學生日后工作必然要面對大量的競爭,如何在人才中脫穎而出是學生需要具備的素質,這就要求學生應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給人留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利用語文課程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讓學生能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都通過語言的形式傳遞出來。
二、利用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
(一)開設情境教學模式
為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需要先豐富學生的語言素材,當學生頭腦中有內容后,才能借助語言表達出來。但很多學生素材累計不夠,原因是學生不知道如何累計素材,為此教師可以借助于情境教學的模式,帶領學生走入生活實際,觀察生活中點滴事件,將其變成學生的語言素材。如教師在講解《看云識天氣》這課內容時,課前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搜集與云有關的圖片或者文章,并在上課時讓學生展示出來。然后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自己分類搜集資料,然后說出來資料或者圖片中的云是何種類型的云,并說出自己的判斷依據,讓大家一起研究是否標準。為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讓學生登臺演講,鍛煉學生在人前說話的能力。目前很多學生思維活躍,想法較多,但是遇到人多的環境不敢說話,或者說話語無倫次,因而教師要針對這種狀況進行訓練。
課文中講述的內容多是圍繞著常見的云類型開設的,包括的內容有卷云、積云和卷積云等,教師要求學生思考生活中或者日常閱讀是否還遇到過其他類型的云,且要求學生臨時組織語言給其他同學講述,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方面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課本出發,但要走出課本,結合課外內容充實自己的知識;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在眾人面前說,克服人多說話的緊張,從而鍛煉學生的臨場表達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好鼓勵學生多從興趣角度學習語文這門課程。很多初中學生將語文看成是枯燥的學科,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教師運用古板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導致學生長期以來都處于被動的學習態勢,所以不能深刻的體會語文的文字之美。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像一個孩子原本是喜歡畫畫,喜歡用畫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但是畫作不是很精致,很多地方抽象元素占比較多,家長觀看時感覺孩子畫的太草率,就要求孩子做到惟妙惟肖,細致的描摹每一個細節點,孩子久而久之就感覺很疲累,原本對繪畫的興趣點也會隨之消失,感覺畫畫是一個苦差事。當孩子失去原有的學習興致,單純的依靠模仿創造畫作時,讓孩子對畫畫無將興趣而言。語文學習的道理也一樣,文科內容多有感性成分,若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嚴苛,學生的學習靈活性失去,學習興趣流失則是必然的。
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活動的要求,為學生量身定做學習方案。如,文言文學習是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攔路虎”,因而教師就要從轉變文言文教學方法方面入手,先讓學生愛上文言文學習。如,教師在進行《岳陽樓記》這課內容時,教師先要將作者生平傳授給學生,并激勵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結合作者境遇了解文章內容實質,然后教師運用生動幽默的語音為學生講解,從而為學生文言文創立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生隨著學習進程的深化,也開始探究作者創作這篇佳作時,是懷揣怎樣的情感,并且如何將自己的情感穿插在文章內容,然后思考自己在進行文字創作時能否能借鑒作者的創造方法。當學生對《岳陽樓記》產生較大興致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探究課文實質內容。并挖掘學生的想象空間。且在學生在好奇心的趨勢下理解文章內容,推敲細節部分,理解整篇文章。文言文教學中難點是將文言文轉譯為現代文,很多學生轉譯時對重點詞匯理解不深,所以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詞匯,導致學習量大,負擔重,且在記憶出現偏差后對學生影響較大。故此,教師可以轉變現有教學模式,給學生翻譯出兩句重點的內容后,其他內容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自己理解,這在無形中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并強化學生的邏輯表達能力。總之教學中,教師只有真正的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在,才能利用這一點,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積極的融入到學習環境內,從而實現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語
初中語文蘊含的文章類型多,內容豐富,其中文言文、散文和論文等形式交雜其中,所以每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的意義各不相同。因而作為初中學生要理解詞語不同環境的表達意義,從而提升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并在語言表述中做到邏輯清晰,條理明確。故此為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教師創新現有教學方法,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也提升自身的言語交流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濤.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3(08).
[2]木敏.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4,(12).
(作者單位:貴州省德江縣穩坪初級中學)